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娃经济”凉凉?20万学费国际学校倒闭,娃也“烂尾”了

客服微996438432个月前财经知识40

十年前,不少家长攥着“鸡娃能阶层跨越”的信念往前冲。

买学区房时眼睛不眨,报补习班要抢前排,兴趣班从钢琴到舞蹈排满周末,就盼着孩子将来能端上“铁饭碗”、拿高薪。

可如今,期待碎了一地——有的孩子读完研找不着工作,有的海归拿着和国内毕业生差不多的工资,更有甚者,连身心健康都搭了进去。

曾经火到发烫的“鸡娃经济”,如今凉得猝不及防。

PART.01

鸡娃经济“降温”信号

怎么看出拐点已经来了?先看一组扎心的数据,2024年,全国倒闭的教育培训机构超1.2万家,平均每天就有33家关门。

以前北京的培训机构比咖啡店还多,现在走在街上,不少曾挂满“培优”招牌的门店,要么换了老板,要么贴着“转租”告示。

就连曾经被捧为“教育理想国”的国际学校,也扛不住了——深圳厚德学院、北京诺德安达学院这些知名校,说倒就倒,换做以前,这些学校缴20万都不一定有名额,如今家长们预缴的学费都未必能要回来。

_“鸡娃经济”凉凉?20万学费国际学校倒闭,娃也“烂尾”了_“鸡娃经济”凉凉?20万学费国际学校倒闭,娃也“烂尾”了

(2024年上海国际学校学费统计)

就连“鸡娃经济”的重中之重——学区房的“神话”也破了。北京中关村的学区房,2022年还能卖到1200万一套,2025年跌到900万都难出手;全国重点城市的学区房,成交量同比降了52%,价格跌幅普遍超15%。

那些当年为了“一套房换孩子好前程”的家长,曾经花天价购买学区老破小,现在看着缩水的房价,住在逼仄的空间,只剩苦笑。

最最让人揪心的是“烂尾娃”出现了——无数家长们鸡娃过程中投入了大量时间金钱,孩子最后却没拿到预期结果。

官方数据统计,2025年考研人数暴跌了50万,降幅11.4%。很多学生不是不想考,是看清了“读研也未必能找到好工作”的现实。

同时,智联招聘的数据显示,2024年大专生就业率56.6%,比硕博毕业生还高12.2个百分点;普通本科院校的硕博毕业生,Offer获得率仅33.2%,比上年降了17%。郑州甚至出现了“本升专”的魔幻新闻——有些本科生为了好就业,主动降学历去读专科的技术专业。

鸡娃想鸡学历镀金,最后发现“此路不通”,就连“偏门”的路也不好走了。

以前家长觉得“艺考能当明星”,砸钱让孩子学美术、学表演,可2023年各省艺考报名人数降幅最高达40%。

有演员公开说,国内99.5%的演员赚得不如外卖员稳定,连续工作18小时,一年可能就赚几千块。

至于出国留学这条“氪金的捷径”,也成了“亏本买卖”。统计显示,超八成海归回国就业,平均年薪却不足18万,只比国内高校毕业生的14万多一点。要知道,留学一趟动辄花几百万,按这个收入算,回本得十几年,家长当初的“投资梦”,彻底碎了。

PART.01

时代变了,中产醒了

事实上,鸡娃经济的降温,并不是戛然而止的,这是家长们慢慢算清账、看清时代后,主动踩了刹车的结果。

最直接的原因,就是“投入产出比”低到离谱。《中国生育成本报告》显示,全国家庭0-17岁孩子的平均养育成本是48.5万,上海、北京更是突破百万。可2024届本科生毕业半年后,平均月薪才6199元。也就是说,孩子得不吃不喝近7年,才能把养育成本赚回来。

要是再算上鸡娃的额外支出——比如一年几万的补习班、几十万的私立学校学费,这个回本时间还得翻倍。以前家长觉得“多花钱能多铺路”,现在发现“花了钱也未必能铺路”,自然就不想投了。

更深层的原因,是时代变了,鸡娃背后的“阶层跨越逻辑”不成立了。

咱们可以看看隔壁日本的例子。上世纪90年代前,日本经济高速增长,名牌大学毕业生就能拿高薪,家长也疯狂鸡娃,流行“四当五落”——睡4小时能考上好大学,睡5小时就落榜。

可1991年经济泡沫破裂后,企业大规模裁员,大学生就业率从80%跌到55%,鸡娃热潮瞬间凉了,日本后来甚至推行“宽松教育”,不搞成绩排名、不设快慢班。

现在的中国,和当年的日本有点像。70后、80后能靠教育改变命运,不是因为他们比现在的孩子更努力,而是赶上了改革开放的黄金期——GDP年均增速10%-20%,工作岗位多,薪资涨得快,只要肯拼,就能搭上时代红利的快车。

