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牌消费金融公司业绩延续分化,头部机构增长失速,中尾部机构奋起直追。

从近日上市公司年报陆续披露的消费金融公司业绩来看,龙头机构招联消金首次出现总资产、营业收入、净利润同比“三降”,兴业消金、中银消金净利润分别骤降76.82%、91.62%。
在头部机构业绩下滑的背景下,中邮消金、海尔消金、宁银消金、哈银消金等中小机构业绩普遍上涨,其中建信消金净利润同比大增115.38%,中邮消金、宁银消金、小米消金净利润同比增幅在50%左右。不过,尾部机构阳光消金净利润同比下滑66.08%至0.58亿元。
“头部消金业绩增速有所放缓,腰部消金则迎来普涨,反映出消费金融行业表现已出现一定程度的分化。”受访行业专家指出,业绩分化与各机构自身所处发展阶段、展业渠道模式、风控能力、同业合作模式等多项因素有所关联。一方面,部分头部机构在不良承压的局面下主动收缩业务规模,也有机构在探索从线下逐步向线上转型的过程中产生“阵痛”;另一方面,部分腰部机构出于本身规模基数较小、股东加大支持力度、切入差异化场景赛道等因素,迎来较好的增长期。
头部机构增长失速
老牌头部消金机构增长失速。从中国联通发布的财报看,招联消金2024年总资产、营业收入、净利润同比首次“三降”。其中,总资产1637.51亿元,同比减少126亿元,缩水7.18%;营业收入173.18亿元,同比下滑11.65%;净利润30.16亿元,同比下滑16.22%。
接近招联消费金融的人士告诉记者,招联消费金融首次出现营收、净利润“双降”,“主要还是行业环境的原因”。素喜智研高级研究员苏筱芮对记者分析指出,招联消费金融公司此次业绩“滑铁卢”,是老牌消费金融公司遭遇发展瓶颈的一种典型折射。从招联消费金融2021年至2023年的不良率来看,曾出现过连年上升的态势,不良贷款上升确实会对行业利润造成侵蚀。
招联消金增长失速的背景下,兴业消金、中银消金等老牌消金公司净利润大跌。其中,兴业消金遭遇营收、净利润、资产规模等核心指标的全面收缩。从营业、净利润来看,2024年兴业消金实现营收100.67亿元,同比减少9.91%;净利润4.3亿元,同比减少76.82%。截至2024年末,兴业消金总资产821.22亿元,较上年末减少5.12%;净资产114.98亿元;贷款余额819.4亿元,较上年末减少3.16%。
财报显示,中银消金总资产791.51亿元,对比上年同期的742.99亿元,上升6.53%;截至2024年末,中银消金贷款余额达784.05亿元,较2023年末的719.48亿元上升8.97%。2024年,中银消金实现净利润0.45亿元,同比下降91.62%。
博通咨询金融行业首席分析师王蓬博对记者分析指出,部分消金机构传统上依赖大额贷款和线下业务,这种模式在当前市场环境下显得不够灵活,加之资产质量下降,长尾客群的违约风险增加,不良贷款率上升,核销不良资产增加了成本,压缩了利润空间。
“兴业消金、中银消金这类侧重线下业务的机构业绩有所放缓,与线下模式重成本、重人力,以及长账龄资产风险暴露相对滞后等因素关联。”苏筱芮建议,机构在关注风控与贷后管理的同时,加大产品创新与科技创新,以先进的科技能力与风控水平,助力传统业务提质增效。
王蓬博认为,过去依赖的“高收益覆盖高风险”模式在当前市场环境下逐渐失效,需要进行战略调整和模式转型。建议头部机构加强科技赋能,利用金融科技提升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深化与股东的协同合作,充分利用股东资源,在品牌、渠道、资金和风险管理等方面获得更大支持。
中尾部机构势头强劲
在头部机构业绩收缩之际,中尾部消金机构正在奋力追赶,中邮消金、海尔消金、哈银消金等中小机构业绩普遍上涨。邮储银行披露的数据显示,中邮消金2024年实现营收75.41亿元,同比增长8.47%;净利润8.04亿元,同比增长54.02%。截至2024年底,中邮消金总资产672.29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5.47%。
中邮消金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2024年,国内消费金融市场在宏观经济复苏承压、居民消费信心波动的背景下,呈现出“稳增长”与“防风险”的行业特征,公司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推进“效益优先”高质量发展,锻造“自主可控”核心竞争力,努力完成各项经营指标,实现总资产、营业收入、净利润稳步增长。
