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绩承压,回款放慢,翔丰华的“硅碳负极”远水能否救得近火?

客服微996438432天前财经知识5

今年以来,负极行业马太效应加剧。负极价格下跌,但头部企业的业绩仍逆势增长,二、三线厂商则倍感压力。

翔丰华主营产品为锂电池负极材料,今年上半年负极出货量排名国内第十。今年前三季度,翔丰华实现营收11.31亿元,同比增长8.16%;实现归母净利润0.2亿元,同比减少64.64%,增收不增利,且盈利水平降至历史低位。此外,销售回款远低于营收的情况也需警惕。

翔丰华今年宣布,适用于固态电池的“硅碳负极”已移交电池厂商进行客户测试,计划在今年小批量试产,新型负极产品能否扭转业绩颓势?

盈利水平处于历史低位,销售回款远低于营收

今年以来,负极材料价格低位徘徊,翔丰华的盈利水平也降至历史低位。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翔丰华的毛利率为13.06%,净利率为1.67%,均处于历史低位。翔丰华向时代商业研究院表示,公司今年毛利率与净利率较低,除了与负极产品价格下降有关,还受原材料价格上涨影响。

硅碳新材料__硅碳产业

与行业头部企业相比,翔丰华的盈利水平也相对偏弱。据EVTank数据,今年上半年,贝特瑞(920185.BJ)、杉杉股份(600884.SH)、中科电气(300035.SZ)、尚太科技(001301.SZ)为国内锂电负极材料出货量前四的企业,锂电负极业务的毛利率分别为25.59%、21.30%、20.83%、23.37%。四家头部企业的负极毛利率仍维持在20%以上,高于翔丰华(上半年12.35%)。对此,翔丰华表示,头部企业产线规模相对较大,在规模效应方面有一定优势。

更值得注意的是,四家头部企业负极业务的收入仍保持较高增速。今年上半年,贝特瑞、杉杉股份、中科电气、尚太科技负极业务的收入同比增速分别为21.24%、19.26%、66.82%、68.4%。其中,中科电气、尚太科技增速亮眼;而同期翔丰华负极业务的收入同比减少3.11%。

_硅碳新材料_硅碳产业

在竞争加剧、负极材料价格下滑的背景下,龙头企业仍保持较高收入增速,可见负极行业马太效应加剧,而翔丰华的业绩表现有所掉队。EVTank发布的《中国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行业发展白皮书(2025年)》显示,翔丰华2025年上半年负极材料出货量国内排名第十。

盈利水平下滑至历史低位,翔丰华的应收账款却升至高位。截至今年第三季度末,翔丰华的应收账款为9.03亿元,环比第二季度末增长35%,同比增长78.5%,应收账款水平已处于历史高位,应收账款周转率也降至1.42次/年。

今年应收账款的增长或与客户回款变慢有关。今年前三季度,翔丰华“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1.3亿元,同比大幅减少75.52%,且与同期营收(11.31亿元)差距较大。

硅碳负极离大规模量产仍有距离

硅碳负极的理论比容量(约4200 mAh/g)是石墨负极(372 mAh/g)的10倍以上,更适合高能量电池,如固态电池。

通过纳米硅与多孔碳复合,硅碳负极电池实际克容量可达 400~700mAh/g,尽管实际应用容量仍远低于理论值,但也能使电池体积能量密度提升20%~30%。

硅碳负极的缺点也十分明显,充放电时体积膨胀巨大(可达300%),导致颗粒粉化、结构破坏,循环寿命较短。目前产学界均在攻克该技术难题,如通过材料纳米化、与碳基质复合(如碳包覆)以及开发多孔碳骨架等方法来缓冲膨胀应力。

硅碳负极已在消费电子端(如手机)逐渐普及,如不少新手机电池已应用硅碳负极,使主流手机的电池容量从去年的4000~6000mAh区间,快速提升至7000~8000mAh,甚至出现了10000mAh以上的概念机。

而在空间更大的动力电池领域,受限于技术难度及高成本,硅碳负极仍未普及,只在一些高端车型电池上应用,如特斯拉4680大圆柱电池、宝马第六代动力电池、蔚来150kWh电池包、智己L6半固态电池等。不过众多企业均在积极研发和导入相关技术。

