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她发现不止一个房东像她这么努力——在涉及租房的电影影评的页面里,还有“房东直租”的帖子。
“可想而知,这是有多难啊。”
竞争对手多了
为什么这么难?
从业十数年的上海房产中介张建刚直言,租客变少了。他主要负责上海南站,也就是徐汇、闵行交界周边老城区的房屋租赁、买卖。
他说,这个区域的房子大多建于上世纪90年代至千禧年前后,以一室、二室的“老破小”居多;离地铁站距离较近,到静安寺、陆家嘴金融区的通勤时长不超1小时;周围环境安静,租金价格相比市中心便宜。
最近一年以来,接二连三有租客和他说,因为工作的不稳定因素选择退租,决意离开上海,或是换一个生活压力相对小的城市工作生活。
近一两年,张建刚常在新闻看到上海周边的城市如杭州、苏州,都推出了人才引进政策,给租房补贴或是落户奖励。在他看来,上述的新政对居住在上海的部分打工人而言,确有不小的吸引力。
还有部分刚需选择去买房了。他们趁着上海楼市优化政策,叠加房贷利率降低的政策,考虑到租金和房贷相差无几,攒够首付去买新城区的房子。
朴易身边就有这样的例子。有朋友此前因为社保未缴足期,一直租房居住。上海的政策松动后,他和妻子很快就搬离了市区的出租屋,在嘉定新城买了房子。
还有一部分影响因素是,长租公寓以及政府推出的保租房(保障性租赁住房)陆续进入市场。
同策研究院今年3月发布的《2024年上海租赁住房市场年度报告》显示,2024年上海长租公寓项目年累计上市140个项目,集中在浦东、闵行,也就是高莽和徐思露的房子所在地。
该报告提及,2024年2000套以上的保租房项目达到8个。换言之,这一年保租房至少有16000套。
住在高莽房子的租客之所以退租,就是申请到了黄浦区的保租房。离开之前,他还兴奋地对高莽说,那个房子出门就是苏州河,走路20分钟就能到新天地。
作为中介,张建刚的直观感受是,老城区租房的生意变难了。他说,保租房对租客来说当然是个好事,“能够在大致等同(私人房东)的价格上得到更好的租房体验。但也让老城区的租客流失了。”
系统里的成交数量佐证他的感受——往年每个月都能有七八单的成交,今年每一个月两三单成交。
租客减少,房东变得着急。
张建刚记得,今年以来,房东时不时给他发消息,有时是抱怨房子挂牌了这么久,迟迟没有租客。有时是来打听同一区位其他房东的挂牌价。
有些房东熬不住,开始主动降价,争取早日租掉房子。有的甚至放弃找中介,自己在各种社交媒体上发布求租帖。
图源:图虫创意
不过,张建刚说这类情况多数集中在老城区。在上海,也有一些区域租房并不难。比如,陆家嘴金融区附近2公里内的小区房和公寓。他在系统内看到,实际的租房成交价格和往年齐平,甚至有微微上涨。
不断妥协的房东
为了把房子租出去,朴易跟那个退租的年轻租客聊了很多。
对方今年26岁,在互联网企业工作。他坦言,现在租房考虑最多的是,房子要地段好,还要质量好。简单而言,就是希望有全屋智能家居:密码锁、自动窗帘、声控灯光等等,同时还要价格实惠。
退租朴易的房子之前,他已经退租了5300元/月的房子,他相信要找到更便宜,环境、质量更好的房子并不难,“毕竟是我们持币上场,不愁找不到房子”。
朴易想咬咬牙,把房子租金降到4500元。“那是8年前的价格了。”2017年,他在同一个小区有一套一室一厅,那会租金4500元/月,行情很好。
中介说,五月中旬开始看房的人明显变多了,“正常的话,端午前肯定能租掉。”
房子空等好几个月,朴易有点焦虑,他已经把租金预期从5500元降到4500元了,一年下来少了1万多块。
但他说,不敢再想怎么靠租金把日子过得滋润,而是要尽快把房子租出去,用租金抵房贷,以减轻身上的房贷压力。
“4500就4500吧,能租掉就行。”只是,端午假期结束了,他还在等租客上门。
同样期待以租养贷的徐思露依然在等待租客。
抱着上海的房子怎么都不会掉价,买到就是赚到的想法,她在2022年摇号买下这套房子。但因为离上班地点远,卖了又觉得可惜,她选择出租。
她自觉这房子性价比很高:6000元的月租,全新的房子,客厅有一扇大落地窗,精装修,租客能布置的空间很大。
租客依然轻易能挑到刺:周边没有商业中心,离地铁不算近。要地铁通勤的话,还得先骑一段路才能到地铁。
“我还想再等等。”她不想轻易妥协。
图源:图虫创意
高莽终于找到了租客,以7150元的租金,租给了三个在在张江互联网上班的应届生。
“这几个小朋友讨价还价的本事真厉害,要求还挺高。”他说,哪怕是一盏灯太暗了,都要求在搬进去之前换好,“还要求说,如果日后房子有什么问题,房东要及时响应”。
这一次,他应和下来。
他说,如今的租房江湖,生存法则很简单:把租客当甲方,用性价比来获客。“能收到钱的,才算是房东。”
(应采访对象要求,文中的人物均为化名)
“CPU(中央处理器)现在是一天一个价格。”4月18日,广州某电脑城内,一名经销商一边嘟囔着,一边盯着手机屏幕滚动的信息给顾客报价,商场广播里重复播报着“欢迎广交会客商光临……” 同一天,英伟达(NV...
来源:快刀财经(ID:kuaidaocaijing) 今年五一期间,车水马龙的港珠澳大桥日车流量达到了2.7万次,创出了历史新高,但让人惊讶的是,在公路口岸停车场,密密麻麻的车辆来去有序。 在这座被誉...
泡泡玛特投资人浮盈8倍“套现”离场 作者 | 于婞 编辑丨武丽娟 来源 | 野马财经 “中国潮玩第一股”泡泡玛特(9992.HK)正处于股价的历史高位,然而最近一周,却连续三次被大股东减持,减持股份...
港交所披露易信息显示,6月27日,弘康人寿以每股1.2068港元价格增持郑州银行H股1600万股,总金额为1930.88万港元。增持后,持股比例占据其H股的5.55%,触发举牌。 6月30日,弘康人寿...
一颗外形酷似胶囊的医用内窥镜里,藏着一颗小小的电池。患者服下它后,这颗胶囊便化身“微型摄像机”在消化道内游走; 医生通过它实时传输的画面,能清晰观察到消化道内壁的影像。仅需3小时,一次无痛肠镜检查就能...
近日雅鲁藏布江水电站工程开工,水资源“威胁论”又开始甚嚣尘上,而且,极力渲染这种论调的并非印度,而是我们自己。 可叹啊! 为了西藏当地的民生和中国清洁能源的发展,我们在雅鲁藏布江上建个水电站,下游的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