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 “简七读财” ,发送消息“ 理财小工具 ”
免费领取“40个赚钱工具资源包”
晚上好~
现在是7月,看了眼,全球股市几乎都创下新高。
而就在不久前的4月,一场突如其来的关税「黑天鹅」席卷全球,全球股市几天内大跌10%。
一些小伙伴惊慌之下,卖出了极简投资。
如今极简又新高了(截至7月11日,累计收益131%)。有朋友回头来问:还能买吗?
图源:且慢app-简慢组合
注:简慢是在极简投资思路上升级的投顾组合
今天,换个角度聊聊这个话题,并且给你一个实操、可上手的投资方案。
*风险提示:本文所提及的指数/策略,仅为示例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请务必将投资决策权,牢牢把握在自己手中~
01 你为什么拿不住?
很多朋友拿不住极简,以为是自己不懂市场,其实更大的可能,是没意识到自己到底为什么投资。
巴菲特在2012年的股东信,重新定义了投资:
投资是把现有的购买力移转到一个投资项目上,然后预期在未来能够有更大的购买力。
更简单的说法是:牺牲现有的消费机会,换取将来更好的消费能力。
一个经典的投资场景,是养老。
当我们老了,除了养老金之外,很难获取其他的主动收入,这时就得靠年轻时攒钱、投资,转移一部分购买力给未来。
想清楚这一点,你就不容易被短期涨跌影响了——
一方面,我们也不必为了攒钱,年轻时过度省吃俭用。
年轻世代的消费,也是对自己眼界、经历、社交圈的一笔投资。等年纪大了,再去体验,效果是完全不同的。
另一方面,也要在解决日常开支后,用闲钱进行财务投资,让未来的自己、家庭过上体面的生活。
02 普通人的最优选择:指数基金
有了长期投资的意识,下一个问题是,买什么?
巴菲特在这篇文章里,对三类资产展开了讨论。
第一类是现金类资产,比如定期存款。
很多人认为现金很安全,巴菲特却觉得现金很危险,因为通胀是常态。
比如过去30年,美元购买力减少了50%,根本达不到购买力的保值需求。
图源:FRED-消费者美元购买力
第二类是不生息的资产,典型如黄金。
他说,黄金在恐惧的高峰期最受欢迎。但从购买力的角度看,这种(从众的)心理安慰代价是高昂的:
今天买下10克的黄金,100年后还是10克,不会变多。
第三类资产,是对生产性资产的投资,包括企业、农场或房地产,也是巴菲特最钟爱的类别。
这些公司就好像「奶牛」,源源不断生产「牛奶」。它们的价值并不取决于货币价值,而是取决于产出牛奶的能力。
如果想要跟随股神的脚步,那要买啥股票呢?什么时候买,什么时候卖?
巴菲特反复提到,最适合普通人的是指数基金。
指数基金,就是用一套规则来选股,定期调仓。这套规则,已经解决了「买点」和「卖点」的问题:
当一家公司产品受欢迎,市值慢慢增长,就会被纳入指数;要是失势,竞争不过其他家,股价下跌,市值减小,就会被指数淘汰。
50年前,引领标普500的,还是IBM、施乐;如今排在前列的,已经换成了英伟达、苹果为首的科技新贵们。
图源:personalfinanceclub
A股的换血,同样反应时代更迭,2015年牛市,沪深300成分股被券商股「承包」;现在前十名里,制造业、消费品、金融股百花齐放,均衡不少。
03 极简投资的表现
极简投资,80%的资金正是投向了中美两国指数,理由是看好这两个全球最大的经济体,未来可以做大做强。(剩下的20%投向债券)
从结果看,这个简单的逻辑,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过去十年年化收益率达到7%+。
当然,回报是有波动的(最大/最小年化收益差异大),不过单笔投资时间越长呢,收益率越会趋近平均值。
如果你觉得5年太短,参考历史更长的美股,单笔投资20年以上没有亏损;30年以上,年化收益稳定在5%+。
本周股指集体调整,沪深两市股票型ETF和跨境型ETF合计净流入约128亿元。 从行业主题上看,证券、化工、电池等ETF被资金看好,而芯片相关ETF被资金抛售。 逾百亿元资金借道ETF进场 本周沪深两市...
国庆节前,铜价因大幅上涨“火出圈”。节后,铜价又将如何演绎? 节前最后一个交易日(9月30日),铜现货和期货价格大涨,其中沪铜期货主力合约创出自去年5月31日以来的阶段新高,达到83820元/吨,A股...
截至5月27日收盘,A股36只银行股飘红。 杭州银行、民生银行等盘中创下股价60日新高。《国际金融报》记者注意到,26家A股上市银行近12个月股息率超5%,更有机构逼近10%。此外,股价走强也触发了可...
巴菲特在今年5月份的伯克希尔哈撒韦股东大会上,明确了自己将会在今年年底退休,巴菲特的接班人格雷格·阿贝尔将会在明年1月1日开始成为伯克希尔哈撒韦的CEO。 自从巴菲特宣布自己的退休消息之后,巴菲特旗...
每个季度我们都会整理此前深度覆盖的基金经理持仓数据。 研究这些基金经理的持仓不仅仅便于 “抄作业”,也是我们判断市场方向的重要参照。 不过,分析基金经理的持仓不是简单的罗列数据。 手把手教你分析基金...
近期,上证指数终于站稳3500点,两市成交额也悄然放量,牛市的乐观情绪再度升温。然而,许多投资者却陷入"指数狂欢,账户冷清"的尴尬:大盘指数一路高歌,个人收益却步履蹒跚,甚至出现"赚了指数亏了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