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红利策略正在养老基金Y份额中全面崛起。
券商中国记者注意到,截至今年一季度末,首批纳入个人养老金投资目录的权益类指数基金中,多只红利类产品管理规模跻身前列,展现出显著的资金吸引力。
随着市场风格转向,红利资产凭借稳定分红与抗波动优势,正在逐渐获得养老金资金青睐,从主题配置演变为长期配置的关键一环。
红利类产品“霸榜”,养老Y份额迎新局
2024年12月12日,多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全面实施个人养老金制度的通知》,并于12月15日起推广个人养老金制度至全国。与此同时,首批85只权益类指数基金被纳入个人养老金投资产品目录。
在相关产品运行数月后,截至今年一季度末的数据显示,首批纳入个人养老金投资目录的权益类指数基金中,当前管理规模排名靠前的多为红利类产品,红利资产已经成为养老市场的关注焦点。
具体来看,华泰柏瑞红利低波ETF联接Y以超过1.2亿元的资产净值高居同批产品规模榜首,充分展现了红利策略在养老金长期配置中的吸引力。同时,该产品在一季度实现了7691万元的资产增量,位列同期产品增量排名第一,在同类型个人养老金产品中稳坐领军位置。
资料显示,华泰柏瑞红利低波ETF联接Y成立于2024年12月,由基金经理柳军管理,跟踪中证红利低波动指数,当前重仓股包括成都银行、雅戈尔、兴业银行、沪农商行、南钢股份等。
华泰柏瑞红利低波ETF联接Y的领先表现并非孤例,多只采用了红利策略的权益类指数基金Y份额也在一季度获得资金青睐,管理规模位居前列。数据显示,天弘中证红利低波动100联接Y、创金合信红利低波动Y、易方达中证红利ETF联接Y等产品在一季度持续获得资金流入,截至一季度末,上述几只产品的管理规模均已超过4000万元。
红利资产更受养老资金青睐
近年来,红利资产在个人养老产品中的配置需求不断上升。数据显示,规模排名前十的个人养老金权益类指数基金中,约有一半直接挂钩红利类指数,涵盖红利低波等多个风格。这一趋势背后,反映出养老金投资理念正从博取高收益转向追求稳健回报与低波动。
沪上一位基金评价人士向券商中国记者表示,红利策略聚焦现金流稳定、估值合理的优质企业,兼具防御性与价值属性,能够在市场波动中提供稳定性,深受稳健型资金青睐。特别是在今年一季度,多只红利类Y份额产品实现了规模的明显增长,养老资金正在持续流入该类资产。
在投资端,红利策略也更符合养老金账户“低成本、长周期、可持续”的投资逻辑。分红机制与波动控制能力的自然耦合,使相关产品具备了良好的防御与进攻平衡,成为资金布局中的“确定性选项”。未来,随着市场风格持续演化,红利类产品有望凭借其稳定性和适配性,进一步巩固其在个人养老金产品库中的核心地位。
震荡市中的“确定性选项”
近年来,随着A股市场震荡加剧,红利基金热度不断上升,逐渐成为投资者偏好的热门品类之一。
招商基金指出,红利投资以股息率为核心指标,主要选取现金流充裕、分红比例高的上市公司股票,涵盖银行、煤炭、钢铁、石油化工等行业。与其他权益类产品相比,红利基金在特定市场环境下更具稳定的分红特征,有助于增强投资组合的回报可预期性。
招商基金表示,红利策略所覆盖的标的多集中在成熟行业,如公用事业、消费与金融等,这些企业的盈利相对稳健。在市场波动加剧时,红利基金的净值波动相对较小,具有一定的抗跌能力。对于希望在震荡行情中获得稳定现金流保障、追求稳健收益的投资者而言,红利型基金提供了兼顾防御性与回报能力的配置选择。
东证资管则进一步分析称,无论是海外还是国内市场,红利策略都是相对长期较高性价比的策略。回看美国、英国、德国和日本四个国家的历史表现,红利和成长两种风格的相对优势在低利率环境中可能存在一定分化,但低利率环境下两种风格的绝对收益都表现良好,且两者在低利率环境下的收益表现都比高利率环境更好。
展望2025年,东证资管判断,低利率仍将是市场的宏观主基调。在此背景下,固定收益资产的收益率相对偏低,红利资产具有4%~5%左右的股息率更具优势,或能成为稳健型资金的替代选择,对于长期机构资金仍然具备持续的吸引力。
刚过去的交易周(7月14日至7月18日),A股实现连续4周上涨,“慢牛”趋势进一步显露。个股方面,超3100家本周累计上涨。 当下,市场涨到了什么位置? Wind数据显示,周K线来看,沪指已运行至去年...
新媒体编辑丨实习生 张一珂 自2021年证监会、交易商协会逐步取消债券发行环节的强制评级要求后,去年已是我国债券市场无强制评级的第三年。 近日,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披露了11家信用评级机构2024...
文/刘博团队 昨天(5月12日),中美发布了瑞士谈判的联合声明,被市场理解为超预期,人民币计价资产(尤其是港股)大涨。 那么,按照目前双方达成的协议,未来90天实际执行的关税税率是多少? 由于官方没有...
斑马消费 陈晓京 上周五,紫燕食品参投的重庆荣昌天香创投基金,顺利完成私募投资基金备案,其在股权投资领域再落一子。 更大的手笔,发生在上个月,公司通过子公司斥资不超过3500万美元,认购绿茶集团公开发...
大尺寸LCD面板量价齐升,行业竞争格局持续改善,国产厂商市场份额不断提升。与此同时,中国面板厂商OLED出货量也超过韩系厂商。受其影响,京东方、TCL科技半导体显示业务重回增长,业绩扭亏为盈,维信诺、...
中国商报(记者 马嘉)资本市场对创新药的追捧仍在继续。数据显示,6月10日收盘,A股市场上,创新药指数单日涨幅超过4%,近15只概念股涨停或涨超10%。港股创新药ETF从年初至今涨幅已超过60%。 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