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造假者终食恶果。近日,证监会对*ST高鸿严重财务造假案开出预罚单,拟对相关责任主体罚款1.6亿元,对配合造假的第三方罚款700万元。
从越博动力到*ST高鸿,对财务造假立体化追责的打击力度持续加大。行政处罚高额罚单毫不手软,刑事移送“应移尽移”,民事索赔诉讼更好地保护投资者利益,立体化、全方位的追责惩戒体系形成闭环,有助于彻底斩断资本市场上的财务造假“毒瘤”。
2015—2021年,*ST高鸿的财务造假长达九年,累计虚增营业收入近199亿元、利润总额超7620万元。与此同时,财务造假还导致*ST高鸿2020年非公开发行股票构成欺诈发行。
监管层重拳出击,以零容忍、立体化追责的强监管姿态,亮剑财务造假“毒瘤”。从预罚单来看,行政处罚方面有两大特点。一是罚得足够重。因涉嫌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深交所将依法启动退市程序,*ST高鸿恐遭强制退市,坚决对害群之马说“不”。
另外,对*ST高鸿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处以1.35亿元罚款。对上市公司的罚款金额属于罕见的高额罚款。对其他责任人处罚金额也均高于以往同类情形,其中,*ST高鸿董事长、时任总经理付景林更是被给予警告,并处以750万元的高额罚款,而且还被10年证券市场禁入。无论是上市公司还是直接责任人,都涉及顶格处罚。
二是配合造假方追责力度进一步加大。南京庆亚贸易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江庆配合造假,被给予警告,并处以700万元罚款,同时被10年证券市场禁入。而在此前的越博动力财务造假案中,证监会首次对配合造假方同步追责,于某、贺某分别被处以200万元、30万元罚款,相比之下,对“帮凶”的处罚大幅加码。
对于财务造假者而言,行政处罚、强制退市并非终点。证监会明确表示,对于可能涉及的犯罪线索,将坚持应移尽移的工作原则,严格按照规定移送公安机关。这意味着*ST高鸿财务造假案中的相关责任方还可能涉及刑事追责。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来上市公司、相关责任人因财务造假被追究刑事责任的案例明显增多。诸如,7月18日,金通灵就曾披露公告称,因涉嫌连续六年财务造假,公司及6名相关责任人因欺诈发行股票罪、违规披露重要信息罪被检察机关提起公诉。
立体化追责少不了民事追责。*ST高鸿财务造假案,还将面临适格投资者的巨额民事索赔,这既是对违法违规者的进一步追责,也是对中小投资者利益的最大化保护。
财务造假是侵蚀市场根基的“毒瘤”,也是监管层一直以来的重点打击对象。行政处罚、刑事追责、民事索赔的立体化追责体系,大幅提高违法成本,进一步震慑了潜在违规者,是净化市场环境、优化市场生态的监管良方。
红星资本局7月14日消息,连续4年财务造假,*ST苏吴(600200.SH)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 7月13日晚间,*ST苏吴发布公告称,收到中国证监会出具的《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公司因连续多年...
近两个月,A股医疗美容服务业上市公司*ST美谷(000615.SZ,下称“奥园美谷”)麻烦接连不断。 近日,证监会官网披露一则行政处罚决定书,涉及奥园美谷股东京汉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京汉控股”)。...
2011年,成立至今,利安人寿的总资产规模扶摇直上,现已突破千亿大关。但背后却是盈利不达标、股权质押及合规问题。更为棘手的是,公司曾于 2022年提出的上市目标,至今仍悬而未决…… 被罚52万 5月...
红星资本局6月28日消息,昨日晚间,福建紫天传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ST紫天”;300280.SZ)披露系列公告显示,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已经福建证监局调查完毕,认定公司2022-202...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青岛市分行公布行政处罚决定信息公示表,青岛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青岛农商银行,002958.SZ)因多项违法违规行为被处以警告及91.2万元罚款。 其违法行为类型包括,提...
连续4年财务造假,*ST苏吴(600200.SH)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 7月13日晚,*ST苏吴发布公告称,收到证监会出具的《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公司被认定连续多年造假,拟被处以1000万元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