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王战新
没想到,医院也会有“穷到揭不开锅”的一天。
近日,成都西部中西医结合医院宣告破产清算。这座占地面积60余亩、拥有1000多张床位、注册资本1.49亿元的大医院,曾经是西南地区的“明星医院”,如今却成了四川医疗圈的“一块伤疤”:负债超2.28亿,员工讨薪无门,患者投诉成山。
大医院都如此,中小医院更不必说。在全国企业破产重整案件信息网上,与医院有关的破产案件已达2915多条,而2024上半年和2025年上半年分别只有304条和430条。
据《财新国际》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全国公立医院亏损面已超过60%,形势严峻。医生讨薪、护士罢工的事件,屡有发生。
为什么看起来坐着收钱、看起来最稳的医院,会亏损到这个份上?
背后其实是时代的大变局。
上到北上广深,下到十八线小县城,都出现了因资金短缺而濒临倒闭的医院。
2024年刚开年,鲁西南医院员工聚集维权,院长周红生嘶哑着说,全体员工已经 8 个月未发工资,我只能自今日起开始绝食,以减少自己对欠薪员工的愧疚之心。
最终,因债权人失联、债务重组无望,负债超12亿元的鲁西南医院最终走向破产清算,无力回天。
今年以来,民营医院关停消息层出不穷。
1月:重庆全域肿瘤医院因资不抵债启动破产清算,132名员工被集体解约。 2月:累计投资20余亿元的唐山南湖医院突然宣布全面停诊,1400名员工开始办理离职手续。 3月:配备美国GE高端医疗设备的北京麦瑞骨科医院拟进行破产清算。 4月:始建于1992年的潍坊潍医肿瘤医院宣布破产。 5月:由五星级酒店改造而成的新长安妇产医院,面向社会公开招募重整投资人。 6月:成都民生福音耳鼻喉专科医院有限公司被申请破产。 7月:榆树华正眼科医院申请破产清算,合计欠债1.26亿元。 8月:中高端妇儿品牌医院(黄石锦欣妇产医院有限公司)申请破产。
不只民营医院,公立医院的资金压力也越来越大。
2009年我国政府办医院负债总额3687.28亿元,资产负债率为32%,2021年政府办医院负债总额增至19150.69亿元,增长419.37%,资产负债率达45.10%。
个别公立医院(如乐山市第四人民医院、嘉应学院医学院附属医院)甚至因资不抵债而被迫停业。
当前形势下,除了少数三甲医院,大部分医院都在为钱而发愁。
为什么医院绷不住了?
主要是过去几十年的疯狂扩张,导致总体过剩,很多医院都出现人员过剩、床位过剩、设备过剩、资源空转等问题。
数据显示,中国医院行政后勤人员占比普遍在25%~45%,远超欧美国家5%的水平。
2023年末,中国医疗机构床位总数已达1017.4万张,每千人口医疗床位数为7.23张,是欧美国家的2-3倍。床位的使用情况极不均衡,三甲医院一床难求,中小医院则出现了患者不够、床位过剩的状况。一些小医院为了骗取医保,甚至把乡镇敬老院的健康老人拉过来住院。
新冠疫情的爆发和医疗改革的推进,则彻底引爆了一些中小医院的财务危机。
新医改实行药品及耗材零加成制度,切断了医院原来通过药品和耗材获得的加成收入。再加上这几年国家对“骗保”的打击力度超前,部分医院通过拉人住院、伪造病例、虚开药品的方式从国家医保基金牟利的做法行不通了。
债务越积越多,运营成本越来越高,实际收入越来越低,多重debuff叠加下,很多医院根本扛不住。
内忧外困下,巨大的连锁反应正在发生。
7月17日,国家卫健委发布《关于印发医养结合示范项目工作方案(2025 年版)的通知》,其中明确提出,引导支持部分二级及以下医疗卫生机构转型为康复医院、护理院,引导支持县区级医疗卫生机构延伸开展医养结合服务。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速,照料老年人的需求持续上升,这也是医院转型的方向。
还有不少医院刀刃向内,大搞裁员降薪。
6月12日,知名医学网站“华医网”发布了《医疗人才2024年薪资及就业调研报告》。参与调研的近3万名医务人员2024年薪酬下降的占比高达57.9%,相较去年已发布调研报告中“37%的医务人员薪酬下降”增加了20个百分点,薪酬下降呈扩大趋势。
报告显示,二三级医院降薪人员占比超过一级医院,且主要来自于绩效奖金的降低;公立医院降薪人员占比超过民营医院。
与医务人员相比,医院的行政后勤人员面临的压力更大。
4月13日,有网友爆料,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开始裁员,主要集中在行政后勤岗位,“清退了近30%的后勤人员,连院长秘书都被分流到导诊台”。
当大大小小的医院陷入财务困境时,医生、护士和医院工作人员都难免受到波及。
与欧美相比,中国医护人员的待遇一直都不算高。
20世纪国家不富裕,医疗补助少,医生护士的工资待遇低到离谱。现在医护人员收入有所上升,但工作量增长得更快,很多人身心俱疲。
这几年,医护人员没以前那么累了,但工作稳定性“崩了”,不仅工资待遇越来越低,晋升渠道还越来越窄(像董某莹这样的“二代”越来越多)。
很多医生调侃,“劝人学医、天打雷劈”。
2025年高考,临床医学录取分数大幅降低。广东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在广东省内的投档最低位次从去年的71522降至今年的93155,降幅超过2万位。
高材生逃离临床医学,是值得我们警惕的社会信号。
当“白大褂”的光环褪色为“劝退”的警示,当无影灯下最需要的身影开始流失,每个人的生命防线,又将何处安放?
“可复美的重组胶原蛋白产品竟检测不到重组胶原”?市值超800亿港元的巨子生物(02367.HK),近日遭到有着43万粉丝的微博博主“大嘴博士”的公开质疑。 可复美于24日深夜回应称,这是不实指控,检测...
微成都报道本周,多家上市川企密集发布2024年年报和一季度业绩预告:新乳业连续5年利润双位数增长,今年一季度净利润预计大幅增长48.46%;锂矿巨头天齐锂业一季度预计扭亏为盈,预盈至少8200万元。...
媒体报道,苹果公司计划在明年年底推出智能眼镜,但该公司目前已暂停开发配备内置摄像头、可分析周围环境的智能手表项目。 将与Meta眼镜竞争,目标2026年推出 知情人士对媒体透露,苹果工程师正加快推进这...
读书介绍: 赫尔默既在职业生涯中一直受益于从动态战略力量研究中获得的对商业价值的理解,由此开发出完整战略工具包,其中就包括7种战略力量:规模经济、网络效应、反定位、转换成本、品牌效应、垄断性资源和流程...
不久前,宁德时代成功在港上市,成为继快手之后香港市场规模最大的上市项目,同时还有望成为2025年全球最大IPO。 早在2016年,国投系基金领投宁德时代早期轮融资,长期陪伴其发展,见证了这家公司成长为...
据悦刻(RLX Technology Inc.)所发布公告,其 2024 年年报详细披露了公司的财务状况、业务运营、风险因素等关键信息。这一年,悦刻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与严格的监管政策下砥砺前行,其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