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于广发银行而言,堪称名副其实的“罚单之年”。截至11月,该行及其责任人累计被处以8639.87万元罚款,此数额近乎2024年罚金总额的8倍。


其中,单张最高罚单高达6670万元,创下该行年度处罚纪录的第三高位。这一惊人数字背后,深刻暴露出这家股份制银行在规模扩张与合规经营之间存在的尖锐矛盾。

罚单风暴:从总行到分支的全面失守
9月12日,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开出的6670万元巨额罚单,直指广发银行总行层面存在的“贷款、票据、保理业务管理不审慎”等核心问题。而中山分行154万元罚单的落地,使得2025年该行被罚分支行数量增至13家。
其中,郑州分行以合计510万元的罚金成为“重灾区”,其下属中原福塔支行等9家网点密集暴露出“无真实贸易背景票据业务”“贷款资金挪用”等典型违规现象,充分反映出基层风控体系的系统性失效。
“双罚制”的执行力度空前强大,年内已有45名员工受到行政处罚。仅郑州地区就有李庆威等11名管理人员被警告或罚款,部分责任人还面临一年内不得晋升的资格限制。值得格外关注的是,理财子公司广银理财因投资运作不规范被罚1159.88万元,这暴露出新兴业务领域存在的监管短板。
业绩隐忧
合规代价与经营压力的双重挤压
在罚金激增的同时,广发银行的业绩已然呈现出颓势。2024年年报显示,其营收同比下降0.63%,降至692.37亿元;净利润下滑4.58%,降至152.84亿元。
核心业务板块全线承压:净息差收窄至1.54%,银行卡手续费收入锐减12.65%,个人银行业务营收暴跌61.21亿元。这种“增收乏力 - 违规冲量 - 监管处罚”的恶性循环,深刻折射出银行在转型期面临的战略困境。
虽然2025年上半年该行总资产突破3.69万亿元,实现了不良贷款“双降”,但监管处罚对其品牌声誉、融资成本的长期影响不容小觑。
6670万元罚金相当于吞噬了该行约4.3天的净利润,而整改投入、业务停滞等隐性成本或将进一步拖累全年业绩。
破局之道
合规重建与战略转型的紧迫课题
面对监管重压,广发银行虽表态“已完成问题整改”,但历史经验表明,其在2017年、2020年两次超大规模处罚后,同类违规现象仍反复出现。
当前,该行亟需突破“运动式整改”的局限性,建立覆盖前中后台的立体风控体系。特别是在票据业务、贷后管理等领域,需借助金融科技实现全流程监控;针对支行层面违规高发的问题,应重构绩效考核机制,扭转“重规模轻质量”的错误导向。
随着金融监管持续从严,唯有将合规成本内化为经营优势,方能在银行业转型浪潮中坚守阵地。对广发银行而言,2025年这场如狂风骤雨般的罚单风暴,或许恰恰是广发银行刮骨疗毒、实现自我革新的难逢契机
近日,金融监管总局对中国民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祭出一记重拳,开出高达5865万元的罚单,同时对王周屋等6名责任人予以警告处分,并合计处以36万元罚款。此监管举措如同一把利刃,精准指向该行在贷款、票据、...
日前,苹果与Epic的“苹果税”诉讼迎来新进展——美国加州地方法院法官伊冯娜・冈萨雷斯・罗杰斯裁定苹果公司未能遵守法院此前就APP Store需向开发者提供商店外支付渠道的相关命令,判决其不得对用户...
据公开信息披露,2025年10月24日,中国农业银行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支行因违反信用风险监管规定,被处以25万元罚款。与此同时,该分支机构时任行长陈小龙亦受到警告处分。这已然是今年农业银行收到的第N...
新媒体运营 | 张舒惠 目前,中国第一代富裕人群的财富管理需求逐渐从“创富”“守富”走入“传富”的阶段,而现实中,不少家族企业在传承中频频出现的“分家”与“内斗”成为了其财富和企业顺利交接的绊脚石。...
“ 近年来,龙江银行面临高管组团落马,频收大罚单的合规风险。特别是2022年和2023年,收到3张500万以上的罚单。” 黑龙江金融监管局近日发布批复,核准了冯宝升龙江银行首席合规官的任职资格。 该...
上海银行再次被推上风口浪尖。 8月4日,上海银行杭州分行因资产池业务管理缺陷等六项违规行为被处以380万元罚款,两名相关责任人被警告并各罚5万元。 这已是上海银行2025年内收到的第5张重大罚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