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先做药后做医”的布局节奏,正为医药主题基金带来净值提升与切换时机。
今年6、7月份,创新药主题基金开始批量翻倍,使得公募基金的换仓需求加速释放,刺激AI医疗热度的提升。券商中国记者注意到,6月末,多只医疗主题基金、科技主题基金减持甚至清仓创新药,并将减去的仓位替换为AI医疗股票。
8月份以来,伴随着一系列重磅基本面消息与机构资金博弈,AI医疗在股票市场热度明显加速提升,多位明星基金经理判断,今年上半年AI医疗未能受益于创新药行情,考虑到AI医疗板块兼具医药属性与科技属性, AI医疗有望分流资金覆盖,但也须关注主题投资弱化后的风险问题。
AI医疗赛道热度加速接棒
在主题行情轮动的节奏型行情中,尽可能在短时间博取最大收益,已是基金换仓需求的根本出发点。
基金经理在创新药赛道早已赚得盆满钵满,Wind数据显示,截至8月17日,医疗主题基金产品在全市场最高收益率飙升至近150%,在短短8个月内,如此高的收益率,几乎全部来源于“药物”这一细分领域。
以汇添富基金旗下的汇添富香港优势基金为例,其在今年6月末的前十大股票持仓,包括映恩生物、科伦博泰、三生制药、石药集团等,皆为大医疗赛道的药物类公司。长城医药产业精选、易方达全球医药行业等基金,也在十大重仓股选择上同样只安排药物股,这种极致的单押策略,为基金产品带来了超额回报,均在年内实现翻倍收益。
然而,随着大量机构资金流入市场拥抱创新药,被公募抱团的局面已达到一个小高峰,获利筹码的累积与市场主题投资不断轮动,切换需求在创新药翻倍基批量出现后开始强化,细枝末节的策略变化也在大医疗行业悄然出现。
“创新药与AI医疗本质上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长城医药产业精选基金经理梁福睿分析道:“当前创新药已进入成果集中兑现期,从临床数据到管线落地都呈现出明确的突破态势,这种确定性为投资提供了更清晰的业绩爆发锚点;而AI医疗目前更多处于产品力验证与商业化模式探索的早期阶段,虽然想象空间广阔,但短期仍需观察实际落地效果与可持续性。”
多位管理医疗主题产品的基金经理均强调,创新药与AI医疗是医药行业最大的两个新兴主题,创新药成熟在前,AI医疗成熟在后,在医疗新技术、新产品上的布局必须考虑节奏,才能获得最大的收益空间,即“先做药后做医”。
鹏华基金权益投资二部副总经理、基金经理金笑非认为,2025年对创新药领域长期看好,是他目前重仓的方向,但也逐步提高组合的进攻性,作为调仓思路,比如AI医疗。
明星基金减持创新药更换AI医疗
基金经理“先药后医”的布局节奏,在股票市场上已经开始逐步映射,多只医疗行业基金、明星基金在今年6月末减持创新药,并将仓位更换为AI医疗。
进入8月份,AI医疗公司突然在市场上变得异常活跃,大有赶超创新药热度的趋势,创金合信基金旗下QDII产品覆盖的美股AI医疗Tempus AI公司突然强势上攻,这只全球AI医疗巨头在短短两周内累计上涨超30%。
6月末,基金经理在港股市场已提前布局AI医疗股票,头部公募如银华基金、华夏基金、招商基金、富国基金开始纷纷下场锁定筹码,晶泰控股、讯飞时代天使、医疗科技、云知声等纷纷进入重仓股名单。
券商中国记者注意到,截至6月末,银华基金旗下银华医疗健康基金已将AI医疗公司晶泰控股列为第一大重仓股,个股仓位占比超过8%,在8月4日—15日的10个交易日内,晶泰控股股价飙升近65%。
事实上,基金经理正在给AI医疗前所未有的估值定价,平安基金重仓布局的AI医疗公司云顶新耀在2024年的收入仅有7亿元,但市值却接近300亿港元,这体现出基金经理对AI医疗这种新技术、新物种给予较多的估值宽容度。
