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牛转型“三板斧”
过去几年,乳业终端消费复苏缓慢、原奶价格持续低迷成为全行业需要共同面对的困局。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5年1-6月乳制品产量1433.0万吨,同比下降0.3%,其中6月254.6万吨,同比增长4.1%。不过,7月乳制品供给也同比转降。2025年7月,我国乳制品产量220.6万吨,同比下降3.6%,1-7月为1659.2万吨,同比下降1%。
另据中国价格信息网监测,7月份,全国监测城市鲜奶平均零售价格每斤5.74元,环比持平,同比涨0.7%。其中,袋装鲜奶每斤5.30元,环比持平,同比跌0.4%。盒装鲜奶每斤6.18元,环比持平,同比涨1.6%。全国监测城市奶粉平均零售价格每斤140.65元,环比持平,同比涨4.7%。其中,进口奶粉每斤167.99元,环比涨0.1%,同比涨5.7%;国产奶粉每斤113.31元,环比跌0.2%,同比涨3.4%。
事实上,乳业整体调整并非行业新课题。过去二十多年里,乳业经历了多轮大调整,但毫无例外,调整过后,行业均得到更大的发展,行业龙头的市占率进一步提升。在每一轮转型中,产品创新、渠道升级和精益管理成为以蒙牛为代表乳业龙头的“三板斧”,这一次也不例外。
产品创新方面,蒙牛2025年上半年,推出超百款新品。蒙牛产品可以满足不同年龄人群的多元化需求,覆盖从常温奶到低温酸奶、从鲜奶到冰淇淋,从功能牛奶到婴儿配方奶粉的全品类矩阵。
来源:蒙牛官微
丰富的全品类矩阵是可以保证不同的消费者“喝上奶”的基石。多元的产品既可以让乳企充分试错,也可以让乳企得到更加真实的市场反馈。任何产品在产品调研阶段,不可能完全与市场需求匹配,大多需要后期的不断调整完善,并根据市场反馈动态调整市场所需某一产品的产量。
渠道升级方面,蒙牛坚持“两条腿”走路。一方面,蒙牛精进、优化传统和现代渠道策略,打造“线上网销商、线下经销商”的销售模式;另一方面,加速响应渠道定制品需求,深化会员店、零食量贩、即时零售等增量渠道合作。
精益管理方面,蒙牛通过不断创新商业模式、管理方式和协作形式,为消费者、股东、上下游伙伴等利益相关方持续创造新价值。蒙牛旗舰品牌“特仑苏”成为全球乳业第一大单品,上半年,特仑苏有机系列逆势正增长,尤其是沙漠有机系列上市后表现良好,获得品质消费者的广泛认可。另外,为了打造可持续产业链,蒙牛建成37座绿色工厂。
来源:蒙牛官微
核心管理团队年轻化
从内蒙古大草原上和林格尔草原的一间小厂,到全球乳业十强,蒙牛飞速发展过程中,蒙牛每一次跃迁都镌刻着高管团队的鲜明印记。一代又一代的掌舵者都在不断推动蒙牛的变革,把草原的辽阔写进世界的版图,让蒙牛这头“中国牛”真正长成了“世界牛”。
随着沈新文成为蒙牛新一任CFO,新一代蒙牛核心管理团队成员陆续到位。其中,不少管理层拥有快消品从业经验,以董事长庆立军、总裁高飞以及新上任的CFO沈新文为例,庆立军曾中粮可口可乐,高飞是深耕乳业20余年的蒙牛老将,沈新文也拥有快消领域丰富的实战经验。
消费品最大的卖点就是理解消费者,乳业也不例外。从年龄上说,新一届高管团队更加年轻化,更加容易理解市场主力消费群体的消费需求,可以更好地洞悉长辈、同辈和下一代需求点和痛点。在理解消费者层面,年轻化的高管团队优势会更加明显。
以近年来蒙牛品牌创新层面大力推广的IP联名为例,年轻化的管理团队迅速捕捉到IP在快消品销售层面的巨大价值。消费者在“喝上奶、喝好奶、喝对奶”之外,对牛奶的颜值也提出新要求,牛奶除提供营养价值外,还能提供情绪价值,这对高管团队理解消费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东阿阿胶,喜忧参半。 2025年一季度,东阿阿胶(000423.SZ)营业收入17.19亿元,同比增长18.24%;净利润4.25亿元,同比增长20.25%,延续了此前几年的高增长。 不过,也伴随着隐...
国内AI芯片企业寒武纪(688256)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和净利润大幅增长,但面临市场竞争加剧、客户集中度高、经营现金流为负等压力。 不过其作为国产AI芯片头部企业,在国产算力替代趋势下,仍有望迎来...
普洛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近日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各项财务数据变动引发关注。本文将对关键财务指标深入解读,为投资者提供参考。 营收下滑14.63%,市场拓展或遇挑战 本季度,普洛药业营业收入为27....
三次IPO折戟,四川新荷花中药饮片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荷花”)转战港交所。4月16日,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新荷花再次向资本市场发起冲击,不过这次选择的是港交所。然而,新荷花的上市之路并不顺畅,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