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初,星巴克突然放低姿态,很多非咖饮品直接砍掉5块钱。这是星巴克进入中国26年来,头一回主动降价。
再加上传了好几轮的“中国业务要卖”的风声,不少人开始怀疑:这个曾经代表“中产标配”的星巴克,在中国是不是快不行了?
结果,财报给了一个相反的答案。

7月30日,星巴克发布2025财年第三财季财报,中国市场交出一份颇为稳健的答卷:季度营收同比增长8%,达到7.9亿美元;同店销售额同比上涨2%,利润率环比继续提升,维持在健康的双位数水平,实现连续三个季度的收入增长。

这在中国饮品市场“卷成麻花”的当下,有点反常识。毕竟平台补贴铺天盖地,外卖三巨头一搞活动,咖啡奶茶“0元”都不是稀奇事。星巴克不但没被中伤,反而通过降价+提质,稳住了自己的消费人群。
怎么做到的?核心还是三个字:本土化。
第一个本土化体现在产品线上。
针对中国消费者日益重视健康的趋势,星巴克为中国市场量身定制,推出了“真味无糖”创新体系。
500多种组合,不光拿捏“减脂党”,也满足“风味控”。这种组合方式也大幅提升了复购频率。

第二个本土化体现在时间带上。
中国消费者更习惯早上喝咖啡,下午和晚上则缺失消费市场,于是星巴克干脆发展“非咖场”——星冰乐、冰摇茶、茶拿铁三驾马车撑起下午和晚上。
6月,星巴克中国非咖产品全线降价,数据显示,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冰摇茶销售同比翻番,星冰乐在社交平台上的搜索热度也稳居非咖品类第一。
第三招,继续拉拢“圈层”。
印象最深的,是星巴克中国与五月天的联名。
就拿小编来说,身边不少五月天的粉丝,为了拿到五月天联名杯套、歌词杯、贴纸等周边,恨不得每天炫一杯星巴克,拿到手的第一时间不是尝一口,而是拍照发朋友圈。
这样一波操作也帮助星巴克在中国市场掀起了现象级的传播热潮。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次财报会上,星巴克董事长兼CEO倪睿安(Brian Niccol)正面回应了“中国股权出售”传闻。
他表示,目前正在评估超过20家有合作意愿的机构,希望引入理念契合的战略伙伴,以释放中国市场的巨大增长潜力。
说白了,星巴克不是要撤,而是想找志同道合的队友。
那接下来星巴克还想搞点啥?据了解,2026财年他们将上线一批新产品和新服务:冷泡蛋白饮、椰子水系列、焕新版星巴克App……全是冲着“健康+年轻”去的。
在财报发布后,星巴克股价盘后上涨了约4%,看来资本市场也认可它在中国这波“主动进化”。
最后,你怎么看这份财报?欢迎评论区聊聊!
在中国基金业逐步开放的大背景下,今年上半年,外资公募正在继续加快产品线在本土市场的落地步伐。 券商中国记者注意到,今年以来,债券类产品成为了外资公募新发的绝对主力,体现了外资“稳中求进”的市场策略。...
总第4278期 作者 |餐饮老板内参内参君 新一轮出海热, “烧”到了美国 餐饮出海的“弦”,拉得更紧了。 今年以来,几乎每月都有餐饮品牌落地美国的消息传来。仅上半年,就有10多家餐饮企业先后在美...
只有进行产品差异化和深度本土化,建立独立于创始人的核心价值,出海这条路,才能真正迈出去。 作者 :珞珈山人 来源:派代(ID: paidaiwang ) 在经济复苏的浪潮中,中国化妆品行业展现出惊人...
百年未有的全球大变局下,全球化企业必须积极应对市场变化。作为中国品牌出海的老大哥,TCL也给出了自己的解题思路。 6月24日至26日,世界经济论坛第十六届新领军者年会(夏季达沃斯论坛)举行。在此期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