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汽车频频上热搜,智驾“祛魅”不“祛势”

客服微996438433个月前财经知识86

小米汽车又一次被推上风口浪尖。

近日,多位车主在社交平台吐槽小米汽车,“买Ultra就是为了那1548匹马力,结果一脚油门被锁了900匹?”

另有博主用鼓风机实测发现,宣称“高效导流”的挖孔设计竟连一张纸巾都吹不动。网友戏称:“花4.2万等几个月,结果买了个装饰品?”

5月7日深夜,小米汽车就上述问题在《关于大家关心问题的回答》中发文回应并表示致歉,再度登上热搜第一。

小米汽车频频上热搜,智驾“祛魅”不“祛势”__小米汽车频频上热搜,智驾“祛魅”不“祛势”

“热锅”上的小米

真的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3月29日,小米汽车引发了一场全网关注的事故。三名年轻女性驾驶小米SU7在高速公路发生严重撞车不幸遇难。对于这起事故,小米官方回应表示,事故发生前车辆处于NOA智能辅助驾驶状态,以116km/h时速持续行驶。事发路段因施工修缮,用路障封闭自车道、改道至逆向车道。

上述事情发生不到两个星期,#网传SU7撞2人后起火焚毁#的词条登上微博热搜位置。据网友爆料称,在广东徐闻有一辆小米SU7撞到两少年后逃逸,汽车后续还发生起火情况。与此同时,还有多段关于现场的视频在网络平台流传开。

此次道歉事件的导火索是小米SU7 Ultra的两次争议:一是车机系统更新后锁住半数马力,用户需“刷赛道成绩”才能解锁性能;二是被车主实测“打脸”的碳纤维双风道前舱盖功能存疑。

不少车主直言,性能本是SU7 Ultra的核心卖点,如今却像“被套上缰绳的野马”,官方未经沟通的“一刀切”做法,既侵犯了选择权,也削弱了产品价值。面对质疑,小米汽车连夜致歉,承认“沟通不足”,并暂停更新推送,承诺4-8周内推出修复版本。

如果说“排位模式”是功能争议,那么,碳纤维双风道前舱盖的争议则揭开另一层行业疮疤。

车主实测显示,这款选装价4.2万元的部件既无法有效导流,也难以产生下压力,被讽为“最贵装饰品”。

小米回应称:该设计本为复刻原型车造型,满足用户对外观的追求,散热和导流仅是“附加功能”。为平息争议,官方推出限时改配服务(可换回铝制盖)并赠送2万积分补偿,同时强调其1.3kg减重优势及赛道实测表现。

小米的快速改配和补偿背后,折射的是整个行业的困境。新势力车企为追求差异化,将赛道性能包装成核心卖点,种种性能冗余不仅带来安全隐患,更造成社会资源的错配。

在行业分析人士看来,这场风波或许预示着智能汽车竞争的下半场转向。用户要的不再是冰冷的参数堆砌,而是参与产品定义的话语权;车企不能仅靠OTA“打补丁”,而需构建从研发到服务的全周期共治生态。

小米SU7是小米汽车推出的首款车型,该车自去年3月上市就备受市场追捧。去年累计销量为136854辆,超标完成年销量目标。或受事故影响,小米汽车在4月交付量出现下滑,交付超2.8万辆,低于3月的超2.9万辆。

按照规划,小米汽车将于6-7月上市第二款车型——小米YU7,定位中大型轿跑SUV,分为单电机版和双电机版,主要竞争对手是来自特斯拉的Model Y,预计市场定价可能会低于特斯拉Model Y。

“智驾”规则重塑

小米汽车如何“冷静”下来?给智驾祛魅是最好的手段。

5月4日,小米汽车官网的订购页面悄然发生一场“文字革命”——“智驾”二字被彻底抹去,取而代之的是“辅助驾驶”的谨慎表述。

目前,在小米汽车官网订购页面上,小米SU7标准版的“小米智驾Pro”更名为“小米辅助驾驶Pro”,高配版的“小米智驾Max”则升级为“小米端到端辅助驾驶”。在小米官方微博发布的宣传物料中,“小米智驾”的话术也换成了“小米辅助驾驶”。

