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经济学家:科创将长期支撑中国增长

客服微996438432个月前财经知识48

在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加剧的背景下,亚洲经济仍显韧性。面对挑战,亚洲经济体保持稳健的动力是什么?

近日,牛津经济研究院亚太首席经济学家卢姿蕙在接受南方财经记者专访时指出,今年亚洲多国经济表现亮眼,部分得益于美国关税政策引发的“提前下单”效应,支撑了出口的表现。

她同时强调,“对未来几个季度部分亚洲经济体的增长势头保持相当乐观”,原因在于更多积极因素正陆续显现:一方面,各国政府的支持性政策将陆续落地;另一方面,已有研究表明,亚太区域合作的深化可部分对冲美国保护主义政策的负面冲击,从而缓解全球波动带来的压力。

谈及中国,卢姿蕙认为,提升生产率的关键在于科技进步与创新。凭借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的持续突破,中国经济有望保持长期增长动能。

牛津经济研究院预测_牛津全球发展与展望研究院_

卢姿蕙。资料图

南方财经:近年来,中国正在加快推动科技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如何评价科技创新对中国长期增长的作用?

卢姿蕙:科技创新非常重要。在中国,要提升生产率,核心途径可以是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中国本身拥有庞大的工业基础,制造业大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四分之一。如果能够推动制造业升级,提升工业生产水平,将对中国的长期增长产生深远而积极的影响。

再比如人工智能,以及其他前沿科技的发展,这些领域显然是政府高度关注的重点,并展现出了积极的推动意愿。我们认为这种趋势会持续下去,而且会有越来越多的政府资源投入到这些方向,用来切实增强经济的生产力。因此,在维持经济的长期增长方面,我认为科技创新不仅非常重要,而且很可能是最有前景的解决方案。

南方财经:在中国之外,像印度以及东南亚的一些国家能否保持健康的增长?

卢姿蕙:答案是肯定的。这些经济体在今年剩余时间乃至明年,都有可能维持相对健康的增长势头。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来,除中国以外,许多亚洲经济体表现也都相当不错,尽管美国对亚洲的关税相较其他地区可能来得更高。

其中一个原因是,区域内出口受益于“提前下单”的现象。西方消费者为了应对可能飙涨的关税,开始提前采购更多亚洲商品,以避免未来在这些出口商品上支付更高的关税。这种提前下单的现象实际上支撑了许多亚洲制造商和出口商。

展望未来,预计这种提前下单的影响将逐渐消退,需求可能不会像之前那么强劲。因此经济增长可能会出现轻微放缓,直至今年四季度或明年一季度。但对许多这些经济体来说,积极的一面是政府也在变得更加主动。他们注意到美国关税会带来一些影响,因此正在出台更多支持性措施,这些措施有望缓冲我们在今年下半年可能看到的部分放缓。因此,我们对未来几个季度部分亚洲经济体的增长势头仍相当乐观,包括东盟国家和印度。

南方财经:美国的关税政策给全球供应链带来了压力和不确定性。在这样的环境下,中国和其他亚太国家有哪些优势和机会?

卢姿蕙:好消息是,对于许多亚洲经济体来说,全球供应链高度依赖亚洲。因此,尽管关税高企,如果美国消费者或欧洲消费者需要某种商品,无论是家具、服装还是智能手机,他们仍然可能不得不依赖亚洲,也包括中国,来生产这些商品。因此,亚洲制造在全球供应链中扮演的角色仍然非常重要,尽管由于关税的原因,现在的成本变得更高。

我们认为,不同经济体的关税制度差异将创造出不同的机会。例如,印尼的关税低于越南,这将使印尼制造业更具竞争力。我们认为,这种我们称之为比较优势的现象将开始显现,不同经济体可能会开始在不同出口、不同产品上实现专业化。

另一方面,中国正在向价值链上游发展,转向生产工艺更复杂、附加值更高的产品,这也为东盟和印度一些低附加值产品的制造业和出口商提供了填补空缺的机会。

南方财经:《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等自由贸易协定正在推动亚太经济合作,为供应链优化和长期增长提供支持。区域合作会成为亚太经济持续增长的核心动力吗?

