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菜的话题又火了。
这确实是一个万亿级的赛道,也注定会诞生出一些巨头。在A股市场,有三家巨头“动静”最大,分别是安井食品、三全食品和思念食品。
相对于其他企业,速冻企业的优势在于冷链和加工,能更好地解决标准化和运输中的商品损耗和成本问题,做预制菜可谓得天独厚。
而率先抢占预制菜高地的,是安井食品。
安井的速冻菜肴业务布局较早,2018年就成立了冻品先生,聚焦C端,并在2021年和2022年收购了新宏业、新柳伍,重点发展小龙虾;2022年5月还成立了安井小厨事业部,以B端为主。
三全食品早在2014年就成为7-11等便利店的供应商,生产菜肴便当,但营收规模并不大。直到2020年预制菜爆火时才大举进军,2022年4月推出了微波炒饭等产品。
但对三全而言,预制菜不仅是新风口,还是一场不能输的战斗。
速冻食品中,速冻米面集中度最高,仅三全、思念和湾仔码头3家就占据了超60%的市场份额,市场也接近饱和。据太平洋证券数据,预计2022到2025年市场规模复合增速仅5.58%。
预制菜新势力不断,老玩家不断受到挑战。典型的如预制菜第一股味知香和餐饮供应链第一股千味央厨。
其中味知香以肉禽类预制菜为主,SKU数量众多是其一大优势,早在2020年就接近200个,远超同期安井冻品先生、国联水产等品牌。
千味央厨是思念旗下餐饮供应链企业,靠着百胜、肯德基等大客户供应链的信用背书,收获了海底捞、华莱士等多个全国餐饮大客户,逐渐完成了其原始的客户资源积累。
千味央厨布局预制菜,是在2022年12月初,发布了岑夫子等三大C端品牌。
群雄逐鹿的预制菜,还有终端餐饮和上游原料企业两股势力不容忽视。
广州酒家闻名不是自家酒楼,而是早已取代餐饮成为业务扛把子的月饼。
据国元证券数据,2018年至2021年在行业个位数增长情况下,广州酒家的月饼业务营收复合增速达13.58%,超过了同期五芳斋12.38%的增长数据。
除了月饼,广州酒家另外一大“筹码”就是预制菜了。
广州酒家很早便入局了预制菜,主打速冻盆菜、盐焗鸡等粤菜,2010年其速冻食品业务营收1.24亿,营收占比10.85%。到2021年业务营收就达到了8.48亿,营收占比也提升至21.8%。当年业务毛利率为36.18%,远高于安井、三全等。
此外入局预制菜的餐饮企业还有金陵饭店、全聚德等。
对于全聚德,在业绩的强压之下自然也不会错过预制菜这一大风口。2021年10月,全聚德预制菜项目投产,推出了全聚德、川老大、丰泽园3大品牌30个品类。
综合来看,预制菜仍是蓝海赛道,B端和C端都有机会。预制菜比拼的关键是供应链和品牌,当下正是打地基的黄金时刻。但随着竞争白热化,通往预制菜的船票,已经不多了。
免责声明
本文涉及有关上市公司的内容,为作者依据上市公司根据其法定义务公开披露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临时公告、定期报告和官方互动平台等)作出的个人分析与判断;文中的信息或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商业建议,市值观察不对因采纳本文而产生的任何行动承担任何责任。
7月4日,速冻食品龙头安井食品(02648.HK)正式登陆港交所,成为A+H股双重上市企业。 本次全球发售中,安井食品共计发行3999.47万股H股,其中香港公开发售1199.85万股,获44.2倍超...
中访网数据 安井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井食品”)于2025年5月21日以现场结合网络投票方式召开2024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全部10项议案,表决结果均符合法定程序及公司章程规定。 本次...
图源自港交所,安井食品创始人 刘鸣鸣 不过坏消息是,安井食品上市首日破发,股价跌5%,港股市值22.8亿港元。 基石投资者香港景林、上海景林及华泰资本等浮亏。 可见,资本市场对这家食品巨头,少了点...
中访网数据 安井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603345)于2025年5月21日在厦门召开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会议审议通过了10项议案,涉及财务决算、利润分配、担保额度、高管薪酬等核心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