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知名时尚品牌SHEIN宣布推出系统性的供应商科学减碳项目。这是其在今年5月宣布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目标后,在绿色减碳方面做出的重要举动,也是SHEIN全流程各环节助力纺织服装产业数智化、绿色化升级与可持续发展的最新动作。
根据计划,SHEIN将携手第三方专业机构、面向不同环节供应商采取差异化减排策略,首批将助力面辅料等重点供应商,提供从碳盘查到目标设定、路径规划以及减排方案落地的全面支持,以完整的减碳服务链,助力供应商实现近期及长期净零的减碳目标,并提升能源管理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实现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在此之前,包括“希音湾区智慧产业园”在内,SHEIN位于肇庆、江门等地的物流园区于近期接连开仓,SHEIN在国内超百亿元加码投资的智慧供应链体系正在快速铺开。
随着当前全球跨境电商竞争日趋激烈,供应链覆盖的广度与响应的速度,成为企业最核心的竞争力之一。产业的数智化、绿色化升级,则考验着企业更长期维度上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从超百亿元基建,到助力供应商“科学减碳”的背后,是作为链主企业的SHEIN,对高质量供应链建设投入的持续深化。在产业上下游中,系统性、体系化的“质变”,就此悄然发生。

图源:公众号“SHEIN”
01
深耕产业,打造智慧供应链体系
高质量的供应链,应该是什么样的?
从金融转行做服装的黄云凯对此深有感触。自2023年开始跨行进入服装行业的黄云凯,重金投入建了1000多平方米的工厂,但由于没有明确的“主打款”,什么单都接,越做车间的生产越混乱。
SHEIN察觉到工厂的异常后,对其重点开展针对性赋能培训,提供从组织架构到生产管理、企划开发、生产派单、质量检查、运营备货等全方位的培训支持。整个链条“脱胎换骨”。
SHEIN的一大杀手锏,是其“小单快反”按需生产的柔性供应链模式。SHEIN能够利用实际市场需求,来预测销售和控制生产,最终减少生产过剩。比如,在洞察时尚趋势的前提下,针对所有首单都从非常小的订单开始,一般以100-200件起订,如果销售趋势好立刻返单,但如果销售不达预期则中止生产。基于按需供应,SHEIN甚至能将品牌的库存率降低至低个位数。
同时,SHEIN还将自研的覆盖业务全流程的相关数字化工具免费提供给供应商使用。
通过数字化柔性供应链,SHEIN带动了一大批服装生产制造等领域传统工厂实现了数字化转型升级。
由于浪费减少、效率提升,产品的成本也随之降低。品牌将这些成本降低带来的价值,回馈给终端消费者,大大降低了商品的销售价格,与消费者共享创造价值。
2024年下半年,在SHEIN的赋能下,黄云凯对工厂运营进行了全面梳理。在黄云凯看来,SHEIN及时付款和“小单快反”的优势,让他这个“门外汉”在初期的面辅料采购方面很快就取得了上游供应商的信任,随着畅销款和返单的增加,又很快得到了更加便宜的价格,在成本环节就具备了更强的竞争力。
零经验闯入服装赛道短短3年,黄云凯已经在包括广东肇庆等地开出4家工厂,步入成熟运营阶段。如今,黄云凯正在配合SHEIN在差异化产品方向的创新,进一步打磨产品风格与提升质量,为长远发展打下更坚实的基础。

