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今年股市最靓的崽,那必须是银行股。
看这走势,一飞冲天~
这也惹得一位网友感慨:
与银行绑得最深的房地产,如今跌得面目全非;
而银行却不受任何影响,屡创新高。
当然,买了银行股的人,也先别高兴得太早。
事关,熟悉的套路又来了——
没错,大家都很熟的高位减持。
就在昨晚,险资巨头中国人寿突然间宣布,计划在未来三个月内减持杭州银行。
并且,减持的股份数还不少,足足5079万股。
按昨天的股价 16.92元/股计算,预计可以套现8.6亿。
更重要的是,这一次减持后,中国人寿将不 再持有杭州银行股份,堪称“清仓式减持 ”。
除了杭州银行以外,近日,齐鲁银行、长沙银行等,也都遭到股东不同程度的减持。
也因此,不少人担心,这会不会是银行股见顶的信号?!
事实上,这不是中国人寿第一次减持杭州银行。
2016年,中国人寿在杭州银行IPO前入股。
经过高送转后,一度持有杭州银行2.85亿股,占普通股总股本的4.80%。
但从2021年开始,中国人寿就一直减持——
2021年,减持5589.43万股,套现8.4亿;
2023年,减持1.19亿股,套现14.3亿;
2024年,减持5930.28万股,套现7.7亿;
三次减持,合共套现了超30亿。
加上第四次减持,再加上历年分红,中国人寿这笔投资, 收益率或超180%。
但问题又来了!
银行股,分红高、股价稳,回报率稳定,一向备受险资这些长期资本青睐。
中国人寿,为什么要选择“清仓”杭州银行?
无独有偶,不久之前,持有杭州银行股权长达20年之久的外资股东澳洲联邦银行,同样选择了清仓式转让杭州银行的股权。
接盘的是新华保险。
咋回事?!
股东异动的背后,是杭州银行不那么令人放心的表现。
首先,从业绩来看,确实在走下坡路。
看,营收增速,近几年一路下滑;
最新的一季报,只剩2.22%的增长,距离负增长一步之遥;
好在,利润增速虽然也是从2021年开始往下掉,但依然维持着两位数的增长;
2024年净利率44.25%,最新一季度的净利率甚至高达60.35%;
不良贷款率也只有0.76%,拨备覆盖率530.07%;
就问还有谁?
但有意思的是,虽然血赚,利润率更是遥遥领先,但杭州银行对自己的股东,似乎不是那么的大方。
看,之前的分红率,基本都维持在25%以下,上市以来平均分红率仅为22.2%,远逊于其他银行。
wind数据统计,杭州银行近12个月的股息率为1.81%,在42家上市银行中排名第39位——
几乎垫底。
也就是说,和其他行业比,杭州银行的投资回报率可能还算可以;
但如果和其他银行比,可能没法比?!
这或许,也是外资、险资最终“清仓”杭州银行的原因之一?
除此之外,频收罚单、高管失联以及房地产不良偏高,也是今年以来,外界对杭州银行主要诟病的点。
不久之前,杭州银行上海分行就刚因 为严重个人贷款违反审慎经营规则,被罚款380万元。
据统计, 2024年,杭州银行共收到来自外汇管理局及金融监管局的5张百万元级别罚单。
而不久之前,杭州银行原行长虞利明突然被传失联,随后银行公告辞职的消息,更是炸翻了整个金融圈。
与此同时,杭州银行不断走高的房地产业不良贷款率,也让外界感到一丝担忧。
截至2024年底,杭州银行房地产业的不良公司贷款已经达到25.06亿,不良率高达6.65%。
这些折射的,都是杭州银行在内控上,存在的风险。
而作为股东,不知道是不是嗅到了,才选择清仓离场?!
城商行优等生杭州银行股权变动,外资股东清仓转让股权,险资大手笔“接盘”,成为大股东。 近日,杭州银行发布公告称,股东协议转让股份已经完成了过户登记,澳洲联邦银行持有的5.45%股权,约3.296亿股已...
来源:密探财经(ID:Spy Finance) 眼见银行存款利息越来越低,比如四大行1年期定存已击穿1%的年利率,与之相比,上市银行的股价却持续飘红,撩人心弦。 当前经济持续低迷,银行股净息差与净利差...
出品|达摩财经 4月28日,杭州银行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报告期内,该行实现营业收入99.78亿元,同比增长2.22%,归母净利润为60.21亿元,同比增长17.3%。 截至一季度末,杭州...
6月25日,杭州银行将召开年度股东大会,多项议案将提交股东大会审议。 除了例行的董事会报告、利润分配方案等议案,杭州银行还有一份议案引发关注,这就是《杭州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财务决算报告及20...
6月9日收盘后,杭州银行连发两条公告,宣布外资股东清仓股份已经完成了过户,同时宣布外籍董事辞任。 财经众议院注意到,这两件事情均发生在6月6日,也就是说,杭州银行外资股东清仓当天,其派出的外籍董事就正...
7月16日,年内涨势如虹的银行股再度迎来大幅回调。截至当日收盘,A股29家上市银行下跌,厦门银行、齐鲁银行跌超2%,贵阳银行、渝农商行跌超1.5%。 前一日,中国人寿拟清仓杭州银行的消息引发了市场的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