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个月股价翻了13倍,投资人赚麻了

客服微996438432小时前财经知识1

A股市场的财富效应仍在持续释放,这一次的主角来自储能行业

10个月股价翻了13倍,投资人赚麻了

11月4日,储能系统集成龙头“海博思创”收盘报273.65元/股,总市值达到492.82亿元,最新动态市盈率高达51.5倍。

作为“储能集成第一股”,海博思创于2025年1月27日登陆科创板,当时的发行价仅为19.38元。上市至今不足十个月,海博思创的股价已经累计涨幅超过13倍。

回顾其融资历程,IPO前,海博思创曾完成7轮融资,背后资方涵盖了启迪之星、银杏控股、腾讯创投、IDG资本、启明创投等超20家VC/PE、国有资本以及产业投资机构。

目前,这些机构仍处于一年禁售期内,如果以当前股价计算,其账面浮盈已经十分惊人。尤其是早在2012年就参与种子轮投资的机构,粗略估算,投资回报已超过1000倍,这无疑是一个足以载入中国VC历史的经典案例。

10个月狂飙13倍

毫无疑问,海博思创已经成为今年A股市场最耀眼的明星标的之一。

时间回到2025年1月27日,海博思创正式挂牌科创板,上市首日涨幅超过229%,市场关注度迅速升温。此后,公司股价更是一路稳步上涨,至9月末一度触及345元/股,较发行价上涨超过15倍。尽管近期股价出现了一定回调,累计涨幅仍保持在13倍的高位。

“这哪是炒股票,简直是开挂人生剧本。”有股民在评论区忍不住感叹。

值得关注的是,股价持续上涨的同时,海博思创的财报数据也颇为亮眼。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5.2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2.66%;归母净利润3.16亿元,同比增长12.05%。

最新公布的三季报,数据更是炸裂:前三季度营收约79.13亿元,同比增加52.2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6.23亿元,同比增加98.65%。其中,三季度单季净利润3.07亿元,同比大涨872.24%,单季净利及同比增速均创下年内新高。

出色的业绩表现引来了研究机构的密切关注。在过去90天内,已经有多家机构对海博思创给出了 “买入”和“增持”的评级。其中,东吴证券更是在研报中上调了对公司未来两年的盈利预测,认为其2027年归母净利润有望冲击30.9亿元。

从上市首日的"开门红",到股价翻越15倍,再到近100%的利润增长,海博思创的资本市场首秀堪称完美。

海博思创在A股的强劲表现,也为投资者带来了可观回报。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当属知名“牛散”魏巍。今年一季度,魏巍开始大举建仓海博思创,并在随后的第二、第三季度持续增持。

截至三季度末,魏巍共持有公司股份662.2万股,持股比例3.68%,是公司第五大股东。按照273.65元/股计算,其最新持股市值达到18.12亿元。尽管其具体买入成本未公开,但不难推断账面浮盈已经十分惊人。

早期投资方回报超1000倍

当然,相较在二级市场“打新”的散户,那些自公司初创期便一路陪伴的一级市场投资机构,才是这场财富盛宴中最受瞩目的受益者。

海博思创成立于2011年11月,创始人张剑辉本硕均毕业于清华大学,后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获得博士学位。创业前,他曾先后任职于美国国家半导体公司、西门子中国智能电网集团,在技术与产业层面积累了深厚经验。

凭借“清华系”与“海归博士创业”的双重背景,海博思创自成立之初便备受资本关注,迅速成为一级市场中的“明星项目”。

公司成立不到一年,就获得了来自腾业创投、启迪之星创投和清控银杏的种子轮融资,三年后,海博思创再获IDG资本、启明创投、清控银杏、腾业创投等机构注资,融资规模达1.3亿元。

根据投中嘉川CVSource显示,上市前,海博思创共计完成7轮融资,资方包括启迪之星创投、IDG资本、启明创投、清控银杏、腾业创投、清控华科、武岳峰科创、蓝色经济区产业投资基金、陆石投资、蓝图创投、蔚来资本、东方江峡、长江资本、丝路华创、云和方圆、华能资本、浙能集团、国新融智等超20家VC/PE、国有资本以及产业投资机构。

从持股比例来看,根据当时招股书披露,IPO后,银杏天使、腾业创新分别为5.12%,清控华科持股为3.13%,启明创投旗下启明融合、QM10分别持股约3.05%,倍博景初(IDG资本)持股为2.02%,清控银杏持股为1.91%,启迪腾业持股为1.8%……

目前,上述机构仍处于一年禁售期内,虽未实现退出,但以当前股价估算,其账面浮盈已十分可观。

早期投资方的回报尤为惊人。据了解,2012年海博思创完成种子轮融资时,投后估值不足4000万元。随着公司市值攀升至492亿元,该轮投资的账面回报已经超过千倍。而如启明创投、IDG资本等在前序轮次进入的股东,其浮盈也达到数百倍。

