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氏集团业绩亏损难止,资产负债率达全新高位

客服微996438433个月前财经知识81

_高负债股票好不好_高负债如何止损

近日,“水牛奶第一股”皇氏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皇氏集团”)就“是否会因业绩不佳被标记风险警示”回应称,公司目前经营正常,未存在退市风险警示或其他风险警示的情形。

记者注意到,皇氏集团业绩持续亏损资产负债率攀升至历史高位、股价一路下探,加之屡遭监管警示及处罚,引发投资者担忧。

业内人士表示,皇氏集团存在业务板块关联性弱、资源配置分散、跨界投资过度等问题,核心乳业板块未能获得充分支持,发展动能不足,未来应集中资源巩固其在乳制品领域的核心竞争力。

资产负债率创历史新高

皇氏集团是国内水牛奶领域龙头企业,在业内有“水牛奶第一股”之称,是国内首家奶水牛育种并实现商业化运作的公司,主营业务包括乳业和信息业务、光伏EPC等。

7月15日,皇氏集团发布的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显示,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350万元至700万元,上年同期为128.26万元,同比由盈转亏;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预计亏损2030万元至2380万元,同比加剧亏损,去年同期为亏损1930.19万元。

对此,皇氏集团解释称,公司主营业务行业竞争加剧,传统市场价格战内卷严重,虽然公司积极调整营销思路,关闭部分低毛利率或亏损业务单元并加速向数字化转型,水牛奶系列产品的推广和渠道拓展取得积极成效,但受市场竞争和成本压力影响,公司营业收入同比下降,导致公司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有所下降。

皇氏集团的业绩颓势也能从2024年报中窥见一斑。年报显示,公司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20.46亿元,同比下降29.21%;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81亿元,同比锐降1110.7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5.04亿元,同比下降231.90%。

值得注意的是,自2010年上市以来,皇氏集团资产负债率总体呈不断攀升的趋势。截至2025年第一季度期末,皇氏集团总资产为4801791336.89元,负债合计3745379941.57元,资产负债率近78.00%,创历史新高。

数据显示,2015年至2024年,除2023年同比略有下降之外,皇氏集团的资产负债率逐年递增,分别为37.59%、44.26%、47.62%、50.11%、50.36%、61.66%、65.94%、67.15%、66.46%、77.11%。而从行业来看,2024年乳制品行业平均资产负债率为40.83%,皇氏集团明显高于行业平均值。

另据年报,2020年至2024年,皇氏集团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已连续5年为负值,分别为-1.92亿元、-5.20亿元、-1.06亿元、-1.52亿元、-5.04亿元,累计亏损14.74亿元。

截至2025年8月11日收盘,皇氏集团股价为每股3.85元,总市值为32.05亿元。与2015年股价历史峰值每股30.12元相比,其股价已缩水87.22%。

屡遭监管警示及处罚

过去几年,皇氏集团还屡遭监管警示及处罚。最近一次是今年6月,公司及4名董监高人员被给予警告,并被处以罚款超1000万元。

2025年6月14日,皇氏集团发布公告称,公司及相关当事人收到中国证监会广西监管局下发的《行政处罚决定书》,由于未对一项重大合同及其履行情况予以披露,存在重大遗漏,公司被责令改正和给予警告并处400万元罚款;监管部门还对公司4名董监高人员给予警告并处以罚款,其中,皇氏集团董事长黄嘉棣被罚250万元。上述罚款金额共计1050万元。

此外,皇氏集团还多次被采取监管措施。皇氏集团2024年12月31日公告,因相关信息披露不完整不及时、部分业务会计处理不当以及当期半年报和年报披露不准确等问题,公司及有关责任人被广西证监局出具警示函。

2023年6月17日,皇氏集团公告称,因未及时披露投资事项的后续进展情况、参与光伏项目事项信息披露不准确不完整、战略合作事项的后续进展情况披露不准确等问题,公司及相关人员被广西监管局出具警示函。