“SHEIN能够解决我在创业过程遇到的一系列问题。”与黄云凯感受类似,曾经两次创业失败的王盛,此前总担心订单和款项回笼不及时,但SHEIN“库存少、结款快”的两大优势,让他吃了定心丸。他的产品通过SHEIN这个放大器,在海外成为爆款。
“当时一下子出现了好几款爆款,开始三千件、三千件的返单,我们做得很有冲劲。”与SHEIN合作不到半年,在2022年斋月期间,王盛的工厂就迎来了生产高峰。到2022年底,其工厂订单量实现了翻倍增长;2023年工厂扩单近7倍。“现在,我们每年都有稳定的货量预期,结算及时。不用再像以前创业时每天都要担心订单从哪里来,这让我有更多精力去考虑多元化发展。”
类似于黄云凯、王盛这样的商家,在SHEIN上面还有很多。这些商家的一件件产品在海外“卖爆”的背后,是SHEIN多年来持续投入所构建起的智慧且高效的供应链体系。其构建的全方位供应商赋能机制,也助力着传统制造业的数智化和绿色化升级。
02
技术创新,助力产业可持续发展
凭借数字化柔性供应链和持续的技术创新,SHEIN能够精准地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迅速成长为最受欢迎的时尚品牌之一。
咨询机构GlobalData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从全球时尚市场的市场份额来看,SHEIN凭借数字化按需柔性供应链优势,成为增长最快的时尚零售商,与爱马仕和香奈儿成为去年时尚市场最大赢家。凭借1.53%的市场份额,SHEIN超越了ZARA、H&M和优衣库,仅次于耐克和阿迪达斯,成为全球第三大时尚零售商。
对于许多供应商来说,“小单快反”是其对SHEIN的第一印象。但只要深入了解,才知道这家公司的技术创新,带来的已经不仅仅是经济效益,还有越来越受到重视的环境效益。
自2020年“双碳”目标被提出以来,我国绿色低碳转型成效显著。对于SHEIN来说,助力供应商科学减碳,是其在绿色减碳方面赋能供应商和助力时尚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系统性、长期性举措,也是为提升国内供应链的可持续竞争力出一份力。
近年来,SHEIN面向供应商工厂加大推广“屋顶光伏”,截至2024年底,引入光伏绿电的工厂增加了约180%;并陆续落地开展了包括“供应商能效领航者”“供应商标准化工厂节能融合”等普适性或定制化的节能减排项目,面向供应商实施了650多项节能改造措施,有效降低了供应商工厂的水、电、气等能源消耗。

图源:公众号“SHEIN”
例如,2024年,浙江某印染厂与SHEIN合作,针对工厂中的耗能设备、工艺及管理流程做了全面筛查与改造,工厂整体投资了228万元,年度节省334万元,整体投资回报周期为7.97个月。
另外,采购过剩库存面料、再生面料等环保原材料,在印花行业积极推广数码热转印技术,在牛仔行业研发推出数码冷转印技术,落地再生塑料包装、建设零填埋园区、碳中和园区、上线新能源卡车、推出SHEIN Exchange二手交易平台……通过一系列的创新绿色减碳行动,SHEIN正在全流程各环节助力纺织服装产业的绿色化升级与可持续发展。
今年以来,SHEIN还联合行业头部高校东华大学研发推出新一代中聚体再生涤纶技术。该项创新工艺可以扩大回收材料的范围,包括废旧纺织材料与PET瓶等消费前和消费后的涤纶材料,这为原料采购提供了更大的灵活性,同时降低了成本并提升了效率。东华大学测试表明,这一工艺可以对再生涤纶进行反复回收,而且对纺织物的材料性能没有显著影响。
在行业人士看来,SHEIN对再生涤纶技术的研发创新和行业推广应用,有望进一步推动废旧纺织品循环利用以及再生材料替代目标的实现。
SHEIN面料部业务负责人Jason Zou表示, SHEIN品牌畅销全球的质价比产品背后,离不开绿色新质生产力的助力。节能减碳绿色转型本质是“提质增效”,这不仅是SHEIN实现2050年净零排放的要求,也响应了全球碳减排的趋势。谁能主动升级绿色生产,谁就能更好地抓住市场机会。
正如供应商科学减碳项目,SHEIN将根据不同环节供应商的排放占比及供应商数量,面向不同环节采取差异化减排策略。该项目的首要目标将聚焦在面辅料生产供应商,SHEIN将与必维集团、TÜV莱茵等业内知名机构合作,为供应商提供培训、工具、技术支持和资金激励,前期通过环境能源审计进行碳盘查、设定减碳目标并制定减碳落地方案,后续将持续推进减碳举措落地、过程进展追踪、成果核验等工作。
SHEIN可持续发展部环境保护全球负责人Mustan介绍,“科学减碳不仅是一个减排项目,更是一次价值链的协同升级。我们期待通过这个项目,与供应商共同探索出一条兼具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的路径,让‘绿色’成为我们供应链的新竞争力”。