可现在不一样了,我国GDP增速基本稳定在5%左右,那种“靠读书就能轻松阶层跨越”的时代,早过去了。企业招人更看重性价比,不是学历越高越好——互联网大厂不缺高学历员工,金融业降薪后也收缩招聘,普通企业更愿意要能直接上手的技术工,而非“空有学历的应届生”。

对中产家庭来说,鸡娃更是成了“压垮自己的最后一根稻草”。他们大多背着高房贷,要么一人工作养家,要么两人都在“996”,还要挤出钱给孩子报班、买学区房。这“三件套”压得人喘不过气,一旦发现鸡娃换不来回报,最先放弃的就是这些家庭。

更可怕的是,鸡娃还在吞噬孩子的身心健康。2023年我国高中生抑郁检出率40%,初中生30%,连小学生都有10%;2017-2021年,15-24岁青少年的自杀死亡率还在上升,每十万人就有3人轻生。钱没了能再赚,孩子的健康没了,就真的什么都没了。

PART.03

顺应经济规律

鸡娃经济的红利,本质上是“时代红利+焦虑红利”的叠加。过去经济高速增长,家长相信“分数=阶层跨越”,愿意为焦虑买单;现在经济增速放缓,“理性投资”取代“盲目焦虑”,这是不可逆的经济规律。

对教育机构而言,这其实也是一次大洗牌中的涅槃重生。比如新东方的转型启示不是“做直播带货”,而是“不执着于过去的成功路径”。当K12不行了,就去做能落地的技能培训;当高价素质教育不行了,就做性价比高的轻体验;当一次性培训不行了,就做长期服务生态。

核心只有一个:不再“制造焦虑”,而是“解决问题”;不再“赌趋势”,而是“顺规律”。

对于家长而言,与其揪着“鸡娃”不放,不如试着放低预期,把精力转去培养孩子做个普通人该有的健全人格、良好品性,还有硬朗的体魄,毕竟99%的孩子终将平凡地度过这一生。

孩子的人生不是一场“投资游戏”,不需要用“回本”来衡量。让他们能笑着长大,能从容面对生活,比什么都重要。

相关文章

5000亿结存限额下达地方,专家:增加经济大省建设项目,早使用早见效

5000亿结存限额下达地方,专家:增加经济大省建设项目,早使用早见效

今年前三季度,全国GDP达1015036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2%。从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看,消费、投资、出口的贡献率分别为56.6%、18.9%和24.5%。 整体而言,尽管经济增...

美国史上最长停摆面临转机,全球牛市还会持续多久?

美国史上最长停摆面临转机,全球牛市还会持续多久?

自10月份以来,美国的停摆时间长达近40天,成为了美国史上最长的停摆时间。上一次发生停摆的时间点是2018年末,当时的停摆时间长达35天,但时隔7年时间,该停摆时间纪录最终被打破。 自上世纪70年代...

养老最重要的是什么?不是钱,而是这样东西

养老最重要的是什么?不是钱,而是这样东西

养老最重要的是什么?很多人第一个想到的肯定是钱。其实不是钱,而是健康。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有质量的生活才叫养老,没有质量,只能叫活着,甚至说是苟且的活着。实际情况也是这样,如果身体不好,三天两头跑医院...

财经早餐:国内金饰1克已高达1235元;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7.0995

财经早餐:国内金饰1克已高达1235元;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7.0995

使馆发言人:英方有关制裁是没有国际法依据的单边主义行径,损害中国企业正当权益。中方对此坚决反对,已向英方严正交涉。 欧盟拟迫使中企向欧企移交技术,外交部回应 有记者问,欧盟正考虑强制中国公司将其业务转...

管涛:境内外人民币汇率涨跌互现 结汇意愿增强银行结售汇顺差扩大

管涛:境内外人民币汇率涨跌互现 结汇意愿增强银行结售汇顺差扩大

管涛、刘立品(管涛系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 摘 要 9月份,美联储如期启动年内首次降息,美元指数先跌后涨,境内外人民币汇率涨跌互现,“三价”合一趋势加剧,市场预期基本稳...

盘后再发大利好!A股超4600家上涨,民营经济重磅,下周突破3700?

盘后再发大利好!A股超4600家上涨,民营经济重磅,下周突破3700?

就如我昨天分析的那样,昨天跳水更多是技术性调整,今天深证成指、创业板指都反包了,上证指数差一点,但最高也摸到了3700点。量能上,虽然缩了一点,但还是有差不多2.3万亿,技术上暂时没啥瑕疵。 特别是今...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客服微信:BT86616点击复制并跳转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