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今年股市最靓的崽,那必须是银行股。
看这走势,一飞冲天~
这也惹得一位网友感慨:
与银行绑得最深的房地产,如今跌得面目全非;
而银行却不受任何影响,屡创新高。
当然,买了银行股的人,也先别高兴得太早。
事关,熟悉的套路又来了——
没错,大家都很熟的高位减持。
就在昨晚,险资巨头中国人寿突然间宣布,计划在未来三个月内减持杭州银行。
并且,减持的股份数还不少,足足5079万股。
按昨天的股价 16.92元/股计算,预计可以套现8.6亿。
更重要的是,这一次减持后,中国人寿将不 再持有杭州银行股份,堪称“清仓式减持 ”。
除了杭州银行以外,近日,齐鲁银行、长沙银行等,也都遭到股东不同程度的减持。
也因此,不少人担心,这会不会是银行股见顶的信号?!
事实上,这不是中国人寿第一次减持杭州银行。
2016年,中国人寿在杭州银行IPO前入股。
经过高送转后,一度持有杭州银行2.85亿股,占普通股总股本的4.80%。
但从2021年开始,中国人寿就一直减持——
2021年,减持5589.43万股,套现8.4亿;
2023年,减持1.19亿股,套现14.3亿;
2024年,减持5930.28万股,套现7.7亿;
三次减持,合共套现了超30亿。
加上第四次减持,再加上历年分红,中国人寿这笔投资, 收益率或超180%。
但问题又来了!
银行股,分红高、股价稳,回报率稳定,一向备受险资这些长期资本青睐。
中国人寿,为什么要选择“清仓”杭州银行?
无独有偶,不久之前,持有杭州银行股权长达20年之久的外资股东澳洲联邦银行,同样选择了清仓式转让杭州银行的股权。
接盘的是新华保险。
咋回事?!
股东异动的背后,是杭州银行不那么令人放心的表现。
首先,从业绩来看,确实在走下坡路。
看,营收增速,近几年一路下滑;
最新的一季报,只剩2.22%的增长,距离负增长一步之遥;
好在,利润增速虽然也是从2021年开始往下掉,但依然维持着两位数的增长;
2024年净利率44.25%,最新一季度的净利率甚至高达60.35%;
不良贷款率也只有0.76%,拨备覆盖率530.07%;
就问还有谁?
但有意思的是,虽然血赚,利润率更是遥遥领先,但杭州银行对自己的股东,似乎不是那么的大方。
看,之前的分红率,基本都维持在25%以下,上市以来平均分红率仅为22.2%,远逊于其他银行。
wind数据统计,杭州银行近12个月的股息率为1.81%,在42家上市银行中排名第39位——
几乎垫底。
也就是说,和其他行业比,杭州银行的投资回报率可能还算可以;
但如果和其他银行比,可能没法比?!
这或许,也是外资、险资最终“清仓”杭州银行的原因之一?
除此之外,频收罚单、高管失联以及房地产不良偏高,也是今年以来,外界对杭州银行主要诟病的点。
不久之前,杭州银行上海分行就刚因 为严重个人贷款违反审慎经营规则,被罚款380万元。
据统计, 2024年,杭州银行共收到来自外汇管理局及金融监管局的5张百万元级别罚单。
而不久之前,杭州银行原行长虞利明突然被传失联,随后银行公告辞职的消息,更是炸翻了整个金融圈。
与此同时,杭州银行不断走高的房地产业不良贷款率,也让外界感到一丝担忧。
截至2024年底,杭州银行房地产业的不良公司贷款已经达到25.06亿,不良率高达6.65%。
这些折射的,都是杭州银行在内控上,存在的风险。
而作为股东,不知道是不是嗅到了,才选择清仓离场?!
江南水务近年分红率均超30% 利安人寿本轮增持前夕,江南水务分红刚刚到账。 6月23日,江南水务完成2024年末利润分配,本次年末分红按每股派发现金股利0.11元(含税),共计派发现金红利约1.03亿...
在经过连续两天的上涨后,5月15日银行板块有所回调。 过去一年多时间,尽管市场波动,但银行股依旧坚挺。 以上海银行、浦发银行、成都银行为代表的多家银行股,纷纷创下历史新高。多只权益基金凭借精准重仓银行...
7月9日,银行板块再度震荡走强,中证银行指数一度冲至8467.56点高位,距离2007年高位仅一步之遥。当天,工商银行、农业银行、邮储银行、中信银行、北京银行等多只个股股价再次刷新纪录。 今年以来,银...
A股真强呀、银行真强呀,上周五天量冲高回落,留了个上影线,竞价还被砸盘,大家都觉得银行股该休息了,今天银行照样带着大盘上涨,不服气也得服气。 但我还是觉得银行股大概率要阶段性休息,理由有很多:五大行...
在红利主题基金密集申报、入市的背景下,低配严重叠加基金季度换仓行为,银行股正成为公募高质量选股的热门对象。 资金面、政策面、情绪面和基本面的利好变化,成为基金抓住银行股行情以及银行股估值修复的关键,...
中国人寿退场,新华保险入局 中国人寿即将退出杭州银行股东行列。 据杭州银行7月15日公告,中国人寿拟在公告日起三个交易日后的三个月内,通过集中竞价或大宗交易方式减持其所持该行股份,合计不超过5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