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丨正经社(ID:zhengjingshe)
(本文约为1000字)
近日,良品铺子因一款“四粒红花生”产品的宣传海报登上热搜。
事件起源于细心网友的发现:在良品铺子电商平台的产品详情页上,画面中饱满的花生果实并非埋藏土中,而是违反常识地悬挂在枝头上,显然与花生的实际生长方式不符,引发了网友们的集体吐槽。
“幸亏小时候种过花生,要不然就信了”、“从设计审核到宣发全都没有常识”……网友们的调侃道破了海报的荒谬。
据更多网友爆料,出错的还不止一张图。另一张图片背景中的花生地被指像玉米地,甚至出现了收割机在收割花生的离谱场景。
见过收割小麦的、收玉米的,收花生用收割机?
面对质疑,良品铺子于8月28日回应称:“由于工作疏忽,在电商平台商品详情页中错误使用了由AI生成的图片素材,从而引发了不必要的误解和讨论”,向所有关心和支持品牌的朋友致以诚挚歉意。
按理说,一个做了快20年的零食品牌,连自家卖的东西长啥样都搞不清,多少有点说不过去。
官方回应说是 “误用了 AI 生成的素材”,这话听着有点甩锅那味。AI是画得离谱,但工作人员也不会审吗?从设计出图到上线宣发,少说也得经过两三道流程吧?难不成所有人都默认 “花生长树上” 是常识?
良品铺子此次踩坑,揭示了AI生成内容在当前商业应用中的普遍隐患。AI生成图片虽然大幅提高了内容生产效率,节省了企业成本,但也带来了新的风险。
正经社分析师也发现,良品铺子并非首个在宣传材料上栽跟头的品牌。类似常识性错误在营销领域并不少见,只是AI的普及让这个问题更加突出。例如,昆明机场AI图广告上,一名女士伸出右手点赞,结果出现了6根手指。
最大的问题在于,AI工具并不具备真正的常识判断能力。它们可能会根据文本描述生成视觉上精美但事实上错误的图像,如果没有专业人士把关,就容易闹出“花生长在树上”这样的笑话。
技术再先进,也不能替代基本的事实核查和专业知识判断。人工审核和专业把关在AI时代依然不可或缺。否则,今天可以是花生上树,明天可能就会出现“水里结瓜”、“天上长萝卜”之类的奇观了。
值得关注的是,良品铺子此次“翻车”正值公司业绩承压时期。
根据2025年半年报,良品铺子上半年营业收入为28.3亿元,同比下降27.2%;归母净利润亏损9355万元,同比下降491.6%。
其还面临控制权风波。8月13日晚间,良品铺子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涉及股权纠纷诉讼,涉案金额升至10.23亿元。
在这种背景下,其更应万般珍惜自己的声誉,避免因类似的低级错误进一步损伤品牌形象和消费者信任。【《正经社》出品】
CEO·首席研究员|曹甲清·责编|唐卫平·编辑|杜海·百进·编务|安安·校对|然然
薛鹤翔、柴玉荣(薛鹤翔系申银万国期货研究所所长、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成员) 内容 8月7日,海关总署公布数据显示,2025年前7个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3.5%。其中,出口增长7.3%;...
中国科技大厂争抢AI人才的烈度不断升级。最近蚂蚁也加入其间,而且一开始就放了大招,直接把国际顶会现场变成了校招宣讲会。 4月24日,为期4天的ICLR 2025(国际学习表征会议)在新加坡开幕。作为...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严跃进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在深铁集团的支持下,今年万科相比于去年显得稳定了许多。而最新的两笔无抵质押借款则体现了深铁集团对万科又迈出进一步。 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柏文喜也...
作者 | 剑书 国家定调,多省出手严打违规吃喝,力度之大史无前例。 体制内正在掀起一股整治违规吃喝的风暴。河南、四川、湖北、云南等省份,都召开了以整治违规吃喝为主题的全省动员部署会,重视程度已拉到顶...
特朗普高高扬起的关税大棒,正成为美国“杀敌八百,自损一千”的经济自残。 自贸易战开打以来,全世界已经开始习惯特朗普“上午放火、下午救火”的反复善变。 但全球金融市场就没好过过,美股一直首当其冲。 先是...
这些现象问题里我的底层逻辑和感受。 全文略长,穿插着项目过程和心态感受。这是一个综合性复盘。 卖咖啡 每个项目都有很多阶段,这个咖啡项目的第一个阶段是从咖啡豆开始的,在我煞有其事地浮现出一个市场空白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