作为全球为数不多持续盈利的地铁公司,“港铁(香港地铁有限公司)模式”常被业界津津乐道。
近期,港铁和西安地铁携手成立合营企业,这一消息引发坊间期待,认为这将显著改善西安地铁商业资源开发,减少地铁亏损、甚至实现盈利。
时代周报记者梳理发现,在与西安地铁合作之前,港铁分别参与北京、深圳、杭州、成都、郑州等城市的地铁运营和商业资源开发等。
然而,伴随着房地产市场对地铁的支撑减弱,近年来全国地铁均面临盈利困难的压力。就连客运强度全国之首的深圳地铁,也传出亏损的消息。
在此背景下,地铁建设进入存量时代,探寻更多地铁盈利路径,成为一众城市必须面临的现状。以持续盈利闻名业内的港铁模式,可以为内陆城市地铁经营带来什么启发?
何为“港铁模式”
很长一段时间,业内将港铁持续盈利的原因归因于“TOD模式”,即通过政府授权地铁公司在未建铁路前,购买铁路沿线地块,待铁路建成后再通过物业开发回收土地增值收益,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从港铁2024年财报数据来看,印证了这一模式的可行性。当年港铁实现净利润158亿港元,其物业板块(房地产销售和租赁)的利润较上年翻了近4倍、达102.35亿港元,占总利润的比重达65%,远超客运、车站商务等传统业务总和。
不过继续往前追溯,排除特别因素影响的年份,时代周报记者选取2018年港铁财报观察发现,港铁客运业务净利润43亿港元,显著超过房地产开发业务利润26亿港元。
再把时间拉长至5年,从2014年—2018年5年间港铁财务报告可见,港铁仅客运业务(即车票收入)一项收入,就可年年覆盖客运业务开支、折旧和摊销,实现净利润为正。
与此同时,客运业务净利润占总利润比值也年年居于各项业务之首,且年年高于房地产开发利润。若以平均值进行对比,客运业务年平均净利润为43.8亿港元,房地产开发年平均利润为22.2亿港元。
因此,2024年港铁物业板块利润反超客运业务,与公司地产项目相继入账、香港楼市“撤辣”(放宽调控)高度相关。若把时间拉长,高密度人口被视为港铁持续盈利的更关键支撑。
图源:图虫创意
而客运业务和房地产业务的利润孰高孰低,与港铁发展阶段及对应的楼市情况有关。
若继续往前推十几年,即2004年—2008年,这五年间房地产开发利润强势居于港铁各项业务利润之首。不过就像港铁行政总裁金泽培曾言,物业发展利润属一次性,而铁路是长远的业务。
可观的车票收入背后,其一是港铁客运强度极高,2024年香港地铁的日平均客流密度超过25万人次/公里,北上广深地铁客流密度不及香港地铁的一半,成都地铁的客流密度约为香港的三分之一,武汉约为香港的五分之一,苏州和宁波仅为香港的八分之一左右。
其二是香港地铁执行动态票价,每年根据物价指数、工资指数和生产力因素等调整票价,在股东利益和公共服务属性中寻找平衡点,因此香港地铁票价通常在5港币—15港币左右,而游客1日通的售价则达到65港币。
现阶段来看,港铁名声在外的TOD模式已经在内地多个城市被广泛应用,但香港的高人口密度和高客运强度,却不像商业模式一样可搬运和复制。
华南城市研究会创会会长、暨南大学教授胡刚对时代周报记者指出,地铁运营的“香港经验”,即是车票收入和车站商业广告以外,通过地铁带动线路站点附近物业的开发,“在没有开发(地铁)以前,这里土地价格一个样,通了地铁以后它的土地价格就另一个样”,这种模式已经在内地城市较多应用。
他认为,香港的特点是人口密度很高,面积一千多平方公里,但减去不能用于开发建设的山地等,香港城区主要集中在2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人口密度非常高,不仅保证了长期庞大的地铁客流量,也使得当地的土地价值在通了地铁以后更快加热。
西安+港铁=?
早在2023年3月,西安和港铁就曾共同围绕“提升轨道交通互联互通水平”进行交流,并提出将在“轨道交通项目投资、建设、运营等方面开展合作。彼时,陕西轨道交通集团还和港铁签署了战略合作意向书。
而通过财报显示,2024年西安轨道交通集团营收33.62亿元,净利润由盈转亏、为-5.26亿元,这是加上23.33亿元的西安政府补助后的数字。
这令西安与香港合作经营地铁变得更为急迫。
根据公示,今年6月,港铁中国商业管理第一控股有限公司与西安市地铁资源开发有限公司签署协议,共同组建合营企业,主要在西安从事中小型零售商业地产开发和运营业务。港铁方面持股51%,西安地铁方面持股49%。
翻阅相关文件,不难得见西安在轨交布局方面的期待和努力。时代周报记者梳理发现,当前西安地铁有10条地铁在运营、1条在建、5条待批,其中5条带待批线路总里程为131.8公里。
若均获批复,西安地铁总里程将再涨近三成。
在城市地铁审批严格收紧的当下,地铁客运强度和收支情况作为新规划地铁线路能否获批的重要评判指标,要想提高相关地铁线路获批概率,缓解亏损是必须面临的考题。
文|恒心 来源|博望财经 作为量贩零食领军者,鸣鸣很忙在港交所启动了IPO,对港股市场发起上市冲击。 近日鸣鸣很忙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标志着中国量贩零食行业迈入资本化新阶段。这家由“零食很忙”...
其实,这并非亚朵首次因卫生问题引发争议。 今年3月,一位博主在社交媒体发视频称,自己在广州一家亚朵酒店入住时发现花洒里面有数根头发。黑猫投诉平台显示,共有1300条投诉中包含搜索词"亚朵酒店",主要...
截止到2024年12月,我国的微短剧用户规模已高达6.62亿,在整个网民群体中占比59.7%。与之相应的,微短剧的市场规模也高达504亿元,已超越同年电影票房总额。 但就是这样一个让所有人垂涎的市场...
斑马消费 范建 汽车后市场有“途虎”,“电驴”后市场也跑来了一头“快驴”。 每年,全国有上千万辆电动车,更换了快驴销售的电池,但绝大多数人,都不了解背后的平台。 日前,快驴科技披露招股书,向港股发起冲...
挂艾草、饮雄黄、佩香囊……每年端午期间,都是黄酒企业出圈的“大日子”。今年更是引燃了整个A股市场。 黄酒指数年内涨幅持续飙升,不仅远超同期大盘表现,更超越人形机器人、DeepSeek等热门概念板块同期...
虽然市场对“公募基金为了回归业绩基准而增配银行、减配科技”的说法众说纷纭,但今天A股延续抱团银行等高股息砸盘科技股的走法,计算机、通信、电子等TMT大跌,煤炭、公用事业等行业走强,美容护理是618和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