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批基金经理开始退休了

客服微996438433个月前财经知识74

我们见惯了基金经理的跳槽,毕竟由于职业发展的需要也无可厚非。但最近一些从业多年的基金经理开始退休,自然有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

第一批基金经理开始退休了

1997年《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颁布,1998年国泰基金、南方基金成立,并发行基金金泰、基金开元,标志公募基金规范化起步。

2001年华安创新成为首只开放式基金,2004年的ETF、2006年的QDII等。

从1997年算起到现在也近30年了,从01年开始算也有20多年了。当年首批基金公司成立的时候,很多人是从券商营业部去的,最典型的从华夏证券东四营业部演变成华夏基金。其实,当时的从业者可能已经四五十岁。经历了后面的20多年,首批从业者就陆续开始退休了。

三十年,转瞬间。

这两年,不少基金公司的高管、投研等退休,而同时期的基金经理,也有开始退休的了。

诺安基金王创练

退休时间:2024年8月17日卸任全部在管基金

他拥有近30年金融从业经验,是公募历史上首位“自然退休”的基金经理,也是伴随资本市场一起成长起来的一位老将。1997年入行,2008年加入诺安基金从事研究,2015年管理基金。比较可贵的是,他是目前行业内唯一一位在同一家基金公司从基金经理岗位干到退休的从业者。

投资风格,融合价值与成长,注重产业链深度研究,通过分散持仓降低单一行业波动风险。自称“投资老农”,强调耐心耕耘与逆向布局,避免追逐短期市场热点。截至2024年退休前,其管理的诺安安鑫基金任职期间年化回报达12.03%。

印象中2022年的时候深入研究过王创练的投资风格,当时他还新发了一只基金。可能是当年半导体跌得太厉害,蔡嵩松的业绩不佳,又把这位老将搬出来。时过境迁,蔡嵩松已经离职,而诺安后起之秀邓心怡、陈衍鹏、刘慧影等也频频出现在公众视野之中。

中欧基金曹名长

退休时间:2025年1月17日因临近退休卸任全部在管基金

老曹在1996年入行,拥有近30年证券从业经验。2006年开始管理基金,2016年加盟中欧基金。在新华基金时,9年回报515.94%,年化22.62%;管理的中欧丰泓沪港深A,近5年回报126.6%,年化21.17%。退休时管理的11只基金全部实现正收益,展现穿越牛熊的风控能力。

深度价值投资风格,曹名长以“价值一哥”闻名,坚守低估值、高股息策略,即使在核心资产抱团时期仍不为所动。

第一次认识到曹名长,是在2017年,当时他发行的三年定开基金一日募集了70多亿。要知道在2017年那个时候,百亿基金都很少见,可见其在当时的号召力。三年之后,这只基金略微跑输基准,但也算没给大家亏钱。毕竟2019年前后,是新能源科技大涨的时候,老曹这种风格的基金也没有过多参与热点。

这两年市场震荡,老曹又被关注起来。确实这种价值派风格,能够穿越牛熊。2023年中欧中期策略会在北京举办的时候,我也很有幸看到了老曹本尊。也看到了同一团队里的蓝小康等基金经理。

华泰柏瑞基金田汉卿

退休时间:2025年4月29日卸任10只基金

她曾任职于巴克莱(BGI),2012年加盟华泰柏瑞后开创本土化基本面量化路径,被称为“量化常青树”。巴克莱全球投资(BGI)被称为量化界的“黄埔军校”。在国内公募领域,田汉卿与景顺长城基金黎海威、富国基金李笑薇并称为“巴克莱三剑客”。

代表作华泰柏瑞量化增强A,任职总回报205.51%,远超同期沪深300指数的68.42%,超额收益达137.09%。

国内公募最早一批做量化的基金经理,在2017年左右我写文章,提到田汉卿、黎海威、李笑薇的频率很多。那个时候流行指数增强基金,那个时候中证500比沪深300要更流行。很多周围人定投中证500,不知道这么多年了,定投的基金赚了多少钱。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金英雄。自己很多年前就关注、就写的基金经理,就开始退休了,还是感触很大的。他们也将在公募的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至于他们退休之后,他们的投资风格和理念,也许就由后来者“继承”。这一点从曾经共管基金的搭档里就能找到。

相关文章

破局旱涝保收!浮动费率基金再次登上舞台,26家公募率先申报

破局旱涝保收!浮动费率基金再次登上舞台,26家公募率先申报

新经济e 浮动费率基金布局之战再次拉开序幕。 新经济e线获悉,5月16日晚间,共26家基金管理人率先上报旗下浮动费率产品,包括基金管理规模居行业前列的管理人21家、中小管理人4家、外商独资管理人1家...

银行股燃爆红利基金!增配逻辑猛抬头,公募低配或渐成历史

银行股燃爆红利基金!增配逻辑猛抬头,公募低配或渐成历史

在红利主题基金密集申报、入市的背景下,低配严重叠加基金季度换仓行为,银行股正成为公募高质量选股的热门对象。 资金面、政策面、情绪面和基本面的利好变化,成为基金抓住银行股行情以及银行股估值修复的关键,...

公募又“自信”了!重仓股密集“AI+”,高估值担忧打破?

公募又“自信”了!重仓股密集“AI+”,高估值担忧打破?

资本开支的持续增长显著提振了公募基金的持仓信心。 受益于一系列资本运作与密集的资产收购,公募基金在AI赛道的重仓股呈现出联欢状态,这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打消了外界对相关品种高估值的担忧,同时资本开支的大...

公募基金隐形重仓股“露脸” 3位明星基金经理分享持仓逻辑

公募基金隐形重仓股“露脸” 3位明星基金经理分享持仓逻辑

半年报晒过之后,公募基金的隐形重仓股也难得露了脸。而几位管理规模在百亿级的明星基金经理,其最新的持股动向也备受投资者关注。 证券时报记者注意到,张坤延续对内需逻辑的关注,在减持美团的同时加仓了贝壳;葛...

两千余家上市公司未获机构评级,谁是“被埋没的金子”?

两千余家上市公司未获机构评级,谁是“被埋没的金子”?

5月23日,由览富财经网联合华为数字能源、伟仕佳杰主办的“智汇资本,创变无界——华为数智赋能推动资本融合新征程”在杭州成功举办。 在资本与研究机构观点分享环节,一位行业资深专家分享了对于A股市值管理现...

业绩滑坡、人事动荡,个人系公募何去何从?

业绩滑坡、人事动荡,个人系公募何去何从?

一则人事变动消息,又一次将个人系公募的生存境遇带入行业视野。 近日,汇泉基金发布的公告显示,公司创始人兼总经理梁永强因“工作调整”离任,陈洪斌接任公司总经理一职,柴玏则担任公司副总经理。 尽管在卸任高...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客服微信:BT86616点击复制并跳转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