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戈系长江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
核心观点:
1.知彼,知己。中美关税迎来缓冲期,市场风险偏好有所修复。这究竟是柳暗花明,还是缓兵之计?若关税只是工具,其目标是否能够实现?若加征预期并未终结,“抢出口”行为是否持续,进而影响我国短期经济及宏观政策应对?
2.美方关税行为具有明显的特朗普个人特征。纵观其过往交易,极限施压缓和后仍可能反复摇摆,抬高综合要价以攫取利益。但这也不仅是个人行为,加征关税、要求他国加大采购,叠加美元贬值,短期或能实现贸易逆差收窄的目标。
3.天下没有免费午餐。美国贸易逆差若持续收窄,对应其金融账户顺差缩小。这意味着美元吸引力还将下降,甚至部分让渡国际货币地位。加上关税引致消费承压,这些都是其调整经济结构的成本。但或将通过减税、放松监管等对冲。
4.展望未来,从先进入关税暂缓期的周边经济体来看,我国出口的阶段性脉冲或也有迹可循。这可能会延缓我国逆周期调控的落地节奏。值得一提的是,纵观各国出口脉冲,多是持续半月左右便回落,背后仍体现外需趋弱的现实。
正文:
中美关税迎来缓冲期,市场风险偏好有所修复。这究竟是柳暗花明,还是缓兵之计?若关税只是工具,其目标是否能够实现?若加征预期并未终结,“抢出口”行为是否持续,进而影响我国短期经济及宏观政策应对?
一、缓兵之计?
美方关税行为具有明显的特朗普个人特征。纵观其过往交易,极限施压缓和后仍可能反复摇摆,抬高综合要价以攫取利益。
图1. “极限施压”之后
根据美国总统特朗普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近日达成的协议,欧盟出口美国的绝大多数产品日后将需缴纳15%的关税,而不是特朗普此前所威胁的30%。尽管欧美爆发贸易战的风险暂得缓解,但欧盟内部对协议的部分条...
据央视新闻报道,当地时间7月30日,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结束为期两天的货币政策会议,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维持在4.25%至4.50%之间不变。这一决定符合市场预期,也是今年美联储货币政策会议连续第...
据央视新闻,美商务部长卢特尼克称8月1日加征关税期限将不再延长。 卢特尼克表示,美国总统特朗普与欧盟谈判的目标是让欧盟为美国出口开放市场,欧洲需要与美国达成协议,也希望与美国达成协议。卢特尼克指出,现...
王涵系兴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 要点 特朗普政府推行的政策,从“关税战”、推动降息到提出“金卡”计划等,表面上呈现出零散无序的特征。年初,笔者已梳理特朗普执政以来各项政策的内在...
特朗普政府高级经济顾问哈塞特表示,美联储理事会成员丽莎.库克应在其法律地位受到质疑期间主动休假。 周三据报道,哈塞特在白宫外表示,如果他处于库克的境地,会选择休假,并称这是"体面的做法"。他指出法律允...
芦哲、张佳炜(芦哲系东吴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成员) 核心观点 核心观点:本周特朗普再度威胁对华加征关税引发市场避险交易,美股美铜美油、美债利率、美元指数均下跌,黄金震荡向上。从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