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周报记者注意到,8月29日,央行决定对《电子支付指引(第一号)》等4件规范性文件作出修改,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其中包括删除《中国人民银行关于信用卡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第一条中“对信用卡透支利率实行上限和下限管理,透支利率上限为日利率万分之五,透支利率下限为日利率万分之五的0.7倍”的表述。

不过,央行这一通知发布后,除光大银行外,目前多家国有大行、股份行暂未发布关于调整信用卡透支利率上下限等相关表述的公告。
银行为何对该项政策不热衷?资深信用卡专家董峥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这其中也许有更深层次的原因,在现行的信用卡透支利率政策下,受到债务逾期卡民投诉的压力所致。发卡银行面对这种投诉压力,要么按照之前0.05%/日标准可以获得透支利息,要么可能通过“协商”只能获得本金偿还。如此一来,发卡银行对信用卡透支利率市场化定价缺乏积极性,也就顺理成章。
早在2020年12月,央行在《关于推进信用卡透支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通知》中就已明确强调,自2021年1月1日起,信用卡透支利率由发卡机构与持卡人自主协商确定,取消信用卡透支利率上限和下限管理。
当时政策发布后,就有多家银行及时做出了调整。
据农业银行2020年发布的信用卡领用合约中规定,持卡人适用的透支利率为日利率万分之五,该行可根据持卡人的资信、用卡等情况在上限日利率万分之五,下限万分之三点五之间调整持卡人持有信用卡的透支利率。而在2021年更新后的领卡合约中,则去掉了对于调整上下限的相关表述,变为了“该行可根据持卡人的资信、用卡等情况调整适用的透支利率。”
另外,也有银行选择在个别产品上对透支利率做出差异化处理,如建设银行在2021年11月曾发布公告,自2022年1月1日起对龙卡裕农通信用卡产品开展透支利率7折优惠,透支利率统一由原“日利率万分之五”标准下调至“日利率万分之三点五”。目前,该信用卡仍采用透支日利率万分之三点五的标准。
此外,工商银行牡丹超惠卡实行透支利率6折优惠,即日利率为万分之三。
不过,除某些特定信用卡外,大部分银行对于普通用户的信用卡透支利率仍执行统一的标准。上海地区某城商行客户经理告诉时代周报记者,一般来说,银行不会对透支利率进行调整,目前大多数银行都是按日利率0.05%执行。
时代周报记者还以用户身份咨询了多家国有大行、股份行信用卡客服,均被告知日利率是按照0.05%的收取标准。
董峥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利用信用卡透支利率市场化定价,适度调低透支利率,让这部分优质客群在考虑资金良性周转的前提下,偶尔对于某些大额消费或许就会尝试使用最低还款方式。这样就会让银行获得相应的利息收益,同时也是信用卡业务差异化经营的体现。
董峥认为,透支利率的市场化定价并不一定是带来利息收入的必要手段,但是至少让一部分用户遭遇特定情况时,由于自身透支利率的不同,或许就有了选择权。“一些‘优质客户’获得市场化定价的透支利率后,就可以达到降低还款成本、缓解债务压力的目的,而这些持卡用户一旦走出债务困境,与发卡银行之间建立起良好业务关系的潜力巨大,这对于发卡银行来说或许也是一种用户培养的手段。”
信用卡“贴息”也来了,5万元以上最高补贴3000元
既然透支利率与消费贷利率相比不具备“性价比”,银行便盯上了分期优惠。
高洋使用信用卡已超过10年时间,在日常生活中,他是一个精打细算的人,喜欢研究各种信用卡能薅的羊毛,但在分期这件事上很少妥协,除非银行给出优惠利率。
“除了免息外很少分期,之前也有银行打电话过来推荐分期,但算下来利率还是太高,感觉不划算。”高洋告诉时代周报记者。
不过,最近正赶上双十一,高洋的消费也比平时多了不少。“8000多元的金额,如果分12期还款,优惠后的年利率只有3%左右,利息便可以省下500多元”,高洋说,经过一番斟酌,他还是选择了分期还款。
近期,多家银行结合双十一推出了信用卡分期优惠活动,分期时间越长,利率折扣优惠更大。