亟待强化乳业核心优势

近日,有投资者在深交所投资者与上市公司互动交流平台上提问:“公司连续多年净利润为负,会被ST吗?”皇氏集团回应称:“公司目前经营正常,未发现存在《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规定的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或其他风险警示的情形。”

水牛奶的发展主要受到种源引进限制、奶源不足、行业发展不规范等因素的制约,行业整体发展较为缓慢。

皇氏集团称,公司深耕水牛奶核心赛道,致力于解决奶水牛产业发展的种源及奶源紧张问题,通过持续深化“奶水牛种源芯片战略”,优化业务结构,围绕“聚焦主业、夯实种业、海外布局”强化全产业链布局,实现乳业板块高质量发展。2024年,公司成功引入巴基斯坦高产奶水牛种源,打破国内奶水牛种质资源60多年来未获得有效更新的困局。

艾媒咨询CEO兼首席分析师张毅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皇氏集团业绩下滑的主要因素包括三方面:一是跨界业务拖累。公司涉足影视、互联网、光伏等关联性弱的领域,导致资源分散,核心乳业缺乏支撑;二是财务风险加剧。皇氏集团高投入跨界业务推高资产负债率,叠加商誉减值,引发投资者对公司治理的担忧;三是协同效应缺失。该公司业务布局松散,未能形成互补优势,从而影响整体成长性。

张毅认为,皇氏集团有待聚焦主业,强化乳业核心优势,契合健康消费趋势;同时优化跨界布局,剥离低效业务,引入战略投资者以改善资本结构。此外,皇氏集团亟须提升治理水平,规范信息披露,增强市场信心,通过产品升级与组织改革积极应对行业变革。

相关文章

保荐职责履行不到位,中信证券、国投证券及6名保代被监管警示

保荐职责履行不到位,中信证券、国投证券及6名保代被监管警示

红星资本局5月18日消息,近日,上交所披露两份监管措施决定书,分别对中信证券(600030.SH;6030.HK)、国投证券予以监管警示,一同被监管警示的还有6名保代。 上交所指出,中信证券、国投证券...

佳能科技:已离职监事现身员工持股平台 财务数据或现“不同版本”

佳能科技:已离职监事现身员工持股平台 财务数据或现“不同版本”

《金证研》北方资本中心 贰捌*DL/作者 夕山 映蔚/风控 作为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的主阵地,北交所截至2025年5月30日已聚集超130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占北交所总市值的逾50%。而山东佳能科...

年净利润曾一度高达20亿,青岛国资委控股的海湾化学IPO缘何告败

年净利润曾一度高达20亿,青岛国资委控股的海湾化学IPO缘何告败

青岛海湾化学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海湾化学”)的沪市主板上市之旅还是没能撑到最后。 2025年6月20日,在距离被上交所监管警示已过去一年多时间后,海湾化学以主动撤回IPO申报材料的方式终止了向A股继续...

IPO审核紧盯企业经销模式,中介核查漏洞凸显,背后启示几何?

IPO审核紧盯企业经销模式,中介核查漏洞凸显,背后启示几何?

在当前的IPO市场中,企业的经销模式因涉及多方主体、交易流程复杂,成为监管财务审核的重点领域。 界面新闻从券商处获悉,近日,上交所发布的最新一期《发行上市审核动态2025年第3期(总第28期)》中着重...

4项违规被警示!川财证券债券业务5年收5张罚单

4项违规被警示!川财证券债券业务5年收5张罚单

8月12日,川财证券4项违规行为被四川证监局出具警示函。从处罚内容来看,部分违规行为都是“老生常谈”的债券业务违规问题。过去5年,川财证券因此被监管点名5次。 在各类业务中,债券承销业务表现相对突出,...

一个月内6位保代被罚,中信证券怎么了?

一个月内6位保代被罚,中信证券怎么了?

监管层对IPO“带病闯关”行为始终保持严查严罚的态度。 6月6日,深交所对中信证券下发警示函,并对两位保荐代表人予以通报批评,原因是其在保荐某首发项目过程中,督导工作存在三大违规情形。而在不久前的5月...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客服微信:BT86616点击复制并跳转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