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里喝出青蛙?奈雪称“要赔偿就删帖”

客服微996438432天前财经知识19

奈雪的茶陷食安风波,却“踢皮球”给供应商,要求当事人如果接受赔偿必须配合删帖。

6月21日,有网友在奈雪的小盒茶中喝到整只青蛙,该事件在社交媒体曝光后迅速引发热议。

据了解,青蛙并非出现在奈雪现制饮品中,而是公司旗下“小盒茶”包装茶叶。《国际金融报》记者注意到,同类产品在奈雪茶院官方旗舰店内售价5.5元/包(3g)。记者试图向奈雪方面求证,相关人员始终联系不上。

从该博主分享的图片来看,混在茶叶中的是一只体型较小的青蛙,不仔细看的确难以察觉。

_茶里喝出青蛙?奈雪称“要赔偿就删帖”_茶里喝出青蛙?奈雪称“要赔偿就删帖”

当事人发现异常后联系了奈雪方面,公司表示这应该是茶包供应商的问题,要去联系供应商给出答复,但供应商周末放假,所以周一才能给出明确答复。

有部分网友认为,奈雪这种处理方式是在“踢皮球”。“东西不管是从哪里进货的,消费者是从奈雪这里买的,处理结果应该是立马就赔钱道歉,跟顾客解决完了、再去找供应商解决。”

当事人将涉事产品及异物提供给了奈雪,在奈雪一家门店内,工作人员将茶里的异物挑出并放置在纸巾上。

茶里喝出青蛙?奈雪称“要赔偿就删帖”__茶里喝出青蛙?奈雪称“要赔偿就删帖”

为合理维护消费者自身权益,当事人根据食品安全法向奈雪方面提出1000元赔偿的诉求,但奈雪方面的要求是,如果接受赔偿就必须删帖。

茶里喝出青蛙?奈雪称“要赔偿就删帖”_茶里喝出青蛙?奈雪称“要赔偿就删帖”_

6月22日,当事人发布视频表示,起初青蛙是干瘪形态的,“干蛙的尸体和(茶包里)白的很像,所以泡的时候根本没有办法发现。”虽然平时吃东西喝东西可能难免会遇到一些异物,“但是真的没法想象一只蛙在嘴边是什么感受,太恶心了”。

根据当事人6月22日下午的最新发帖,针对该事件已经和奈雪方面取得沟通和赔偿,相关事宜已经处理完毕,市场监督管理局也开始介入。

食品安全风波,会对奈雪的茶品牌形象造成多大的冲击尚无法估量。

茶里喝出青蛙?奈雪称“要赔偿就删帖”__茶里喝出青蛙?奈雪称“要赔偿就删帖”

水芙蓉摄

奈雪的茶虽是“新茶饮第一股”,目前业绩却是茶饮上市公司中最低迷的。

2024年,奈雪营业收入为49.21亿元,同比减少4.7%;经调整净利润由之前的盈利2090万元转为亏损9.19亿元,由盈转亏。

不同于其他品牌主要通过加盟模式扩张,奈雪的茶主要是直营门店,且大多数门店开在一二线城市的商场内,房租、人力成本高企。这种店面模型在愈发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占优势,奈雪的成本压力、单店营收下滑、门店扩张乏力等问题一一浮现。

相关文章

淘天88VIP在618“杀熟”?会员涌入社交吐槽被割韭菜

淘天88VIP在618“杀熟”?会员涌入社交吐槽被割韭菜

又是一年“618”,对电商平台来说,正是搞大促,拉动GMV的好时候,但阿里巴巴的淘天集团最近却因88VIP会员“优惠缩水”“VIP优惠还不如普通会员”陷入舆情旋涡中。 今年淘天618开启后,许多88...

盲盒抽奖直播套路多,39.9元抽中600元奖品,商家拒发货,律师:构成欺诈性销售

盲盒抽奖直播套路多,39.9元抽中600元奖品,商家拒发货,律师:构成欺诈性销售

拆盲盒容易上瘾,直播让人沉迷,当二者结合成为“盲盒抽奖直播”,对消费者的吸引力更是倍增。 近日,红星资本局发现,盲盒抽奖直播大多将高价值的热门稀缺款置于显眼位置,并通过“踩数字”等多种玩法吸引观众参与...

投诉缠身、市值蒸发超6000亿,“免税一哥”中国免税陷增长困境|ESG案例

投诉缠身、市值蒸发超6000亿,“免税一哥”中国免税陷增长困境|ESG案例

商品质量与售后有待提升 在社会维度,中国中免所在的其他零售行业被赋予48.8%的权重,可见其他零售行业在社会维度表现的重要性。 中国中免在《2024年度ESG报告》中强调,公司秉承“诚信经营、优质服务...

“6·18”买贵了怎么办?客服:亲,红包、补贴不保哦

“6·18”买贵了怎么办?客服:亲,红包、补贴不保哦

中国商报(记者 蒋永霞)当前,“6·18”大促如火如荼,不少消费者却因价保承诺而陷入争议。在大促前,部分商家宣称“价保‘6·18’”,但实际上消费者申请价保时,却被告知百亿补贴、政府补贴、秒杀、红包等...

原价九十九元的挂饰被炒至两千六百元 盲盒“黄牛”该如何治理?

原价九十九元的挂饰被炒至两千六百元 盲盒“黄牛”该如何治理?

原价九十九元的LABUBU挂饰被炒至两千六百元 线上线下疯狂扫货的盲盒“黄牛”该如何治理? 记者 孙天骄 近期潮玩市场“爆款”IP,LABUBU当之无愧名列前茅。一段时间以来,这个咧嘴露齿笑的“丑萌”...

防晒指数随意标!“三无”防晒衣销量火爆,总台《财经调查》曝光→

防晒指数随意标!“三无”防晒衣销量火爆,总台《财经调查》曝光→

(央视财经《财经调查》)《财经调查》记者走访发现,市场上标有“防晒”字样的产品品类繁多,但部分防晒衣实际无法有效阻挡紫外线,不符合国家标准。消费者可能花了钱,却买到没有防晒效果的衣服。 以次充好、虚...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客服微信:BT86616点击复制并跳转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