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季度固定的央行货币政策定调来了。近日,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25年第三季度例会召开,强调“落实落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适度宽松如何理解?在此之前,美联储在9月18日宣布降息25个基点。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表示,全球金融市场对美联储这次降息有充分预期,市场反应相对平稳,中国货币政策坚持以我为主,兼顾内外均衡。
今年二季度,央行下调政策利率10个基点,进而引导1年期和5年期以上LPR同步下调10个基点,存款利率也相应调降。此外,将再贷款利率降至1.5%,并下调存款准备金率50个基点。
在这一轮降息降准之后,目前尚无进一步动作。四季度,还有降息降准的空间吗?
图源:图虫创意
从加力实施增量政策到落实为主
对比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的三季度例会和二季度例会,可从表述的改变上发现官方对于当前经济形势的研判。
“我国经济风险隐患较多等困难和挑战”的表述在最新表述中已被删除。在政策基调层面,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三季度例会增加了“保持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增强灵活性预见性“的表述;删掉“用好用足存量政策,加力实施增量政策,充分释放政策效应”的表述。
从“加力实施增量政策”到“落实落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可见当前货币政策的节奏从增量到落实阶段。
中国银河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张迪告诉时代周报记者,此次表述的细微差别,表明推进已出台政策的落实落细仍是重点。
“在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方面,主要延续7月政治局会议的表述,与上个季度例会相比,新增强调做好‘小微企业、稳定外贸等’重点领域的融资支持,这是因为美国的关税政策可能给中国出口带来一定冲击并在四季度有所显现,因此强调对小微企业、稳定外贸的融资支持有重要意义。”张迪说。
华创证券研究所副所长、首席宏观分析师张瑜则认为,货币政策最宽松的阶段已过。从例会表述上看,当下央行更关注前期货币政策效应的释放。
图源:图虫创意
四季度仍有可能降息
现阶段的货币政策以落实为主,那么四季度,我国降息降准还有空间吗?
华安证券研究报告认为,短期内加码宽松可能性依然偏低。9月LPR维持不变,并未出现降息降准操作,三季度例会也未释放出明确的宽松信号。尽管美联储如预期降息,但是LPR锚定的政策利率七天逆回购操作利率持稳。
这份报告还指出,短期内货币政策预计仍保持宽松方向,但是中美谈判与国内经济并未出现明显风险,降准降息的必要性并不强,LPR调降时机仍未到。同时,在商业银行净息差处于历史低点的背景下,报价行缺乏主动下调LPR报价加点的动力。
张瑜也认为,需求不足的背景下,客观上央行没有通过降息降准刺激信贷的必要。“过去几年信贷大量流向生产侧,即工业部门、经营性贷款,而非需求侧的地产、基建、消费。需求不足的背景下加大信贷,反而会加大供过于求的失衡程度,实际上物价也难以回升。”
当地时间9月18日,美联储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下调25个基点,这是美联储2025年第一次降息。9月22日,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最新一期LPR,继续“按兵不动”,也是自6月以来连续四个月维持不变。
“中国的货币政策坚持以我为主,兼顾内外均衡。”9月22日,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在北京举行,潘功胜在出席发布会时称,当前中国的货币政策立场是支持性的,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这一政策立场为中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和金融市场稳定运行创造了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
他表示,根据宏观经济数据判断是否作出货币政策调整,在这一方法论上国际很多央行是相同的。中国央行也是如此,根据宏观经济运行情况和形势变化,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证流动性充裕,促进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支持提振消费、扩大有效投资,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维护金融市场稳定运行,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不过,张迪提到,三季度经济数据有走弱迹象,市场又进入新一轮的政策等待周期,然而对于四季度降息落地并未形成一致预期。
从内部来看有三条主线:一是美国的关税政策可能给中国出口带来一定冲击,中国经济增速可能阶段性放缓,并面临一定的就业压力;二是四季度依然面临物价低位运行的困难和挑战,实际利率仍然偏高,有调降的必要性;三是配合财政政策协同发力,5000亿元的政策性金融工具、1万亿元左右的化债相关工具可能在四季度落地。
张迪认为,四季度货币政策的优先目标仍然是经济增长和充分就业,货币宽松或超预期。央行有望“以我为主”进行货币宽松,一方面实施10-20BP的降息,从而引导LPR下行,并传导至贷款、存款利率的进一步下行;另一方面,也有可能重启国债买卖。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也认为,四季度央行有可能实施新一轮降息降准,适时恢复国债买卖。这在引导市场流动性处于充裕状态,提高银行信贷投放能力的同时,能够推动企业和居民贷款利率较大幅度下行,激发内生性融资需求,是四季度促消费扩投资、有效对冲外需放缓的一个重要发力点。
美元资产遭遇猛烈抛售。 受特朗普威胁解雇鲍威尔言论影响,美国上演“股债汇三杀”,美股三大指数全线大跌,道指、纳指、标普500指数均跌超2%;美元指数一度失守98关口,一度大跌超1%;美国国债亦短线走...
美联储6月会议纪要将于北京时间周四凌晨发布,市场寻求9月降息的关键线索。强劲就业数据已排除7月降息可能性,投资者将目光转向9月16-17日的议息会议。 经济学家指出,美联储内部分化明显,一派主张今年不...
美滥施关税政策必将对未来美国经济产生较大的负面冲击,白宫希望美联储能快速降息,但美联储担心通胀再度上升选择按兵不动。白宫与美联储的冲突加剧,白宫不断对美联储施压,有可能通过提前提名下一任美联储主席来“...
地缘局势再现“黑天鹅”。 刚刚过去的周末,美国突然对伊朗福尔道、纳坦兹和伊斯法罕三处核设施发动袭击,引发各方高度关注。美国总统特朗普称,伊朗关键的核设施已被“彻底摧毁”。有分析人士警告称,当前美国直接...
5月,美国消费者对未来通胀的预期全面下降,为2024年来首次,其中短期通胀预期降幅最大。 周一,美国纽约联储发布的5月最新调查结果显示,一年期通胀预期从4月的3.6%降至3.2%,降幅最大。三年期通胀...
财联社6月28日讯(编辑 牛占林)当地时间周五,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如果鲍威尔辞职的话,他将会很高兴,并将选择一位有降息意愿的人来担任美联储主席。 特朗普当天再次进行了无情的抨击,他还给美联储主席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