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电源是我重点关注的公司之一,也无疑是一家很优秀的公司。
事实上市场也是这样认为的,在新能源行业一片哭天喊地的情况下,阳光电源当时成为了光伏领域唯一一家市值千亿的公司。
虽然阳光电源也跌了很多,但是相对来说,算是一枝独秀了。
而且业绩表现也让所有光伏企业羡慕。
在去年那样的环境下,阳光电源营收779亿,同比还增长了近8%。
而且今年一季度营收190亿,同比再次大增51%。
更重要的是营收规模增长,并没有牺牲利润空间。
去年归母净利润110亿,同比增长17%,今年一季度38亿,同比增长83%,利润增速还远高于营收增速。
再而且,赚的都是真钱,现金流表现也很好。
如上图所示,阳光电源每年的现金流占比都比较好,去年的经营现金流净额创纪录的高达121亿,相比2023年差不多快翻倍了。
这么亮眼的业绩,自然被很多人关注,所以我看网上分析各种理由的都有,有道理的和没道理的全都有。
我就不过多讲他的优点了,当然不要误会,我认为阳光电源是非常优秀的,也是值得重点关注的,我很看好。
但是没有完美无缺的公司,也没有完全没有风险的公司,我们看待公司一定要尽可能全面并且公正,所以今天我就讲一下阳光电源的风险。
为了避免误解,还是重申一下,阳光电源现在很优秀,业务表现很好,光伏逆变器稳居全球第一,储能系统装机量全球第一,阳光氢能签约市占率位居行业第一。
2024年光伏逆变器全球发货量147GW,储能全球发货28GWh,风电变流器全球发货量44GW,光伏和风力电站建设持续增长,分布式光伏领域和充电站领域齐头并进。
集中式逆变器技术领先,微型逆变器或分布式逆变器快速推进,储能系统的“三电融合”很有竞争力。
你看,财务健康,技术有优势,业务竞争力强大,行业地位高,这样的公司,没任何理由说不好。
如果拿阳光电源和纯光伏企业比,太不公平,通威股份、隆基绿能、TCL中环、天合光能、晶澳科技等等,去年都巨亏几十亿。
如果拿阳光电源和逆变器上市企业比,可以说没像样的对手,唯一拿得出手的就是德业股份,今年一季度赚了7个亿。
其他公司的体量太小了,锦浪科技和禾望电气都只有1个多亿的利润,像固特威和禾迈股份,今年还是亏损的。
不过如果拿阳光电源和储能企业比,就到了本文的重点,情况没那么乐观。
因为宁德时代和某某迪的实力同样也很强,前阵子不是举办了全球光储大会Inter Solar吗,宁德时代就发布了一个储能系统TENER Stack引起了市场很大的反响。
今天不是讲宁德时代,就不多讲这个产品了,阳光电源也参加了这次大会,但是展示的两款产品并没有什么特色。
当然这也不是重点,重点是宁德时代也亲自下场进入储能系统领域了,而且进步可以用神速来形容。
比如今年1月份,宁德时代就和阿联酋RTC达成了合作,项目是19GWh的储能系统,还记得去年阳光电源签下的7.8GWh的大单吗,当时全网都在说最大储能系统项目。
宁德时代这个项目,可是刷新了这个记录,不过好像反倒没有去年火,可能是大型储能项目越来越多了吧。
比如某某迪,前不久就签下沙特SEC的三期储能项目,容量是12.5GWh,如果加上之前已经签好的2.6GWh,总容量就是15.1GWh。
顺便提一下,去年阳光电源签的就是沙特SEC二期项目,也就是三期项目被截胡了。
你看阳光电源被两头猛虎围剿了,按照公司的说法,没有想到这两家的报价这么低。
那么这里面就有一个问题,宁德时代和某某迪,是靠自身成本优势,做到了低价竞争?还是为了降低成本而牺牲质量,形成了恶性竞争?
