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23日,滨海能源(000695.SZ)连续斩获5个涨停,股价由9.4元一把涨至15.14元,累计上涨61.06%,着实凶悍凌厉。
它的市值已由起涨前的20.88亿元增至33.63亿元,以25Q1持股户数2.01万户来计,股民人均赚6.35万元。
“蛇吞象”实控人旗下化工资产
5月16日晚,滨海能源披露了交易预案,拟向旭阳集团、旭阳煤化工、深创投新材料基金、农银资产发行股份购买其合计持有的沧州旭阳100%股权;同时,拟向不超过35名符合条件的特定投资者非公开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
这是实控人杨雪岗拟将旗下资产注入上市公司。
旭阳集团、旭阳煤化工与滨海能源均为杨雪岗控制企业。其中,旭阳集团由杨雪岗通过间接持股方式持有71.46%的股权,旭阳煤化工又是旭阳集团全资子公司。
此次被收购的标的公司沧州旭阳则由旭阳集团持股80.4765%、旭阳煤化工持股0.008%。
滨海能源由旭阳控股持股24.85%,后者是其控股股东;而旭阳控股又由杨雪岗持股99%。
沧州旭阳主要从事尼龙新材料相关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主要涵盖己内酰胺、尼龙6、尼龙弹性体等,并积极向尼龙66和高温尼龙等领域延伸。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2024年度数据统计,沧州旭阳是全球第二大己内酰胺企业。沧州旭阳拥有从制氢、双氧水、环己酮到制备己内酰胺、己二胺再到尼龙6、尼龙弹性体等在内的一体化产业链。
事实上,无论是在资产规模还是营收规模,沧州旭阳都远远大于滨海能源。
2024年,沧州旭阳总资产138.32亿元,滨海能源总资产12.79亿元,前者是后者的10.81倍;同期,沧州旭阳营收103.11亿元,滨海能源营收4.93亿元,前者是后者的20.9倍
可以看到,这是一场典型的“蛇吞象式”收购。
滨海能源称,此次交易是实控人将旗下优质化工新材料业务注入上市公司的重要整合举措。
交易完成后,滨海能源将新增包括己内酰胺、尼龙6、尼龙弹性体等产品在内的尼龙新材料业务,形成“负极材料+尼龙新材料”双主业并行发展的业务格局,有利于公司拓展业务版图,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负极+尼龙”双主业,能否力挽狂澜?
沧州旭阳拥有河北沧州、山东东明、山东郓城三大生产园区。
其中,沧州园区以45万吨级己内酰胺生产为基础,以高端材料为目标,持续向产业链下游配套延伸;东明园区打造己内酰胺上下游完全配套的特种尼龙新材料一体化智慧产业园;郓城园区聚焦高端聚酰胺新材料产业。
目前沧州旭阳产品主要用于生产纤维民用丝、工业丝、地毯丝、工程塑料、食品包装膜等,广泛应用于汽车、船舶、医疗制品、日用品、电子和电子元件领域等产业,主要客户包括聚合顺、华峰超纤、巴斯夫等国内外厂商。
截至目前,沧州旭阳己内酰胺产能达75万吨/年,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2024年度数据统计,2024年全球己内酰胺产能为1233万吨,沧州旭阳约占全球市场份额6.1%。
不过,2024年,沧州旭阳出现增收不增利。在营收增长11.15%的情况下,净利润反而大降31.66%至2.38亿元。
目前,滨海能源主要从事锂电池负极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旭阳控股是于2022年1月获得上市公司控股权,此后带领滨海能源进行战略转型。
2023年3月,滨海能源将包装印刷业务剥离,出售所持有的海顺印业全部股权;之后的5月,通过收购翔福新能源,进入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领域。
2024年10月,公司出售子公司新华印务股权,不再从事印刷业务。
但因锂电产业竞争加剧,滨海能源盈利水平持续承压。
2020年-2024年,公司累计录得归母净亏损2.22亿元,扣非净亏损2.39亿元。
此次实控人拟将旗下化工新材料业务注入上市公司,能否力挽狂澜,还有待时间检验。
中国商报(记者 于佳鑫)继上月突然宣布公司停止经营后,8月18日,华南地区知名家居连锁品牌靓家居再度发布官方通告,确认公司创始人曾育周去世,并就公司近期重大变故给各方造成的影响致歉。 在致歉信中,靓家...
三只松鼠又要上市了。 2019年7月在A股IPO后,这个超级品牌在安徽前首富章燎原的带领下,又于近日踏上赴港上市之路。 凭借“三只松鼠”和“小鹿蓝蓝”等品牌,这家公司通过卖坚果、烘焙食品、零食组合、肉...
一直以来,IPO(首次公开发行)是券商股权承销业务创收的主要来源。 券商中国记者注意到,A股IPO市场经历2024年一整年的低迷,今年以来有所回暖。年内A股IPO无论是发行数量还是募资规模均较去年同...
红星资本局6月9日消息,据工信部网站消息,工信部、民政部6月9日发布关于开展智能养老服务机器人结对攻关与场景应用试点工作的通知。通知提到,分阶段实施一批智能养老服务机器人攻关和应用试点项目,试点期为2...
红星资本局5月19日消息,近日,已在高位运行的银行板块再度发力,继国有大行后,多只股份行和城商行股价刷新上市以来新高。截至5月19日收盘,银行板块A股总市值已达14.24万亿元。 随着多只银行股创新高...
文 / 七公 来源 / 节点财经 每年这个时候,都是企业集中“晒收成”的季节,也是外界检验上市公司经营成色的“窗口期”。 近日,老牌国货代表——上海家化发布了2024年年报:营收56.79亿元,同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