如中国银行信用卡在11月1日~11月30日期间,持卡人通过中国银行APP、网银、互动短信等方式办理账单分期/消费分期/自由分期可享新用户3期3折、6期3折、12期及以上5折;办理现金分期可享12期2折优惠。以现金分期12期为例,打2折后近似折算年化利率(单利)可低至3.31%。
平安银行信用卡办理账单分期最低可享受1.7折的优惠,成功办理18期及以上的账单分期年化利率最低为3.10%。
不过,也有用户发现,近期银行给出的利率优惠力度不如之前。
“之前经常领到分期2折、3折的优惠券,最近给的都是5、6折,感觉像大数据杀熟。”马明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有段时间银行给了优惠券后,分期利率很低,他有一笔16000元的账单,3折优惠后省了1800元的利息。“现在优惠力度明显小很多,所以就没有办理过了。”马明说。
此外,在消费贷实施贴息政策后,也有银行针对信用卡推出了类似的“贴息”方案。
时代周报记者注意到,11月7日,汉口银行在微信公众号发布的文章显示,该行面向优质客群推出信用卡大额分期产品“快e金”,目前办理利率是2.98%。该行称,满足分期期数12期及以上可获得奖励点,凭奖励点兑换微信立减金,办理的分期总金额中单笔金额均为5万元以下,累计补贴上限为1000元;单笔金额均为5万元及以上,补贴上限为3000元。
无论是马明所领到的2、3折分期优惠券,抑或是信用卡“贴息”方案,实际上都是银行信用卡业务承压的侧面体现。近年来,由于信用卡贷款额、收入持续下降,银行因此也不得不想尽办法留住客户、“激活”消费意愿。
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9月末,平安银行信用卡流通户数4451.52万户,同比减少603.49万户,前三季度信用卡总消费金额14958.68亿元,同比减少2650.45亿元,降幅15.05%;9月末信用卡应收帐款余额4006.63亿元,较上年末下降7.9%。
在信用卡市场常年保持份额第一的招商银行,也难免受到信用卡业务下滑的冲击。今年前三季度,该行实现银行卡手续费收入105.26亿元,同比下降17.07%,结算与清算手续费收入111.11亿元,同比下降4.55%,该行称均主要是受信用卡收入下降影响。
董峥对时代周报记者分析称,信用卡业务面对市场的“严寒”能否重整旗鼓,夺回在消费金融市场中的位置和空间,更多地取决于银行在信用卡业务经营策略能否实现主动性变革,提升产品、服务的市场竞争力。
在他看来,如今信用卡业务所面临的行业转型,其根本是让信用卡业务更好地为用户服务,因此不能停留在产品和权益的层面进行竞争,唯有形成差异化、多元化的服务体系,才有可能在这场行业转型中重新寻找到自己的市场定位。
(文中孙梦、王浩、高洋、马明均为化名)
当下,AI很热,不少餐饮企业在尝试用AI,但最终发现却落不进流程、带不来增长。 当多数企业仍在争论AI是“技术神话”还是“落地陷阱”时,麦当劳中国—这家拥有超7000家门店的快餐巨头,走出了一条相对...
又到A股上市公司半年报“交卷时刻”,不同行业板块公司的经营轮廓逐渐清晰。大部分企业交出了一份可圈可点的中期答卷,展现出上市公司稳健运营的态势。 据证券时报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8月29日晚间发稿,A股...
北京商报讯(记者廖蒙)接连冲破历史新高后,比特币再现过山车行情。10月8日,比特币价格回落至12.2万美元附近,月内涨幅整体超过8%。全球币价网站CoinGecko数据显示,截至当日17时30分,比特...
近日,国家体育总局体科所中国体育经济研究中心发布《中国路跑人群消费与赛事经济发展趋势与特征研究报告》。 报告显示,2024年认证路跑赛事全马、半马参赛者总消费规模超168亿元人民币,较2023年增长2...
在全球经济面临特朗普政府设定的8月1日关税期限的压力下,中国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再次取得了战略性胜利。原定于8月12日到期的中美关税暂时性停战协议,经过双方深度讨论后,获得了额外的90天延期。这意味着,直...
一场本应彰显品牌高度的喜马拉雅山烟花秀,最终竟演变成一场跨国公关危机。9月19日,户外品牌始祖鸟携手国际知名艺术家蔡国强开展的宣传活动,由于海外与国内道歉声明内容存在差异,引发了舆论的质疑。这场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