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千禾味业(603027)召开2024年度股东大会。会上,公司管理层直面业绩下滑与舆情风波带来的挑战。
今年3月,有媒体送检包括千禾等品牌在内的13款宣称零添加的酱油,其中千禾御藏本酿380天酱油检测出0.011mg/kg的镉,这是一种可能致癌的有毒元素。由此引发公众对“千禾0”商标与零添加概念的争议,负面舆情迅速发酵。
受此影响,一季度,千禾味业实现营收8.31亿元,同比下滑7.15%,这是近七年来首次出现一季度营收下滑。其中,业绩支柱酱油产品收入5.41亿元,同比下滑4.69%;食醋产品收入1.01亿元,同比下滑10.64%。
股东大会上,千禾味业董事长伍超群坦言,在受到舆情的影响之后,对品牌肯定有伤害,对销量有影响。尤其是,从3月18日到3月28日约10天的时间,千禾产品销售出现相对下滑的情况。伍超群给出一个数据:快消品行业,头部企业品牌受舆情影响之后,大概的恢复期在10至12个月之间。
海天或许是个很好的对照表。
2022年9月,“行业一哥”海天味业遭遇重大舆情危机——国内外海天酱油配料表添加剂“双标”事件。该事件余波持续一两年,2022年、2023年,公司营收增速分别为2.42%、-4.1%,与此前基本保持10%左右的增速形成鲜明对比。
直至2024年,其营收增幅恢复至9.53%,才算彻底宣告走出阴霾。
也是在这一阶段,千禾凭借零添加概念实现业绩逆势增长,2022年、2023年营收增速分别为26%、32%。
而今,二者形势已经完全颠倒,千禾面临着与当年海天类似的困境。
左宇摄
“因为我们从来没有经历过,什么时间能突破起来,坦诚的讲我们也不清楚,只是我们会竭尽全力。当前对千禾来讲,第一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品牌修复,第二仍然是强化开发,第三是销售网点建设。”伍超群如是说。
事实上,千禾自2024年便已开始对渠道端“动刀”。
公司主要采取“经销为主+直销为辅”的双组合销售模式,去年千禾加强对经销商调整优化,全年新增经销商770个,减少了704个,净增66个至3316个。相比2020年—2023年的净增387个、439个、1020个经销商,增速明显放缓。到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经销商总数回落至3282个,净减少34个。
渠道端的调整,在短期内也会加大业绩压力,一季度,公司线上渠道收入同比下滑超12%,线下渠道下滑近6%。
除了品牌受损、内部调整压力,千禾味业还面临外部政策变化带来的挑战。
3月27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市场监管总局发布新修订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 7718-2025),明确规定预包装食品不得使用“不添加”“零添加”等用语对食品配料进行特别强调,这项规定从2027年3月16日开始执行。这对于以“零添加”为核心卖点的千禾来说,是不小的挑战。
不过,伍超群对此持有积极态度。他认为,新规对预包装食品标签标识的进一步规范,填补了行业规范空白,促进了生产者规范标识,将有效杜绝此前市场“零添加”乱象,便于消费者选择。首先这是一件好事,让消费者更加关注配料表,产品简单一点、干净一点。未来,消费者对靠原料自然发酵的产品需求会越来越大。
其表态,千禾味业将争取在今年内,完成对产品新包装、新标签、新宣传的确定工作,以做到完全符合新规标准。
红星资本局7月2日消息,今日,据福建电视台报道,福建厦门牛约堡林后店后厨中有多种食材裸露,多只蟑螂到处爬行。 资料配图 图据视觉中国 该报道称,牛约堡禾祥西路店在多个外卖平台月销量均超1000单,号...
网红店又出事儿了。 今年520,不仅没什么往年大办情人节的热闹气氛,甚至发生了严重的食品安全事件。 安徽亳州蒙城县有一家名为“如花提拉米苏”的流动摊贩,许多于5月20日购买其产品的消费者,在食用后出现...
西贝这家餐厅身上有许多谜团: 比如为什么性价比如此之低的餐厅还没倒闭、为什么3个29元的饺子被骂上热搜后只降价了3块钱、为什么人人都说味道普通却人人都在吃,你偶尔狠下心吃一次还得排队。 路过商场五楼的...
红星资本局注意到,5月12日深夜,五芳斋(603237.SH)在官网发布声明,回应合作品牌方来伊份(603777.SH)“蜜枣粽”产品吃出异物的网络舆情。 资料配图 图据IC Photo 五芳斋表示...
文|恒心 来源|博望财经 知名零食品牌来伊份因一枚“带血创可贴”陷入一场严重的食品安全风波。 2025年5月10日,《澎湃新闻》、《长沙电视台政法频道》等多个媒体报道,江苏一位消费者连续发布两条视频...
作者 |餐饮老板内参内参君 蒙城版“绝命毒师” 网红提拉米苏致200人中毒 从网红到网黑,餐饮摆摊创业造梦王——提拉米苏,发生了“惨案”。 5月20日,安徽省亳州市蒙城县网红摊主“如花家提拉米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