负极企业也在积极布局硅碳负极,如贝特瑞、璞泰来、天目先导、碳一新能源等,翔丰华也不例外。半年报显示,翔丰华已涉及硅碳负极、硬碳负极、石墨烯等新型碳材料领域,并具备了产业化基本条件。

在投资者调研公告中,翔丰华表示,公司储备有硅碳负极、硅氧负极材料生产技术,可适用于固态、半固态电池,产品已移交电池厂商进行客户测试,计划2025年小批量试产。

对于何时能大规模量产,翔丰华向时代商业研究院表示,目前硅碳负极实验室已有生产,也有一些客户订单,但大规模量产方面仍需产线规划,尚不方便透露。

考虑到翔丰华目前尚无公开的硅碳负极产能规划,预计离大规模量产仍有不小的距离,短期内难以贡献业绩。

客户资源方面,翔丰华已与清陶能源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约定将在固态/半固态电池高比容负极材料关键技术研发、供应等方面达成全面战略合作。清陶能源是国内固态电池领域的领军企业,翔丰华此前便一直为其批量供应石墨负极材料,而对于硅碳负极材料,双方正在进行配套中试。

总结:业绩表现掉队,回款风险需警惕

今年负极行业马太效应加剧,尽管负极价格降至低位,但行业头部企业仍保持较高的收入增速,翔丰华的业绩表现与头部企业存在差距,有所掉队。

“应收账款”逆势增长、“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远低于营收也预示着翔丰华在销售回款方面的风险。

翔丰华的硅碳负极潜力巨大,并计划在2025年小批量试产,产品已获得固态电池领军企业清陶能源的背书,但短期内预计仍难以扭转业绩颓势。

(全文2053字)

相关文章

9月新势力销量:零跑6万,“鹏界米”4万

9月新势力销量:零跑6万,“鹏界米”4万

国庆假期首日,新势力陆续交卷,“金九银十”的排位赛迎来大洗牌。 定焦One制图 按单品牌销量来看,前三格局是“零鹏问”。零跑销量来到6.7万辆,同比增速接近翻倍,比小鹏多卖了2.5万台。紧跟着的小鹏...

不装了!美国政府要把英特尔变成“国企”?

不装了!美国政府要把英特尔变成“国企”?

前两天,英伟达宣布将斥资50亿美元收购竞争对手英特尔的股份。 黄仁勋在记者电话会上直言: 我们认为这将是一笔不可思议的投资。 同为美国科技巨头,英伟达与英特尔的这笔交易,确实有点“不可思议”。 回顾...

“男人的衣柜”快装不下了!关店283家,金融出身二代急着续命?

“男人的衣柜”快装不下了!关店283家,金融出身二代急着续命?

当然,最近两年其他时尚品牌传出的“关店”新闻更多,相比之下,海澜之家六千家店两年时间关掉283家并不算多。 海澜之家也多次在财报中表示,未来主品牌的开店要以“精布局、高品质、强体验”为指引,重点放在标...

年卖555亿,零食一哥要IPO

年卖555亿,零食一哥要IPO

港股,正上演“量贩零食第一股”争夺大战。 作者 |老高 来源 |投资家(ID:touzijias) 港股,正上演“量贩零食第一股”争夺大战。 盲盒、奶茶之后,年轻人要把零食推向IPO。 继“量贩零食...

黄仁勋:物理AI触发机器人GPT时刻!宇树、智元上市概念来袭!

黄仁勋:物理AI触发机器人GPT时刻!宇树、智元上市概念来袭!

目前,无论是美国还是中国,都处于生成式AI和代理式AI的过渡阶段。而黄仁勋认为,物理式AI是目前可见到的终极目标。 值得注意的是,黄仁勋今年公开表示,英伟达把旗下平台Cosmos(物理世界基础模型)和...

八马茶业成功登陆港交所 上市首日股价大涨86.7%

八马茶业成功登陆港交所 上市首日股价大涨86.7%

中国商报(记者 周子荑)继澜沧古茶后,又一茶企成功登陆资本市场。10月28日,八马茶业正式在港交所挂牌上市,首日股价涨幅达86.7%,标志着具有“大行业、小企业”结构性特征的茶行业正朝标准化、品牌化的...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客服微信:BT86616点击复制并跳转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