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6日,景顺长城基金发布公告,正式任命叶才为公司新一任董事长。8月15日,公司完成工商变更登记,法定代表人正式变更为叶才。此次人事变动标志着景顺长城基金正式进入"叶才时代"。
值得注意的是,2015年至2025年这中国资本市场风云变幻的十年间,景顺长城基金的掌舵者已经历了杨光裕、丁益、李进三任更迭。新任董事长叶才来自股东方华能集团,具有深厚的财务背景。其跨界金融领域的经验尤为丰富,曾先后兼任中国华能财务公司董事、永诚财产保险董事等重要职务,因此被业界寄予厚望。
此次人事调整源于三个月前,前任董事长李进因任期届满离任。2020年9月10日起,李进接任景顺长城基金董事长一职,已近5年。
从公司发展历程来看,李进掌舵的五年确实成为景顺长城基金业绩的显著分水岭。业内普遍认为,景顺长城这十年的发展轨迹可以清晰地划分为"前李进时代"和"李进时代"两个阶段。
前李进时代:规模大增量时代
公开资料显示,景顺长城成立于2003年6月,景顺和长城证券各持49%股份。纵观发展历史,2016年-2021年是景顺长城快速增长的5年,收入从2016年的7.21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45.2亿元,利润从1.95亿元增长至14.02亿元,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而这期间恰巧是两任董事长杨光裕和丁益的任职期(2016 年 7 月 1 至2020年9月)。
2016 年熔断机制引发市场震荡,2017 年价值投资风格占优,蓝筹股表现突出。景顺长城迎来了自己的业绩爆发期。
2017 年:景顺长城权益业绩领先,权益类基金加权平均净值增长率 29.75%,行业排名第 5。景顺长城新兴成长混合、鼎益混合分别以 56.28% 和 55.52% 的回报率位居偏股混合型基金冠亚军。量化策略初显:量化新动力基金成立两年内斩获金牛奖等多项大奖,显示量化投资能力的初步突破。
2018 年 A 股持续下跌,沪深 300 指数全年下跌 25.31%,市场情绪低迷,景顺长城布局货币基金,其景益货币 A 规模却从 2017 年的 3.65 亿元暴增至 743.15 亿元,推动公司总管理规模突破千亿元大关,达 1440.62 亿元。
2019年-2021年,景顺长城混合型基金规模从 2018 年底的 281.33 亿飙升至 2021 年中的 2151.24 亿,成为规模增长主力。消费股行情中,刘彦春管理的景顺长城新兴成长混合 A净值增长 72.18%(2019 年)、85.97%(2020 年),管理规模从 2019 年初的 80 亿飙升至 2021 年的 1163 亿,成为千亿顶流基金经理。其中,押注牧原股份成为神来之笔,景顺长城新兴成长混合 A 基金在 2018 年底开始重仓牧原股份,于 2020 年第二季度抛售,基本吃到行业红利。从收费比重看,2016年至2021年的跨越式增长,最重要的推动力是规模的增长,管理规模从2016年的817.51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5241.86亿元,费率则基本稳定在0.7%左右。
李进时代:基金公司运作不能只靠行情
毋庸置疑,行情对基金公司的影响是普遍性的,无法跳出行情的规律发展。
2021年后,市场开始出现“押注中国核心资产”“猪茅”“药茅”等等概念,之前的明星开始风格固化,钟摆开始走向另外一端。
2022年至2024年,景顺长城的管理费比例不降反升,上升至0.8%左右的水平,而收入、利润持续下降,收入从2021年的45.2亿元降到2024年的33.73亿元,利润从14.02亿元降到9.51亿元。
正所谓成也萧何败萧何,最典型的还是刘彦春管理的景顺长城新兴成长 A近三年跌幅达 23.63%,2025 年二季度单季亏损 5.46%,同类排名垫底。管理规模从 2021 年巅峰期的 1163 亿缩水至 2025 年二季度末的 364.3 亿,降幅超 68%。景顺长城新兴成长 A,2021-2025 年累计亏损 237.96 亿元,同期收取管理费 21.81 亿元,引发 “基民亏钱、基金公司赚钱” 的质疑。
评价一个基金公司最好的标准就是其旗下基金的业绩:
创新药板块“王者归来”的戏码仍在上演。 作为创新药企“卖水人”的CRO板块,也开始触底反弹。 据统计显示,截至最新收盘,东方财富的CRO指数年内涨幅已超过了49%,在一众概念指数中位居前列,而CRO相...
来源:密探财经(ID:Spy Finance) 近日,上市城商行“头部三强”之一的北京银行公布了2025年中期业绩,虽实现双增,但跟同梯队的横向比较就有看点了。 今年上半年,北京银行取得营收362.1...
业绩增速,常具欺骗性。 这点在长川科技身上就体现得淋漓尽致。 2025年上半年,长川科技实现营收21.67亿元,同比增长41.8%;实现归母净利润4.27亿元,同比剧增98.73%。 在国内半导体设...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闫硕 今年以来,创新药迎来新一轮增长。二级市场上,创新药企舒泰神作为一匹“黑马”,从年初至今股价涨幅已超6倍。不过,与之相对应的是,其上半年业绩依旧承压,尚未扭亏为盈。 日前,舒...
多家外资公募旗下的基金在今年交出了亮眼的成绩单,部分产品收益率已在同类中名列前茅。随着半年报的持仓信息披露,外资公募的隐形重仓股也逐一显露。 截至近日,富达传承6个月A、施罗德中国动力A、安联中国精...
8月以来的牛市,给了黄酒行业一个久违的“高光时刻”。 会稽山(601579.SH)的市值一度超过古越龙山(600059.SH),成为新的黄酒市值“一哥”。资本市场的追捧,让这家有着百年历史的绍兴酒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