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台,崩了!
截至6月27日收盘,贵州茅台报价1403.09元/股,跌幅1.19%,与年内高点1630.39元相比,跌幅已超10%;最新总市值 1.76万亿,与5月中旬2.05万亿元相比,40多天时间已蒸发近3000亿元。
消费市场上,茅台酒的价格也持续下滑。
6月27日,“今日酒价”公众号披露的批发参考价显示,2025年飞天茅台原箱报1870元/瓶;2025年飞天茅台散瓶报1800元/瓶。2024年飞天茅台原箱报1910元/瓶;2024年飞天茅台散瓶报1850元/瓶。此前两日已连续低于1800元/瓶。
而在本月初,2025年飞天茅台原箱、散瓶的价格均在2000元以上,分别为2120元/瓶、2050元/瓶。
那么,谁在杀死茅台?
茅台的三大“敌人”
在行业人士看来,飞天茅台价格失守背后,主要有三大因素:
一是库存堰塞湖决堤。目前,茅台的社会流通库存、基酒库存以及新增产能合计约7亿—8亿瓶,四舍五入之下,每个中国家庭可以分到近2瓶茅台酒。这座“库存大山”压得整个渠道喘不过气。
二是消费断代危机。有人说,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茅台,白酒属于上一代人的奢侈品。当新生代成为主流消费群体之后,他们的消费思维跟消费行为,一直在倒逼整个产业端以及渠道端进行创新升级。最终导致茅台的价值回归平庸。
其三,金融属性消散。行业一般认为,奠定茅台金融属性的要素包括:稀缺、流通与抗周期。但茅台具备金融属性的前提,是消费者对茅台酒的需求保持稳定增长,这取决于人均收入持续提高以及消费升级。而如今茅台价格一路下跌,越囤越亏。
此外,来自政策面的影响也不容小觑。
2025年5月18日,中央修订发布相关规定,明确涉及公务员工作餐不得上白酒等酒类饮品。修订的《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规定,公务接待工作餐不得提供香烟,不得上任何酒类(包括私人自带酒水)。
禁酒令的严格执行,使得市场对于白酒未来消费预期发生巨大转变,也加速了白酒股的下行压力。茅台也难以独善其身。
据2025年一季度财报,茅台实现总营收514.4亿元,归母净利268.5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0.7%和11.6%。
招商证券分析,从中期视角看,价格受供需关系主导,贵州茅台今年主动克制供给,提出9%增长目标,但二季度淡季下场景受到冲击,供需关系阶段性再次失衡。当前环境下,建议企业多举措并行为市场传递信心,以及在供给层面做更大的克制,来维护脆弱信心下的平衡。
白酒或进入中周期买点
同花顺数据显示,截至6月27日收盘,近一个月以来,白酒行业整体的下跌幅度几乎在全行业中靠前。
其中,贵州茅台累计下跌9.5%,今世缘、古井贡酒等头部酒企跌幅超过13%。
面对行业变局,头部酒企加速战略调整。6月20日,五粮液完成董事会换届,曾从钦继续掌舵董事长职位,管理层结构保持稳定。同时,其位于宜宾的智慧包装项目预计年底试产,总投资10亿元,投产后年销售预计可达30亿元。
6月17日—19日,贵州茅台总经理率队拜访京东、阿里,约定电商渠道需强化品牌运营、融入茅台渠道生态。其自营平台“i茅台”注册用户突破7600万,累计实现不含税销售收入超600亿元。
广发证券认为,白酒行业2025年有望迎来“估值—业绩”双底,当前已进入中周期买点。板块股息率与十年期国债收益率比值较高,配置性价比显现。盈利预测下调仍在进行,但估值已处于历史低位,股价或先于业绩企稳。
中信证券认为,考虑到2024年的基数效应,预计2025Q3开始白酒公司业绩表现有望出现一定程度改善。当前头部白酒公司通过提高分红率、回购、增持等不断提升股东回报,增厚投资安全边际。
中金公司认为,当前白酒需求景气度已处历史底部(过去五年景气度分位数28%),向下风险或有限。全年白酒业绩在三四季度低基数支撑下或呈先抑后扬的走势。
就好像昨天不知道为何大涨,今天又不知道为何大跌。市场就是这样让人捉摸不透,我们去找所谓的涨跌原因,只是按照我们的投资策略来就可以。 之前有人打趣,黄金价格超过了大盘指数,这里的黄金价格是指国际按照美元...
交流胖改,实名添加微信lihua759321进群 《商业观察家》近日获得一份物美北京首家胖改店——学清路店开业一个半月来的日销数据,到5月8号,该店日销64万元,相比开业期120万元-200万元的日...
近年来,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四大一线城市的购房限制性措施不断优化。 8月9日,由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以下简称“北京市住建委”)、北京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发布的《关于进一步优化调整本市房地产...
近年来,私募基金行业在监管深化与市场波动中加速分化,管理人的专业能力与策略创新成为应对复杂环境的核心竞争力。在此背景下,方正证券敏锐捕捉行业需求,推出“方华杯”私募成长计划,旨在通过资金对接、系统支持...
图源:图虫创意 6月30日,港股黄金珠宝龙头老铺黄金(06181.HK)股价大幅拉升,盘中最高触及1032港元/股,最终报收1008港元/股,单日涨幅14.94%,总市值飙升至1741亿港元。年初至...
贝壳的平台交易额,在波动的市场环境中,已经连续多个季度,获得了同比增长。 也就是说,最近半年,通过贝壳撮合而成的房地产交易,显著增长! 公司的净收入也因交易增多,连续两个季度同比增幅都在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