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财新报道,新加坡主权财富基金——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GIC)已在美国法院对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蔚来及其高管提起诉讼。
该诉讼指控蔚来涉嫌证券欺诈,这也是主权财富基金首次对海外上市的中国企业提起此类诉讼。
这起由GIC发起的诉讼,将蔚来公司、其CEO李斌以及前CFO奉玮列为被告。
GIC的核心指控是:蔚来通过与其合作伙伴宁德时代等共同成立的武汉蔚能电池资产有限公司虚增收入和利润。GIC声称,蔚来隐瞒了对蔚能的实际控制,从而误导投资者,导致GIC遭受投资损失。
争议焦点集中在蔚来独特的“电池租赁服务”模式。在该模式下,用户可购买不含电池的车辆,转而向蔚能租赁电池。
关键之处在于,蔚来在向蔚能销售电池时,一次性确认了全部电池销售收入。
争议核心在于:根据美国会计准则,这笔收入是应随着用户按月支付租金而逐步确认,还是因电池已“售予”蔚能而可一次性确认。
GIC在诉讼中指控,蔚来于2020年8月成立蔚能专门用于“优化”财务报表。这一操作让蔚来得以立即确认大额收入,同时将电池折旧成本移出资产负债表。
效果立竿见影:蔚来2020年第四季度收入同比翻倍,从28.5亿元增至66.4亿元。GIC主张,若按合规的渐进方式确认收入,蔚来当时业绩将大幅降低,其股价也不可能在2021年初飙升至62美元的历史高点。
蔚来则坚称,电池控制权在售予蔚能时已转移,其“履约义务”已完成,故一次性确认收入合理。这些收入被计入车辆销售收入,并在财报中作为关联交易披露。
此案另一争议焦点是蔚来对蔚能的控制程度,这涉及复杂的“可变利益实体”认定。
GIC指控蔚能并非独立公司,而是受蔚来实质控制的“空壳”实体。若该主张成立,蔚来需将蔚能财务数据合并报表,此前的一次性收入确认即告无效。
GIC提供的主要证据包括:
精妙股权设计:2021年8月增资后蔚来持有蔚能19.84%股份,恰低于可能触发控制推定的20%门槛
实质经济利益:通过应收账款和担保,蔚来对蔚能的实际经济利益达55%
缺乏经营自主权:蔚能全部业务依赖蔚来,电池类型、数量乃至租金定价均由蔚来决定
目前该诉讼已于2025年10月初被法院暂缓审理,以待此前美国投资者集体诉讼案的结果。(转载自:电车界)
更多电动车资讯请点击:http://www.evjee.cn/
【环球时报报道 记者 马梦阳】“零排放汽车的强制要求是‘死了’还是只是‘睡着了’?”加拿大广播公司6日以此为题报道称,加拿大总理马克·卡尼上周五宣布,将推迟强制汽车制造商到2026年达到电动汽车最低销...
5月23日,有媒体报道称,加拿大电动汽车公司EV Electra计划出资10亿美元参与华人运通(高合汽车)重组,并谋求控股,同时承诺未来三年不低于十万辆或不低于三十亿美元的海外采购订单。 根据公开信息...
这些年,伴随着世界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各家汽车巨头纷纷开始全方位布局新能源汽车特别是电动汽车的发展,就在市场都已经认定电动汽车是未来方向的时候,就在最近本田突然中止了纯电大型SUV的开发,突然大幅放弃...
最近一段时间对于特斯拉来说可是相当的不如意,业绩是持续下降,在这样的情况下马斯克宣布要推出特斯拉的平价车,面对着当前的业绩下滑,马斯克是要靠平价车来抢市场了吗? 一、马斯克说特斯拉要推出平价车? 据...
当地时间7月17日,美国商务部宣布,将对自中国进口的阳极级石墨征收93.5%的初步反倾销税,相应现金保证金率同步设定为该水平。这一裁定涉及2023年价值3.471亿美元的进口产品,适用范围涵盖碳含量(...
高合汽车可能将以一种特别的方式“复活”了。 据报道,电动汽车公司EV Electra计划出资10亿美元参与高合汽车重组,并谋求控股。对方承诺,未来三年不低于每年十万辆或不低于三十亿美元的海外采购订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