“智驾”消失背后,既是一场在政策铁幕下的集体求生,也是一场改写行业规则的生死竞速。

4月16日,工信部装备工业一司的一场闭门会议震动行业。这场汇聚60家车企高管的推进会,直接对智能驾驶宣传下达“死刑判决”。

4月21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与中国汽车工程学会联合发布《关于规范驾驶辅助宣传与应用的倡议书》,强调企业需明确系统边界、履行告知义务,并规范功能命名,推动组合驾驶辅助系统在明确责任边界下稳步落地。

4月27日,华为联合十余家车企发布《智能辅助驾驶安全倡议》,强调“营销透明”。

据行业人士观察,新政或将催生三大产业变革:一是测试成本飙升,单个车型虚实融合测试预算从3000万跃升至1.2亿;二是话语权转移,中汽中心等第三方机构掌握技术认证生杀大权;三是用户教育产业化,驾驶培训课程成新车交付标配。有机构预测,2026年智能驾驶宣传合规市场规模将突破50亿,较2024年增长800%。

尽管如此,智能化仍是大势所趋。行业预测显示,2025年乘用车NOA(自动导航辅助驾驶)渗透率将达到20%,与2024年相比近乎翻倍。

同花顺数据显示,目前A股智能汽车板块一共有50只核心概念股。从二级市场表现看,截至5月7日收盘,今年以来涨幅超过30%的个股包括卧龙电驱、中鼎股份、广和通、银轮股份、伯特利、科达利等。

小米汽车频频上热搜,智驾“祛魅”不“祛势”_小米汽车频频上热搜,智驾“祛魅”不“祛势”_

相关文章

YU7风头盖过手机和AI眼镜,雷军可以和马斯克掰手腕了?

YU7风头盖过手机和AI眼镜,雷军可以和马斯克掰手腕了?

小米的发布会已经成为科技消费者的年度盛会。 6月26日晚间,小米汽车旗下首款SUV车型——小米YU7正式上市。新车共推出标准版、Pro、Max三个版本车型,售价分别为25.35万元、27.99万元、...

小米YU7 18小时锁单240000台,北京市赢麻了

小米YU7 18小时锁单240000台,北京市赢麻了

开售18小时,#小米YU7锁单量已突破240000台! 这是一个让人惊掉下巴的数字,很多人都以为,自己多数了一个0。 小米汽车官宣 现在的汽车界,喜欢玩“小定”“大定”的概念。 小米YU7的“锁单...

车主平均33岁,提车等1年?小米YU7热销后,雷军:急用车可以看看小鹏和理想

车主平均33岁,提车等1年?小米YU7热销后,雷军:急用车可以看看小鹏和理想

自6月26日上市以来,小米YU7定单数持续高速增长,在18个小时内已收到24万个定单。“疯长”的定单数字和有限的产能之间,是最高超过一年的提车周期。但动辄几十周的等待时间,也没能完全将后来者挡在门外。...

炸裂!比亚迪、零跑、鸿蒙智行、小鹏……5月销量最新出炉!

炸裂!比亚迪、零跑、鸿蒙智行、小鹏……5月销量最新出炉!

又到了各大新能源汽车品牌晒出月销量成绩单的日子。 据比亚迪今日披露,5月公司新能源车销量为38.25万辆,去年同期为33.18万辆。小米汽车5月交付量超过2.8万辆。另外,多家新势力车企销量不俗,零...

曝买小米汽车强签“霸王条款”:车未下线便遭催尾款,还有人吐槽需“先交钱后验车”

曝买小米汽车强签“霸王条款”:车未下线便遭催尾款,还有人吐槽需“先交钱后验车”

近日,有网友在社交平台爆料称,购买小米汽车时遭遇“车辆未交付却被要求提前支付尾款”的情况,并且若拒绝支付,可能面临订单取消、定金不退的风险。 多名网友称遭遇“先交钱后验车” 笔者注意到,关于小米汽车尾...

小米汽车“自废神功”,深夜两次致歉,1548匹最大马力被锁定

小米汽车“自废神功”,深夜两次致歉,1548匹最大马力被锁定

5月7日深夜,小米汽车官方发布《关于大家关心问题的回答》一文,回应小米SU7Ultra最近引发广泛关注的限制马力和碳纤维双风道前舱盖问题,并两次致歉。#小米汽车#相关话题一度冲上热搜第一。 近日,多名...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客服微信:BT86616点击复制并跳转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