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补贴政策传递哪些信号

客服微996438433个月前财经知识71

廖宗魁/文

7月28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从2025年1月1日起,无论一孩、二孩、三孩,每年均可领取3600元补贴,直至年满3周岁。

虽然此前已经有一些城市实施了育儿补贴政策,但此次以“国补”的形势推出,更具有普惠性。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郭燕红在新闻发布会上指出,“实施育儿补贴制度将帮助减轻家庭养育的负担,营造生育友好的社会氛围,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育儿补贴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大范围、普惠式、直接性向群众发放的民生保障现金补贴,是一项惠民利民的重大举措。”

育儿补贴政策的推出表明政策端对民生的重视程度明显提升,在刺激消费方面,既注重直接的消费刺激,也注重从改善民生中扩大消费。7月中央政治局会议在部署有效释放内需潜力工作时,着重强调要“在保障改善民生中扩大消费需求”。

每年会有多少育儿补贴呢?国盛证券认为,2022-2024年中国新生儿数量分别为956万人、901万人、954万人,考虑到新生儿的长期下降趋势,假设2025年全国出生人口为900万人,每月出生人数较为平均,按照目前补贴标准计算,2025年补贴金额约为1178亿元。此后年份若补贴标准和出生人数不变,补贴金额也与此接近。

育儿补贴政策,一方面剑指近几年人口出生率的不断下降;另一方面有助于减轻居民育儿成本,提振相关消费。

根据此前一些城市率先实行的育儿补贴政策,有利于人口出生率的止跌。比如,郑州市2023年8月起推行生育补贴,2024年末人口出生率达8.75‰,同比增1.16‰;长春市于2023年10月起实施三孩生育补贴,其出生率于2024年达4.35‰,同比增0.52‰。国家统计局也表示,2024年中国出生率由降转增,“各地生育支持政策逐渐落实”起到了积极作用。

从日本和韩国的经验看,在生育补贴政策实施的头几年,政策趋于逐步加码。国盛证券认为,中国生育补贴金额未来仍有较大的上升空间。此外,除了直接发钱,提升生育率还需完善教育、医疗、住房、就业等相关生育配套服务,优化生育休假制度等。

育儿补贴还会对消费的产生一定的拉动。不过,国盛证券认为,生育补贴不同于以旧换新或发放消费券等直接刺激消费的政策,可能并不存在明显的乘数效应。中国居民边际消费倾向为0.68左右,则上述补贴今年可带来约800亿元的消费增量,约占社会零售规模总额的0.16%。整体而言,生育补贴对消费的拉动偏长期、偏温和。

资本市场角度看, 浙商证券认为,随着生育补贴政策实施落地,有望改善市场预期,母婴消费产业链或更多获益,汽车、餐饮等领域也可能迎来估值重构。母婴产业可分为商品和服务两大板块。商品层面来看,主要包括食品(例如:奶粉、辅食、零食等)、易耗品(例如:纸尿裤、婴幼儿湿巾等)、玩具、服装、孕产妇用品等多个赛道的需求预计将渐进提振,以满足消费者的多元化需求。服务层面来看,主要涵盖教育、医疗、娱乐出行等多个方面。

本文刊于08月09日出版的《证券市场周刊》

育儿补贴怎么申请__育儿补贴多少钱一个月

相关文章

罗志恒:育儿补贴规模每年或可达千亿 “投资于人”信号意义明显

罗志恒:育儿补贴规模每年或可达千亿 “投资于人”信号意义明显

罗志恒系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 本文为第一财经《首席对策》专访|2025年7月29日 国家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公布,从2025年1月1日起,无论一孩、二孩、三孩,每年均可领取...

财政部重磅报告出炉 释放最新信号

财政部重磅报告出炉 释放最新信号

中国商报(记者 王彤旭)11月7日,财政部发布《2025年上半年中国财政政策执行情况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回顾上半年财政运行情况,并展望下一步财政政策方向。报告称,2025年以来,财政政策更加积极、...

很多人都理解错了,反内卷,绝不是反竞争

很多人都理解错了,反内卷,绝不是反竞争

作者 | 剑书 近日,“反内卷”声浪一浪高过一浪。 但很多人理解错了,什么才是反内卷? 新能源汽车、光伏、半导体,全行业打价格战,拼到最后,拼掉利润,拼出通缩,拼得系统也扛不住。 很多人发现拼到头,...

补贴发力激活车市,扩大消费还需长效机制

补贴发力激活车市,扩大消费还需长效机制

近日,随着“国补”资金按计划陆续下达,多地陆续重启汽车消费补贴活动。如南京,9月5日至年底,对个人消费者在活动商户购买乘用车新车的,按照新车发票含税价分档补贴,最高补贴8000元。成都、济南等地启动...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客服微信:BT86616点击复制并跳转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