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售18小时,#小米YU7锁单量已突破240000台!
这是一个让人惊掉下巴的数字,很多人都以为,自己多数了一个0。
小米汽车官宣
现在的汽车界,喜欢玩“小定”“大定”的概念。
小米YU7的“锁单”,指的是用户在支付定金后,过了犹豫期没有退定金,车企就会默认用户确定购买,这时工厂就会按照用户的配置进行生产。
由于车子是个性化定制,一旦排产定金不退。
可见,锁单的含金量很高,基本上等同于订单。
开售18小时内锁单量就突破了24万台,表明小米YU7极受市场的欢迎。
在小米YU7热销的拉动下,#小米集团开盘即跳涨8%,股价一度突破61港元,收盘58.95港元,市值攀升至1.53万亿港元。
小米集团股价
作为链主企业,小米股价上涨,带动了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股价上扬。
A股市场,小米汽车电池包供应链体系的电工合金、小米汽车供应商模塑科技、和而泰涨停。富特科技、赛轮轮胎、创新新材、飞龙股份等供应链企业涨幅居前。
激光雷达龙头企业发布微博官宣,小米YU7全系标配自家的激光雷达。
禾赛激光官宣图片
小米YU7,谁是最大赢家?
正解局早在去年的3月,就在《小米汽车火了,北京赌赢了》一文中分析过,北京市成为小米汽车的最大赢家之一。(点击标题即可阅读)
当时的核心观点是,北京市在汽车特别是新能源汽车产业领域逐渐掉队,小米汽车成为“扭转乾坤”的最大希望。 一年多过去了,当时的观点,还成立吗?
再来看看数据。
2024年,北京汽车产量114.5万辆,同比增长13%。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量29.4万辆,同比增长近3倍!
这个增速,在全国中极其罕见。
2015-2024年北京市汽车产量
再看小米汽车,2024年小米汽车交付13.5万辆汽车,据此推测,产量也在13.5万辆左右。
小米汽车的13.5万辆,占到了北京市2024年新能源汽车总产量的近一半,而且与去年相比全是净增量。
3倍增速,小米汽车居功至伟。
综合财报数据推测,2025年1-5月小米新能源汽车产量约为13.2万辆,已接近去年的总产量。
在小米汽车的拉动下,1-5月北京市新能源汽车产量为20.6万辆,同比增长1.5倍,依然保持高增速。
2023年9月,北京市经信局发布了《北京市新能源汽车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3年—2025年)》。
按照计划,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在京产量将超30万辆。
彼时,这个数字看起来难度不小。
现在,已然不成问题了。
小米汽车2025年的产量,必然超过30万辆。
仅小米汽车一家,就能完成北京全市的KPI了。
目前,小米SU7的月销量稳定在2.8万辆左右,小米YU7已经手握24万辆的订单。
小米SU7月销量
可以说,小米汽车能卖多少,取决于能产多少。
随着小米汽车第二工厂的投产,明年的产量有望突破70万辆。
再设想一下,如果明年小米汽车继续投放新车型,产能全部放在北京,后年的产量可能就会突破100万辆。
2024年主要城市新能源汽车产量
参考2024年的城市新能源汽车产量排行榜,100万辆意味着,北京仅靠小米汽车,有望杀进全国前五。
届时,距小米汽车下线第一辆汽车,仅4年时间。
北京,捡到宝了。
小米YU7预定爆了!前日,小米举办发布会,正式发布首款SUV汽车小米YU7。据最新报道,作为小米首款豪华高性能SUV,YU7开放预定仅3分钟,大定就突破20万台,1一小时大定更是突破28.9万台。甚至...
红星资本局5月8日消息,5月7日晚,小米汽车回应近期争议并致歉。 关于小米SU7 Ultra限制马力问题,小米汽车表示,之前推送的更新版本中“排位模式”功能添加了解锁条件,给部分用户带来了困扰,已暂停...
小米汽车又一次被推上风口浪尖。 近日,多位车主在社交平台吐槽小米汽车,“买Ultra就是为了那1548匹马力,结果一脚油门被锁了900匹?” 另有博主用鼓风机实测发现,宣称“高效导流”的挖孔设计竟连一...
5月12日开盘,小米集团-W(1810.HK)盘中一度暴跌近6%,截至下午收盘,跌幅收窄到1.46%,至50.600港元据“TechWire”表示,“罪魁祸首”就是前不久的小米SU7 Ultra“挖孔...
红星资本局5月5日消息,小米汽车近日调整了SU7车辆详情页面的措辞,将“智驾”更名为“辅助驾驶”。 其中,小米SU7标准版搭载的Xiaomi Pilot Pro由“小米智驾Pro”更名为“小米辅助驾驶...
小米的发布会已经成为科技消费者的年度盛会。 6月26日晚间,小米汽车旗下首款SUV车型——小米YU7正式上市。新车共推出标准版、Pro、Max三个版本车型,售价分别为25.35万元、27.99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