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多家证券机构给予秦安股份(603758.SH)“增持”“买入”评级,理由为积极收购,开拓新增长曲线。
在刚刚过去的7月,秦安股份发布公告称,正在筹划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安徽亦高光电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亦高光电”)99%股份,同时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公布预案中提到了重组后的业绩承诺:标的公司在2025年、2026年、2027年实际实现的净利润分别不低于7000万元、8000万元、9000万元,业绩承诺期内的三年累计净利润不应低于24000万元。
业绩波动但整体财务稳健
秦安股份成立于1995年,上市于2017年,是一家从传统燃油车零部件制造向新能源领域转型的汽车零部件企业。主要从事汽车发动机零部件——气缸体、气缸盖、曲轴;变速器零部件——箱体、壳体及混合动力变速器箱体、增程式发动机缸盖及缸体、纯电动车电机壳体等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
当前,全球汽车产业正处于深度变革期,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浪潮席卷而来,秦安股份所处的汽车零部件行业作为产业链中游的核心环节,正面临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突破40%,对轻量化、热管理、智能驾驶系统的需求提升,倒逼零部件企业转型。
这一变革对宁德时代、华域汽车等行业头部企业而言是切切实实的机遇,线控底盘、域控制器等核心部件市场被其垄断,并通过垂直整合构建技术护城河。而中小企业只能聚焦于低技术含量的标准件,甚至代工生产,产品同质化严重,议价权缺失,进一步加剧了业绩的波动与毛利率的下滑。
行业大环境如此,秦安股份自上市以来的业绩波动也较为显著。具体来看,2017年至2025年一季度,秦安股份实现净利润上涨的财年有4个,分别为2019年、2020年、2022年和2023年,其余财年均出现不同程度下降。
再看毛利率,在相同的报告期内,秦安股份的毛利率仅在2020年与2023年实现了上涨,其余年份同样都在下降。
如此境况并非秦安股份一家,所属汽车零部件行业的中小企业大都面临这样的困境。然而,与其他企业不同,或者说是优于其他企业的是秦安股份的其他财务指标相对稳健。
财报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秦安股份资产总额28.84亿元,净资产总额23.84亿元,负债总额5.00亿元,资产负债率为17.35%;公司货币资金和持有的交易性金融资产余额11.64亿元,现金比率达241.39%。较低的资产负债率与较高的现金比率表明公司资金充足,财务指标稳健,经营韧性及抗风险能力较强,为公司战略布局及后续持续发展投入需求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在盈利能力并不突出的情形下,秦安股份的整体财务表现却可圈可点,主要原因或许是一直以来公司的业务都较为专注,始终深耕在发动机零部件领域,并没有做超出自身能力或业务范围的多元化,保证了公司的安全运转。
着手布局真空镀膜+传感器
如今,秦安股份已开始尝试多元化发展。
上文提到,7月,秦安股份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收购亦高光电99%的股权。此次交易旨在推动公司从传统汽车零部件制造向高端真空镀膜领域拓展,构建“汽车零部件+真空镀膜”双主业格局。
公开资料显示,亦高光电成立于2020年,总部位于安徽,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专注于高端真空镀膜技术,产品包括超硬镀膜、超硬AR镀膜、消影ITO玻璃等。其电致变色镀膜技术已应用于特斯拉、极氪、广汽埃安等车企的车型,技术指标居行业前列。
据了解,相比电镀,高端真空镀膜技术具有防辐射、增减透光、导电、绝缘、导磁、抗氧化、耐磨损、耐高温、耐腐蚀等性能。目前被广泛用于消费电子、汽车工业、航空航天、半导体、新能源等领域。
从业务层面来看,本次并购,秦安股份可以为下游客户提供涵盖汽车零部件及真空镀膜产品的更为丰富的产品组合,不仅有助于提升客户黏性,还能同时构建出“汽车零部件制造”与“真空镀膜”双轮驱动、协同发展的业务格局。与标的公司在客户资源、技术研发、品牌建设等维度开展全方位协同整合。
从业绩上来看,重组后亦高光电财务数据将纳入上市公司合并范围,一定程度上助力秦安股份业绩的增厚,且亦高光电也已做出业绩承诺。数据显示,2023年至2024年,亦高光电营收分别为1.05亿元、2.54亿元;净利润分别为3352.56万元、7762.48万元,整体相对稳健。
值得注意的是,在本次收购之前秦安股份还跨界投资墨现科技,旨在通过技术协同和产业链延伸切入柔性传感器赛道。
据悉,墨现科技成立于2021年,总部位于东莞松山湖,核心团队来自大疆创新。中国车规级传感器自给率不足10%,墨现科技的低成本方案有望替代欧姆龙、TE Connectivity等外资品牌,目标在3年内实现汽车领域市占率5%以上。
对秦安股份而言,若一切顺利公司将从“机械零部件供应商”转型为“智能传感解决方案提供商”,估值逻辑有望切换至科技股赛道。预计2026年传感器业务收入占比将提升至15%,毛利率达30%以上。
目前,无论真空镀膜还是传感器都是秦安股份今年才刚刚着手开拓的业务,还没有任何成果。但市场却已给出了积极反馈,券商预测公司2025年至2027年净利润将分别实现2.0亿元、2.8亿元、3.6亿元。
短期来看,按照秦安股份以往的业绩来看,叠加亦高光电的业绩,在不出意外的情形下,2025年秦安股份或可达到券商预估的净利润水平;长期来看,若整合顺利,秦安股份有望形成 “零部件制造+真空镀膜+传感器” 的多元业务格局,在智能汽车浪潮中占据更有利地位,改变业绩波动的局面。
据不完全统计,2024年以来有27家中小银行的增资扩股方案获批。近日,烟台银行完成注册资本变更,高达74.42%%的增资幅度引发市场关注。 4月15日,烟台银行发布公告称,根据山东金融监管局《关于烟...
公司不一定要特别大,但提供的技术一定要更加接近完美,真正对社会有用。 作者 | 赵 晴 编辑丨高远山 来源 | 野马财经 近年来,全球加速迈向低碳发展阶段,新能源产业也因此备受资本关注。作为能源转型...
全球算力体量高速增长,高算力需求场景不断涌现,带动服务器配套市场扩张,其中配套不间断电源2028年的市场空间预计超过1000亿元。以禾望电气、中恒电气、科泰电源、欧陆通等为代表的电源设备上市公司成为受...
光伏行业的低迷,难掩阳光电源的优秀。 行业的寒冬,并未对这家“逆变器之王”的业绩造成多大的影响。 此前,阳光电源披露了2024年财报以及2025年一季度财报,年报显示,2024年阳光电源实现营收778...
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对于半导体公司而言,筑高墙没有捷径可走,只有不断地研发、研发再研发。这也是中芯国际、北方华创等的研发费用动辄几十亿的原因。 可若从研发力度来看,拓荆科技才是真正的研发狂魔。...
6月26日晚,波司登(03998.HK)公布了24/25财年报告,波司登营收和净利润持续实现稳定和高质量的增长,经营溢利增速连续8年快于收入增速。 波司登指出,近年来公司一直专注核心主业,集中优势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