红星美凯龙财报显示,海尔消金营收和净利润实现两位数增长。2024年,海尔消金实现营收31.69亿元,同比增长27.32%;净利润4.45亿元,同比增长21.92%。截至2024年底,海尔消金总资产293.48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1.73%。
海尔消金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2024年,依托股东资源,海尔消金进一步优化业务结构,聚焦家电、家居、教育、医美等细分消费场景,为各类群体提供小额、分散的金融服务。海尔消金“场景+金融”的模式不仅提升了用户黏性,也降低了风险敞口,为业绩增长奠定了基础。
此外,建信消金2024年实现净利润0.1亿元,同比增长115.38%;截至2024年末,建信消金总资产125.73亿元,较上年末增长72.04%。宁银消金、小米消金净利润同比增幅在50%左右。宁波银行披露的数据显示,宁银消金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29.9亿元,同比增长65.96%;净利润3.03亿元,同比增幅达50.17%。
王蓬博指出,中尾部消费金融机构业绩普遍上涨,一方面是由于业务本身基数小,在业务拓展和业绩增长方面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空间,也更容易控制运营和风控成本;另一方面,部分中尾部机构通过加强股东协同、与其他机构合作等方式,拓展业务渠道,提升了经营效益。腰部机构应该继续发挥在特定场景和客户群体中的优势,深化差异化战略。但在快速扩张的同时,注重风险控制,确保资产质量和财务稳健。
苏商银行特约研究员武泽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头部企业营收和净利润明显承压,许多中尾部企业逆势向上实现大幅增长,说明头部消费金融依赖的传统发展模式亟须变革,而中尾部消费金融“船小好调头”,更容易通过创新和改良来实现弯道超车。
武泽伟指出,无论是头部还是中尾部消费金融,现在都面临经济增速下滑、政策利率下行、不良率上升的宏观环境。对于消费金融来说,最重要的无非是资产规模、净息差和不良率,对应到业务上就是如何获客和控制风险。现在最重要的还是通过技术赋能业务,利用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来实现低成本批量获客、嵌入消费场景做定制化产品、实时跟踪和监督客户违约风险,从而保证企业能够实现长久和持续的发展。
即便消费者在淘宝订酒店、机票的心智尚未完全建立,但在庞大的流量基数下,订单量的增长也成为自然结果,这是看得见的短期利益。 这一方面,淘宝闪购的快速崛起已经做出了示范。 类似的流量整合机遇,上一次还是2...
4月18日晚间,随着国信证券(002736.SZ)年报出炉,10家头部券商的年报悉数披露。 年报显示,国信证券2024全年实现营收201.67亿元,同比增长16.46%;归母净利润82.17亿元,同比...
券商作为资本市场核心机构,具备强大的研究资源与信息优势,对宏观经济、产业趋势、公司基本面有深度跟踪,它们的重仓股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具有较大的参考意义。 进入9月,券商二季度重仓股已经全部出炉。Choi...
与此同时,核心品牌Saint Laurent同期可比口径收入同比下滑10%,其他品牌可比口径收入同比下滑14%。核心品牌中,只有Bottega Veneta同期的可比口径同比为正增长,但也仅有2%,而...
红星资本局7月4日消息,近日,在阿里资产·司法平台上,约66235市斤的槟榔原果(青大条)以90.08万元被人拍下,每市斤约合13.6元。 (注:1市斤=0.5千克,66235市斤=33117.5千克...
财联社9月28日讯(编辑 夏军雄)杰富瑞首席市场策略师大卫·泽沃斯(David Zervos)担心,美联储忽视了人工智能(AI)热潮对就业市场的冲击。 作为长期市场多头,泽沃斯本周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