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将于11月5日至10日在上海举办。155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参与,4108家境外企业参展,整体展览面积超过43万平方米,规模再创新高。

在这场全球贸易盛会中,一群特殊的“老朋友”格外引人注目——170家海外企业和27家机构作为八届“全勤生”,从未缺席任何一届进博会。
“中国信心”让进博展台持续扩大
八年来,这些“全勤生”的展台在扩大,投入在增加,合作在深化。他们的进博故事已成为中国持续扩大开放的生动缩影。
“进博会是展示最新创新成果的舞台。”西门子全球执行副总裁肖松表示:作为进博会的“全勤生”,西门子此次将带来10余款以AI驱动的核心产品与解决方案。
拜耳以800平方米的超大展位彰显对中国市场的承诺。拜耳健康消费品中国区总经理何勇表示:"中国市场有着巨大的供应链基础和消费基础。"拜耳带来的多款"全球首秀"产品,正是这份信心的最好证明。
“进博会备受全球瞩目,作为一家植根中国、创新驱动的全球化医药健康产业集团,复星医药一直将进博会作为展示公司全球创新成果与推进业务合作的重要舞台。”复星医药董事长陈玉卿表示,“过去的7年来,复星医药持续借助进博会的溢出效应,实现从‘展品变商品、展商变投资商’的落地转化,推动了多款前沿技术和创新药械产品加速落地中国。”
松下将在第八届进博会上全景呈现从生活空间到公共空间、从家庭到城市的创新解决方案。“据我了解,今年进博会期间,许多日本企业的领导都会访问中国。我经常对日本企业的高管说,百闻不如一见,希望你们亲自来中国观察和体验。”松下控股全球副总裁、集团中国东北亚总代表,兼任中国日本商会会长的本间哲朗说。
展品变商品的全球机遇
本届进博会将展示461项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让中国大市场成为全球创新的试验场、利润场、应用场。
阿斯利康除了将集中展示阿斯利康入华30余年来为中国患者带来的40多款创新药物外,还将在华首展2款肿瘤创新药。据透露,本届进博会,阿斯利康将宣布新的生产扩建计划。今年年初,阿斯利康加码在华布局,宣布25亿美元重大投资。
依视路陆逊梯卡将发布儿童青少年近视管理、成人眼调节力、智能眼镜领域的多款创新成果和合作项目。依视路陆逊梯卡大中华区专业视觉健康总裁林国樑强调:“过去八年间,我们借助其溢出效应,推动‘星趣控’等创新产品在中国市场加速落地。”
美国医疗保健巨头强生将携超过百项创新产品与解决方案亮相本届进博会,其中涵盖十余项首发项目。强生医疗科技中国区总裁周敏涛强调:“进博会是推动医疗创新与合作的重要枢纽。公司从初次参展的新秀成长为根基深厚的资深参与者,累计展示创新成果逾千项。这一持续投入体现了我们对中国医疗健康事业的长期承诺。”
同为“全勤生”的还有新西兰银蕨农场。公司首席执行官丹·博尔顿指出,进博会为展示新西兰优质产品提供了重要机遇,2024年中新双边贸易额突破380亿新西兰元,两国互补性合作为企业开辟了新路径。
溢出效应加倍
进博会不仅帮助外国企业进入中国市场,也为中国与世界各国的贸易合作搭建了桥梁。
作为进博会的老朋友,路易达孚在历届进博会与众多在华合作伙伴签订贸易意向协议,涵盖谷物油籽、棉花、植基配料、消费零售等多个业务板块。今年,路易达孚也将继续谱写合作新篇章,帮助中国合作伙伴寻求多样化的进口来源,优化进口结构,为中国市场安全、可靠、可持续地供应优质农产品和食品。
路易达孚北亚区首席执行官陈嘉渊表示,中国为企业的创新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沃土。得益于中国持续为外资企业提供的良好政策环境,路易达孚对中国市场的未来发展前景充满信心,并将始终致力于在华创造共享价值,实现长期发展。
管涛系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 要点 鉴于不确定不稳定因素依然较多,会议在强调宏观政策“不退坡”的同时也指出要增强灵活性预见性,适时加力。相关部门要继续加强对国内经济金融形...
亚朵又一次陷入争议。 吴典摄 近日,有消费者在社交平台发布了一则视频,称其所入住酒店的房间落地窗从室内看不见外面,却可以从室外清楚看到室内情况,包括床铺、桌椅等布局。 这一设计受到消费者质疑,“如果...
智通财经获悉,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的最新表态彻底浇灭了债券交易员的降息热情。随着央行明确表示不急于启动宽松周期,投资者正重新评估利率政策前景。 上周鲍威尔重申央行将保持观望立场后,交易员迅速调整头寸,将2...
常斌,启承资本创始人&管理合伙人,黑马加速导师。 曾负责京东集团的战略投资,于2016年创办启承资本,专注消费投资,助力新一代消费冠军。已经投资了京东物流、万物新生、十月稻田、锅圈食汇、德尔玛、源氏...
与此同时,游戏行业伴随监管力度加强,前景难料。 2016年、2017年,13000多个版号游戏版号获批。游戏行业大踏步前进,快速扩张的同时也遭受产品同质化等问题困扰。2018年3月,游戏版号审核工作暂...
2025年2月以来,蜜雪集团、古茗狂飙超170%,沪上阿姨上市当日大涨40%。然而,赴美上市的霸王茶姬接近破发,早期在港上市的茶百道、奈雪的茶跌跌不休。 这场冰火两重天的资本大戏背后,究竟是港股次新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