卢姿蕙:我认为,过去几十年我们理解的全球化将会逐渐让位于区域化。正如美国关税开始发挥作用,我们看到亚洲地区的经济体在与其他经济体建立自由贸易协定方面势头明显增强。

例如,《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在促进区域贸易上有非常积极的进展。最近有一项重要的研究指出,如果RCEP成员继续履行他们对彼此的贸易承诺,所有这些经济体实际上可能获得约占GDP2%的额外收益。这实际上足以抵消部分因美国关税上升带来的冲击。

类似这类的研究持续显示,区域合作可以积极抵消美国贸易保护主义政策所带来的一部分负面影响。展望未来,我认为区域双多边贸易将进一步增强,或将更依赖区域间供应链,以抵御全球经贸波动。

南方财经:美联储在9月份降息25个基点,并可能维持继续宽松政策。这将如何影响新兴亚洲市场的资本流动和投资者情绪?

卢姿蕙:市场已经对此有所预期,其影响实际上比我们在6~7个月前预期的要小得多。美联储降息,加上大多数市场参与者预计美国大概率能避免陷入衰退,对亚洲地区的投资者来说,都是非常积极的信号。

美联储此次25个基点的降息比我们在亚洲地区一些央行降息更为鸽派,这将有效缩小该地区经济体与美国之间的利差,这对于推动资本流入亚洲是利好。因此,我认为美联储重新启动降息,对于推动该地区股市上涨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同时,由于美联储降息,我们预计美元在今年剩余时间乃至明年可能适度走弱,令其他货币对美元升值,这也将支持未来投资者情绪的进一步上升。总的来说,从市场角度看,美联储降息有非常大的利好作用。

南方财经:展望未来,亚洲经济体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和风险是什么,哪些国家可能表现更好?

卢姿蕙:我认为,亚洲国家由于长期依赖出口的增长模式,会因关税政策而面临一些挑战,因为外部贸易环境变得更加艰难。但从长期来看,这意味着各国政府将不得不开始考虑区域贸易战略,或者他们可能也会开始考虑向内需转型。

亚洲内部也有一些经济体可能表现良好,因为其在科技领域具有领先地位。我们之前也提到,技术发展和创新将继续成为未来增长的核心动力。

比如,中国和韩国将继续受益于不断推进的技术创新,为长期的增长提供坚实支撑。我们预测到2030年,尽管全球贸易环境仍然充满挑战,亚洲的经济表现仍将优于全球其他地区。

SFC

相关文章

俞敏洪再失干将,东方甄选押新“赌注”

俞敏洪再失干将,东方甄选押新“赌注”

斑马消费 陈碧婷 在流量驱动的直播电商江湖里,东方甄选正经历一场从“人设”到“产品”的迁徙。 11月6日,俞敏洪确认原CEO孙东旭离职,距董宇辉出走仅一年,曾被视为“左膀右臂”的两位核心人物已悉数离场...

赵建:9月月度分析——奋起直追

赵建:9月月度分析——奋起直追

赵建系西京研究院院长 、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成员 核心观点 在全球科技竞争加剧与金融市场结构调整的背景下,AI技术差距、加密资产格局、中美经济韧性及区域市场表现成为影响资产配置趋向的核心变量。从科技...

鲁政委:以研究打通储蓄与创新的任督二脉

鲁政委:以研究打通储蓄与创新的任督二脉

鲁政委系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 由上海报业集团、上海资产管理协会指导、财联社主办的“2025上海全球金融·资管年会”9月26日在上海陆家嘴成功召开。主旨演讲嘉宾之一,兴业研究...

话语权之争,白热化了

话语权之争,白热化了

原创 刘晓博 2025年,全球最耀眼的资产是谁? 如果列举前两名,一定有黄金。 黄金之所以越来越耀眼,是因为我们距离二战结束越来越遥远,很多国家开始对80年前构建的秩序“不服气”,人类大概率再次需要...

黄金价格走势的深度解析:投资者必读指南

黄金价格走势的深度解析:投资者必读指南

在当前经济形势下,黄金作为一种经典的避险资产,其价格波动牵动着全球投资者的心。无论是应对通胀、抵御风险,还是实现财富增值,黄金都是不少投资者的首选。黄金价格并非一成不变,其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时而攀升...

用巴菲特的逻辑分析房产属性

用巴菲特的逻辑分析房产属性

用巴菲特的三类资产构架来分析房产属性,最核心的就是能不能创造价值,收益从哪来。能持续产生现金流,属于生产性资产,值得长期投资;靠别人接盘抬价赚钱,是不创造价值的资产,要警惕;自己用、不产生收益,归属消...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客服微信:BT86616点击复制并跳转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