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丨郭小兴 詹詹编辑丨杜海
来源丨新商悟
(本文约为1400字)
2025年,原本是被车企寄予厚望的“智驾元年”,却被意外事故推向“信任危机”与“监管重构”的转折点——从资本市场到消费者认知,从技术路线到营销策略,车企在智驾赛道上的竞争逻辑很可能就此被改写。
以往,新势力车企把智能驾驶当作最大的卖点之一,在发布会上大谈技术的先进性。消费者们也在这些宣传的影响下,对智能驾驶充满期待。

4月16日,工信部等监管部门接连出台规范文件,要求禁用“自动”“自主”“智驾”等词汇,统一使用“组合辅助驾驶”,并要求车企“不得夸大和虚假宣传”。
拥有超百款新车首发的上海车展前夕,大跃进式的智驾宣传被踩下急刹车。“很多车企都接到通知,根据要求修改车展的宣传文案和相关物料。”
有业内人士透露,接到通知后,车企们纷纷紧急行动,有的迅速撤离了有“自动驾驶”、“L3级智驾”、“全民智驾”、“一键召唤”等词眼的海报;有的连夜修改了展台物料,将“载客泊车”改为“下车泊入”,将“高阶智驾”替换为“辅助驾驶”;有点甚至在发布会后还一再叮嘱媒体,“用词一定要写为‘辅助驾驶功能’。”
一夜之间,车企争夺市场的营销“核武器”,成了“烫手山芋”。
安全牌:从技术炫技到场景化落地
在政策与舆情的双重夹击下,车企的宣传焦点迅速转向安全维度。在某车企活动中,底盘技术专家用20分钟详解智能底盘的主被动安全设计;就连以激进著称的华为,也在乾崑智驾技术讲解中增设“极端天气障碍物识别”模块。
展台互动区的变化更具象:某品牌将智驾体验设备从“全程零接管”调整为“紧急接管训练”,要求观众在模拟场景中学习如何快速干预系统。
这种转向并非完全被动。多位业内人士指出,2024年末至2025年初频发的智驾事故已引发消费者信任危机。某参展观众坦言:“以前车企宣传的‘零接管’和实际体验差距太大,现在强调安全边界反而更让人安心”。
正经社分析师认为,智驾宣传战的本质,是技术路线、商业逻辑与用户信任的三重博弈。当营销叙事遭遇根本性质疑,在消费者逐渐“觉醒”的当下,车企接下来应该把重点放在两件事上:一是如何保证技术足够安全,尤其是应对极端场景的真实能力;二是如何让消费者理性认知,对智驾既不盲目追捧,也不因噎废食彻底否定。
行业重构:从营销狂欢到理性竞赛
这场宣传战的转向,折射出中国汽车工业的深层变革。当“智驾平权”口号遭遇安全性质疑,车企不得不重新校准技术承诺与用户体验的平衡点。
工信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涉及智驾的消费者投诉中,67%与“功能预期不符”相关,这迫使行业从“蒙眼狂飙”转入“健康冷静”期。
但技术迭代的齿轮仍在转动。一业内人士预言:“2026年将成为L3级智驾商业化落地元年”;某车企则通过垂直整合供应链,将激光雷达成本压缩至行业均价的30%。
这些迹象表明,当前的“安全牌”博弈只是中场休息。正如某车企高管所言:“当行业找到合规宣传与技术创新之间的平衡点,智驾之争将比以往更激烈”。
总体而言,2025上海车展的展台上,消失的不仅是“自动驾驶”的炫目标语,更是整个行业对技术神话的盲目崇拜。从“秀肌肉”到“打安全牌”,这场宣传战的转向既是被动合规的选择,也是主动回归产品本质的必经之路。
当聚光灯从虚无的概念转向可感知的安全价值,中国汽车产业或许正在完成从“营销驱动”到“技术深耕”的关键转身。【《新商悟》出品】
CEO·首席研究员|曹甲清·责编|唐卫平·编辑|杜海·百进·编务|安安·校对|然然
声明:文中观点仅供参考,勿作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喜欢文章的朋友请关注新商悟,我们将对企业家言行、商业动向和产品能力进行持续关注
转载新商悟任一原创文章,均须获得授权并完整保留文首和文尾的版权信息,否则视为侵权
微成都报道近日,中国人民银行乐山市分行发布了罚单,剑指乐山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及其时任党委书记、董事长白某金。 罚单显示,乐山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乐山农商行”)的主要违法违规行为是...
红星资本局10月7日消息,昔日千亿房企阳光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阳光城”)的总部大楼以6折的价格被拍卖。 图据阿里资产拍卖 据阿里资产拍卖平台,近日,阳光城总部滨江国际广场1号楼拍卖成交。本次拍...
“a tough nut to crack”,难撬开的坚果壳,这是《南华早报》在2023年9月的报道中,对海外品牌方首次登陆日本市场所面对困境的形容。 作为全球第四大经济体、人均GDP3.45万美元、...
在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做好五篇大文章”的战略指引下,普惠金融作为完善现代金融体系的重要支柱,正在中国大地焕发蓬勃生机。作为国有大型金融保险企业,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人寿寿险公司”)始...
中国商报(记者 王怡菲 文/图)日前,雪中飞代工生产阿迪达斯羽绒服一事引发热议。消费者发现,自己购买的阿迪达斯羽绒服实为雪中飞代工产品。并且,相似的雪中飞羽绒服产品在同一价格段,阿迪达斯的各项参数甚至...
7月16日,长达三个月的暑期档正式进入下半场,然而市场仍在等待“爆款”。 在此前的上半场竞争中,暑期档票房已经跨过30亿元的关口。截至7月16日,暑期档票房(含预售)已经超过34亿元,但从单部影片表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