这个问题注定没有答案,阳光电源觉得是后者,大多数人可能觉得是前者。
因为这两家都是自己做电芯,减少中间环节,直接做成储能系统,总成本当然更低。
而阳光电源自己不做电芯,找电池厂家采购电芯,然后做成储能系统出售,成本当然就会高一些。
那这里面又会有一个问题,一套储能系统,核心就只是电芯吗?我们看下面这张图。
这就是一套储能系统的核心环节或零部件,分别是电池、BMS、EMS、变流器、温控系统,其实准确来说还应该加上一套安全系统,这个图上没有。
也就是电池只是储能系统六大核心环节中的一环,那么又可以有两个角度来看待。
第一个从成本或者说价值来说,电池当然是大头,占了一半以上。
第二个从整体层面来看,这六大环节都很重要,缺一不可,所以综合实力最重要。
那为什么说前面那个问题注定没有答案呢,因为那两大巨头当然不会承认自己综合实力不行,只会强调自己的电池有多优秀。
而阳光电源当然不会强调电池怎么样,只会宣称自己的系统有多优秀,电池只是零部件之一而已,而且可以替代。
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经营模式的对抗,两大巨头是典型的重资产企业,具有生产优势,阳光电源走的是轻资产路线,具有核心环节研发优势。
当然不要误解,不是说宁德时代和某某迪不注重研发,他们的研发费用那么高,阳光电源一年的研发费用32亿,怎么还会有研发优势?
换个说法更容易理解,比如芯片领域,芯片设计公司,只负责设计芯片,整体研发投入规模可能不大,但是在某个领域或者某个应用场景的芯片积累非常深。
而芯片生产企业,规模要大很多,研发投入金额可能更大,但是方向不一样,他不可能去把各领域应用的芯片都设计出来。
那两大电池巨头同样如此,他们不可能去做逆变器,也不可能做储能变流器,阳光电源同样也不可能去做电池。
当然你如果非要说宁王那么有钱,随随便便投个几十亿或者一两百亿,分分钟就把什么逆变器啊变流器啥的给做出来了,那也只能由着你这样去说。
不管怎么说吧,这种问题角度不同,看法就会不同,但是从暂时的现状来看,宁德时代和某某迪是入局储能系统的,而且也已经分走了一部分市场。
所以阳光电源在储能系统领域,确实遭到了宁王和某某迪的联手围剿,就看你更看好谁?
我做了下面这张《A股核心资产研究汇总》表,里面精选了上百家优质公司,并附数万字的分析方法。
所有分析过的公司都会在上面这个表里更新数据。
#财经#
上半年“宁王”宁德时代业绩再度爆发。 根据此前披露的半年报显示,今年上半年宁德时代实现营收1789亿元,同比增长7.27%;实现净利润304.9亿元,同比增长33.33%。按照半年182天来计算,今年...
从去年的美的集团到今年的宁德时代和恒瑞医药,巨头企业纷纷选择赴港上市。从巨头企业上市首日的市场表现分析,基本上呈现出大幅攀升的走势。 以港股宁德时代为例,上市首日股价大涨16.43%。截至5月22日...
“A+H”双重上市正渐入佳境。 在中国资产重估、港股流动性改善、企业出海等多重动力助推下,越来越多A股优质公司赴港上市,吸引着众多国际长线资金捧场、超额认购,推动AH股折价变溢价。 与此同时,港股市...
导语:深度绑定宁德时代,星云股份表面上吃了不少“亏”。但局中的每一方,都没有空载。 从光伏、储能到锂电,近年同质化“内卷”、产能过剩不绝于耳,亏损成为各家上市公司的“新常态”。 新能源投资者往往容易...
港股市场两大“超巨”暴涨! 9日午后,恒瑞医药H股一度暴涨18%,而宁德时代H股最大涨幅亦超过8%,两大行业巨头H股皆创历史新高;截至收盘,恒瑞医药H股大涨15.61%,宁德时代H股大涨7.18%。...
明知是炮灰,锂电企业为何仍然趋之若鹜加入大电芯混战? 原创 小海浪 赶碳号科技 2025年06月17日 22:36 上海 280Ah、314Ah之后,电芯的规格就开始了“群雄逐鹿”时代——392A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