03
超百亿投资,建设高质量供应链
2025年是“十四五”收官之年,中国经济总量连续跨越110万亿元、120万亿元、130万亿元,今年预计可以达到140万亿元左右,预计增量超过35万亿元。在制造业上,中国已经连续15年稳坐全球“头把交椅”,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保持在30%左右。推动产业升级,成为新时期提升产业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核心举措。
去年12月,工信部、国务院国资委、全国工商联联合印发了《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指南》,对企业实施数字化转型路径、数字化转型举措、差异化转型策略等进行了详细指导。此后在今年6月,工信部等六部门还联合印发《纺织工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提出纺织行业2027年、2030年的数字化转型目标。
而在另一方面,国家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对于绿色低碳的要求,也在持续加码。绿色转型,已经不是“选择题”,而是成了“必答题”。今年5月审议通过的《制造业绿色低碳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强调,要推进传统产业的深度绿色转型,结合大规模设备更新等政策实施,积极应用先进装备和工艺,加快重点行业绿色改造升级。
工信部数据显示,截至上半年,规模以上纺织行业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分别达65.6%、84.3%。随着绿色升级改造和数字化能碳管理水平不断提升,近两年纺织服装行业平均碳排放强度降幅超过14%,行业节能降碳力度持续加大。
SHEIN在海外市场快速崛起的同时,在国内持续加码,超百亿元投资建设智慧供应链。从最近开仓的肇庆、江门物流园区,到7月开仓的肇庆希音湾区智慧产业园,再到广州总投资额超百亿元的希音湾区供应链项目,SHEIN不仅带动着上下游生态产业与百万级人员就业发展,也助力着更多中国制造高效拓展全球市场,实现高质量产业出海。

在全球化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SHEIN所构建的智慧与绿色双轮驱动的供应链体系,其意义已远超一家企业的商业成功,它深刻诠释了新时代中国制造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路径。这盘“大棋”,不仅关乎效率与成本,更是一场关于产业韧性、环境责任与可持续竞争力的系统性革新。
在行业人士看来,这不仅将有助于巩固其全球市场地位,也为中国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提供了宝贵实践——将技术创新、产业赋能与绿色发展深度融合,才能在波澜壮阔的全球竞争中,持续赢得主动,引领未来。
你对SHEIN还有哪些了解?评论区聊聊吧。
中国商报(记者 雷珂馨)“十四五”时期,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完成了从“跟跑”到“领跑”的蝶变。全国新能源汽车累计销售突破4000万辆,产销量连续10年保持全球第一;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达44.3%;智能...
程实系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 在具身智能框架下,智能是具身化与情境化的。智能体的认知水平与其身体形态密切相关,身体不仅是被动执行的载体,更是认知过程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直接参与...
新华社南京6月18日电(记者邹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强6月16日至18日在江苏调研。他强调,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经济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创新驱动发展,着力扩大有效需求,进一...
长居福建人口第一城,曾一度是福建GDP的第一城,泉州深谙人流、物流便可带动现金流的生存之道。 然而随着近年人口增势弱于福州、厦门,泉州开始发力揽才。 在第三届“泉州人才节”上,泉州发布《泉州市人才人口...
2025年8月26日,深圳经济特区将迎来成立45周年。从1980年GDP仅 2.7亿元的边陲小镇,到2010年突破万亿、2021年站上3万亿的经济重镇,再到2025年向着 “4 万亿”目标冲刺,深圳用...
中国商报(记者 马文博)8月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举行新闻发布会,解读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发布会透露了“两重”建设和中央预算内投资资金下达、“两新”政策实施、治理低价无序竞争等信息。 业内人士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