此外,2024年收入仅约9亿元的云知声,股价在7—8月持续飙涨,市值也一度突破500亿港元。
基金经理也在加速兑现创新药股票筹码,以将仓位切换到AI医疗股票上。
具体来看,截至6月末,万家健康产业基金将创新药龙头股科伦博泰生物卖出,此前该股为基金的第一大重仓股,而今,包括科伦博泰生物、药明康德等药物股已退出前十大股票名单,取而代之的是讯飞医疗科技、晶泰控股,这两只AI医疗股票分列万家健康产业基金的第六大、第五大重仓股。
前海开源基金、华夏基金、惠升基金等也同样加速布局AI医疗,惠升医药混合基金在6月末减持了创新药股票,并大幅度增加AI医疗的仓位,百济神州、信达生物、瀚森制药等药物股从该基金的十大重仓股名单中退出,基金经理则将时代天使、九安医疗等AI医疗公司新纳入重仓名单。
AI医疗下半年补涨行情概率大
进入7月,创新药主题基金收益开始批量翻倍,基金经理对AI医疗接棒和切换的预期大大提升。
长城久嘉创新成长基金经理龙宇飞告诉券商中国记者,AI医疗相关板块今年上半年表现较为乏力。AI医疗的市场认可度和关注度暂时不及创新药,AI医疗板块兼具医药属性与科技属性,但过去几个月未明显体现出与医药板块的联动性。
“随着三四季度来临,AI医疗的投资机会开始明显得到资金关注。”龙宇飞表示,AI医疗赛道内多家公司业绩有望逐步触底回升,这些资金在某一阶段的高低切换过程中,或将分流一些到位置相对较低、未来一两年存在较多变化的公司,AI医疗领域仍有相关标的值得挖掘。
华安医药生物基金经理桑翔宇也认为,AI医疗有望成为2025年的年度投资主题, AI+制药主打“卖铲人”逻辑, AI+医疗是通过诊疗数据变现,实现降本增效和商业逻辑提升,赋能医疗的各个环节。
桑翔宇表示,“互联网大厂+医药公司+头部医院”合作的商业化模式具备竞争优势,在B端利用高质量数据训练出高质量模型,再进一步向C端辐射,可能是未来产业发展演化路径,重点关注有数据的企业,与高能级医院有科室共建、能获取优质数据的企业。
中国商报(记者 马嘉 文/图)“您好,我叫安安,您哪里不舒服?”在2025年服贸会的健康卫生服务专题展区,身穿白大褂、长相可爱的AI医生正在“出诊”。进入“安安”所在的自助诊室静音舱,观众可体验一站式...
王小川,这位头顶“天才少年”光环的清华学霸、搜狗输入法创始人、中国互联网初代技术偶像,正迎来人生中最难啃的硬骨头。 他在2023年创立的百川智能,被称为“大模型六小虎”之一。今年4月,王小川在全员信...
8月12日下午,北京清华科技园赛尔大厦17层——百川智能总部。这里距离王小川曾经奋战多年的搜狐大厦不到80米。但在这80米的距离之外,他向我们呈现出了一个与“搜狗时代”截然不同的形象。 这是王小川20...
DeepSeek、人形机器人“燃爆”了AI与科技赛道,2025年以来,A股的聚光灯总被人工智能、机器人、算力等前沿科技板块占据。 然而,近期以来,AI、机器人等科技赛道波动明显。当市场的目光还在集中科...
美股AI医疗业绩超预期以及股价回升的现象,显著刺激着A股和港股的基金重仓股。 随着关税缓解带来的市场风险偏好拉高,AI医疗板块在美国的强劲反弹,已开始映射到基金重仓股上,美股AI医疗龙头Hims&H...
来源丨时代商业研究院 作者丨陈丽娜 编辑丨郑琳 2025年3月,云知声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云知声”)第三次向香港联交所递交招股书。 早在2020年,云知声曾申报A股科创板IPO,但随后主动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