如今,距锁定期满仅剩2个月时间,届时,这批机构将迎来真正的丰收时刻。

“储能订单排到了2026年”

海博思创之所以能在短时间内创下股价飙升13倍的神话,很大程度上得益于2025年储能市场的全面爆发。

储能作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环节,一直被寄予厚望。但过去很长一段时间,由于成本高企、商业模式不清晰等因素,行业一直面临“叫好不叫座”的困境。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副理事长王志轩就曾公开指出:“都说储能前景广阔,为什么储能企业的日子却不太好过。”

然而,这一局面在2025年迎来了根本性转变。

首先是海外储能市场的爆发,为中国企业打开了新的增长空间。根据中国储能联盟的报告,2025年上半年,中国电池储能企业共获得约200份海外订单,总容量达186吉瓦时(GWh),较去年同期激增超过220%。

与此同时,国内一系列相关政策的落地,也迅速触发了一波抢装潮。2025年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了《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 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终结了新能源电站传统“固定电价”的盈利模式,推动储能行业从“政策驱动”向“市场驱动”转变。

随后9月,《新型储能规模化建设专项行动方案》提出,到2027年,全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到1.8亿千瓦以上,带动项目直接投资约2500亿元。

国内政策与海外需求的共同推动下,产业链实现了从“产能过剩”到“供不应求”的转变。有报道指出,今年以来,宁德时代、亿纬锂能等头部企业的产线持续满负荷运转,“订单已经排到了2026年,部分海外项目想要优先排产就得加价”。

行业景气度还直接反映在了相关公司的财务表现上。除了海博思创,不少储能相关企业都在三季度迎来业绩大涨。

比如储能集成龙头阳光电源,今年三季度,公司营收228.69亿元,同比增长20.83%;净利润41.47亿元,同比增长57.04%;亿纬锂能也在三季度实现了168.32亿元的营收,同比增长35.85%;归母净利润12.11亿元,同比增长15.13%。同期,欣旺达的净利润则同比增长了15.94%。

值得关注的是,上述三家企业均在近期向港交所递交了招股书,冲刺“A+H”两地上市。储能行业的爆发式增长,也为它们未来在资本市场的表现增添了更多想象空间。

相关文章

专访盖亚青柯创始人:如何利用量化策略“驰骋”资本市场?

专访盖亚青柯创始人:如何利用量化策略“驰骋”资本市场?

目前市场环境下,哪些量化因子表现较为突出,背后的驱动因素是什么?像量价关系因子中的动量效应、反转效应,在当下市场波动特征下,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盖亚青柯私募基金 联合创始人 李智) 目前A股仍是结...

通过“小作文”扰乱资本市场!证监会:发现一起、从严查处一起

通过“小作文”扰乱资本市场!证监会:发现一起、从严查处一起

证监会从严查处通过“小作文”扰乱资本市场信息传播秩序。 10月31日,澎湃新闻记者了解到,近日下发的由证监会证券基金机构监管司主办的《机构监管情况通报》(2025年第6期 总第122期)指出,近期,证...

财务造假!92亿“鸭脖大王”,被ST

财务造假!92亿“鸭脖大王”,被ST

业绩造假是资本市场的大忌,对于上市公司而言,一旦业绩造假被发现,对公司的品牌以及诚信影响都是巨大的。 9月19日晚间,绝味食品发布公告称,公司当日收到湖南证监局下发的《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因公司披露...

一场开幕式,宣布10多条新政策!事关股市、个人信用、投资者保护……

一场开幕式,宣布10多条新政策!事关股市、个人信用、投资者保护……

2025金融街论坛年会开幕式27日在北京举行,中国央行行长潘功胜、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云泽、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及中国央行副行长、国家外汇局局长朱鹤新均亮相,并宣布金融领域多项新政策。 个人修复信...

突发!私募巨头宣布,暂停新客申购!

突发!私募巨头宣布,暂停新客申购!

10月29日盘后,知名投资人杨东掌舵的宁泉资产官宣旗下所有基金暂停新投资者申购。当天A股上证指数收涨0.7%,收报4016.33点,站上4000点,创10年来新高。 对于暂停新投资者申购的原因,宁泉资...

赵建:OpenAI拯救了美股,DeepSeek能拯救A股吗?

赵建:OpenAI拯救了美股,DeepSeek能拯救A股吗?

赵建系西京研究院院长 、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成员 股市两大“性感叙事”,一个是“货币放水”,一个是“科技革命” 。DeepSeek横空出世以后,作为大模型产业的一次重大创新,会不会在A股市场接力去年...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客服微信:BT86616点击复制并跳转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