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点速览
芯原股份刚刚扔出了一份亮眼的Q3经营数据预告,各项指标几乎全面超出预期。对于那些仍在用“半导体IP第一股”的旧标签审视这家公司的投资者来说,这份数据无疑是一次强有力的提醒:芯原的增长引擎已经切换,AI ASIC(人工智能专用芯片)的叙事正在被数据兑现。
营收与利润:冰火两重天后的绝地反击
最引人注目的数据是营收。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预计实现营业收入12.84亿元,这不仅是公司单季度的历史新高,更实现了环比119.74%和同比78.77%的惊人增长。
这与公司上半年的表现形成了鲜明对比。根据背景资料,芯原股份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亏损扩大至3.2亿元,第二季度营收甚至同比下滑4.8%。然而,仅仅一个季度后,公司就上演了绝地反击。这种巨大的预期差背后,是其业务结构的质变。
公告明确指出,增长主要受“一站式芯片定制业务”带动。具体来看:
数据清晰地表明,芯原的商业模式重心已从收取前期IP授权费,成功转向了提供从设计到量产的全流程服务,而后者的市场空间和收入体量显然要大得多。同时,公告提到“第三季度单季度亏损同比、环比均实现大幅收窄”,这意味着营收的爆发式增长正在有效摊薄各项成本,规模效应开始显现,市场期待的盈利拐点可能比预想的更早到来。
增长的燃料:AI订单与高确定性在手订单
如果说Q3的营收是已经点燃的火焰,那么公司手里的订单就是源源不断的燃料。
数据显示,芯原Q3新签订单高达15.93亿元,同比增长145.80%。更关键的是,其中与AI算力相关的订单占比高达约65%。这直接印证了市场此前关于公司深度参与AI芯片设计的传闻,也坐实了其“AI ASIC龙头”的新身份。
截至2025年第三季度末,公司在手订单总额已攀升至32.86亿元的历史新高,并且已经连续八个季度保持增长。这其中有几个细节值得投资者高度关注:
订单结构:在手订单中,一站式芯片定制业务占比接近90%,这与Q3收入结构的变化完全吻合,进一步强化了公司业务转型的逻辑。
转化预期:公司预计在手订单中约80%将在一年内转化为收入。这意味着未来四个季度的营收增长拥有了极高的能见度和确定性。简单测算,这部分待转化订单金额就超过26亿元,为后续业绩持续高增长提供了有力保障。
核心逻辑与预期差
芯原股份的核心发展逻辑已经非常清晰:利用其在半导体IP领域积累的深厚技术(尤其是在图形、视频、AI处理器IP方面),切入市场空间更广阔的ASIC定制赛道,并成功抓住了AI爆发带来的巨大机遇。
本次财报最大的预期差在于:
总而言之,芯原股份这份Q3经营数据预告,不仅展示了惊人的增长速度,更重要的是,它用扎实的数据验证了公司向AI ASIC龙头转型的核心战略。过去几个季度的亏损和投入,正在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收入和订单。接下来,市场的目光将聚焦于公司如何将这创纪录的在手订单高效地转化为利润,以及其在5nm/4nm等更先进制程上的项目进展。如果这一势头得以延续,芯原股份的价值重估之路或许才刚刚开始。
还未能盈利 目前,上市公司直接持有芯来科技2.9930%股权,本次交易完成后,芯来科技将成为上市公司的全资子公司。 据悉,芯来科技成立于2018年,主营业务为提供集成电路产品所需的半导体IP设计、授权...
富凯摘要:在手订单创历史新高,并购补全全栈IP布局。 作者|欧文 9月12日,因收购资产停牌的芯原股份复牌首日大涨,开盘报165.77元,涨幅8.35%。随后一路上攻,快速收获20cm涨停,截至收盘该...
连亏两年半、年内股价却翻两倍的芯原股份(688521.SH),拟筹划重磅收购。 8月28日晚间,芯原股份发布公告称,公司正在筹划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芯来智融半导体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下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