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以来,A股市场震荡上行,进入7月市场表现更是强劲,沪指接连突破3500点、3700点,也稳稳站上3800点创下近10年新高,截至9月10日,年内沪指已上涨约13.74%,深成指涨约20.58%,创业板指涨幅为35.61%,科创50涨幅超27%。
受A股火热行情影响,偏股混合型、普通股票型等以股票为主要资产配置的公募基金今年来斩获了相当不错的收益。公募排排网数据显示,截至9月9日,剔除ETF、2025年成立的基金以及基金规模不足1000万元的产品,偏股混合型基金(只含主代码)共2386只,今年来平均收益为27.49%,普通股票型基金(只含主代码)有537只,今年来收益均值为27.43%。
为了给予更多有价值的信息,笔者将梳理筛选出今年来收益位居前100的股票型基金经理(旗下管理基金中股票投资市值占基金净值在80%以上)以及其中百亿基金经理的全名单,供投资者参考。
股票型基金经理百强榜:永赢基金任桀领先!
根据公募排排网数据,旗下管理基金中股票投资市值占基金净值在80%以上的基金经理(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剔除在管基金规模合计不足1000万的)共有1630位,他们合计的管理规模(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超8.07万亿元。业绩方面来看,这1630位股票型基金经理旗下管理的基金产品合计有6045只,截至9月10日,今年来收益均值为27.21%。
今年来股票型基金经理业绩百强的上榜“门槛”为55.61%,收益居前5的是:永赢基金任桀、中信建投基金冷文鹏、长城基金梁福睿、中航基金韩浩、诺安基金唐晨。
夺得榜首的是永赢基金任桀,旗下在管基金有2只,为永赢科技智选混合发起A(022364)和永赢港股通科技智选混合发起A(024735),截至二季度末产品规模合计约为11.66亿元,截至2025年9月10日,按旗下产品规模加权计算,基金经理任桀今年来收益达170.58%,业绩表现相当出众。
资料显示,任桀是复旦大学理学学士、金融学硕士,具有7年证券相关从业经验;于2018年加入永赢基金,历任TMT研究员、科技组组长。从永赢科技智选混合发起A基金的中期报告中,可以看到其前十大重仓股包括光模块三剑客“易中天”、PCB龙头胜宏科技、沪电股份、AI服务器龙头工业富联等(以上内容不构成股票推荐及投资建议,个股数据不代表未来表现,不代表基金必然投资方向),这些个股在算力需求爆发的背景下,市场表现领先。
任桀认为,今年以来全球以领先模型厂商为代表的企业,开始形成模型/应用-算力投入的闭环。模型能力的持续提升推动了用户注意力(用户数*时长)的快速增长,以及变现水平的提升(付费率),随着原生类AI应用的持续发展,以及Agent、多模态等应用的逐渐成熟、大厂主业与AI的进一步融合,全球AI应用已进入较为健康成长阶段,而中国厂商擅长的光通信、PCB领域有望持续分享全球AI发展的红利。展望下半年,将重点关注全球前沿模型的发布,新兴应用的发展,以及OpenAI/Anthropic、海外云和芯片厂商、国内相关公司如光通信(CPO)、PCB等的经营状态,积极挖掘全球云计算产业的投资机会。
另外,任桀同时也向投资者提示:云计算板块前期已积累一定涨幅,未来可能出现一定调整,但其仍是一个具有长期逻辑的板块。
位列第10的是中银基金郑宁,旗下在管基金4只,截至二季度末产品规模合计约为58.38亿元,截至2025年9月10日,按旗下产品规模加权计算,基金经理郑宁今年来收益为97.56%。
郑宁为中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助理副总裁(AVP),曾任泰康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股票研究经理、高级股票研究经理;中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研究员、高级研究员(医药组组长);于2022年加入中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旗下基金产品规模最大的是中银创新医疗混合C(010500),根据基金中期报告显示,前十大持仓主要为创新药龙头企业,郑宁认为当前是全球新药“新老交替”的关键时期,无论是出海带来的全球定价,还是研发端在诸多领域的积极进展,中国创新药产业本轮管线的潜在价值将远大于上一轮,这几年我们或将看到创新药板块的利润爆发,预计本轮创新药行情的持续性会比较强。
百强榜中百亿基金经理:仅3位!汇添富基金张韡居前!
公募排排网数据显示,在今年来股票型基金经理业绩百强榜中,有3位百亿基金经理(截至二季度末旗下在管基金规模达100亿以上),分别是汇添富基金张韡、永赢基金张璐、摩根基金(中国)杜猛。
其中,今年来收益居前的是汇添富基金张韡,旗下在管基金产品有6只,截至二季度末产品规模合计约为167.64亿元,截至2025年9月10日,按旗下产品规模加权计算,基金经理张韡今年来收益为75.34%。
资料显示,张韡为康奈尔大学生物医学硕士。曾任东方证券医药助理研究员,汇添富基金医药研究员、高级医药研究员及医药行业研究组组长。
在“汇添富医疗服务灵活配置混合A”(001417)2025年中期报告中,张韡表示对组合的重仓方向、结构、个股调整不多。二季度以来创新药主线表现较好,中国创新追上并反超美国的证据持续积累,2024-2025年,license out deal占比持续提升,这一交易占比有望在3-5年转化成全球销售额,为中国新药公司打开新的成长空间,这将是医药行业未来几年最重要的主线。
张韡认为,随着医药行业监管进入常态化,国内医疗需求和医疗行为逐渐修复,2025年产品型企业将迎来恢复性增长。同时,各项支持创新药行业发展的政策也会持续推出落地,支付端、准入端、投融资端均有望看到显著改善。产品组合上将沿着:1)创新药:产品有全球竞争力和成长空间的pharma和biotech;2)进口替代率低,壁垒高的优秀设备耗材龙头布局。
《金证研》 启明/作者 2025年以来,国内创新药出海创新纪录,首付款高达12.5亿美元。医保局和卫健委印发了《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的通知,通知中提到支持商业保险公司通过创新药投资基金等...
近日,复星国际联席CEO徐晓亮在2025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中明确表示要全面拥抱AI,复星医药正着力打造一系列AI开发工具,以期进一步提升研发效率,缩短开发周期。据悉,复星医药已经成为行业首个引入AI决...
石家庄医药巨头传统业务或正经历阵痛期。8月22日,石药集团(01093.HK)发布2025年半年报,当期公司营收132.73亿元,同比下降18.5%;公司股东应占呈报溢利为25.48亿元,同比下降15...
随着上市公司2024年年报与2025年一季报披露工作正式收官,5月以来,A股机构评级次数愈发频繁。 据证券时报·数据宝统计,5月内71家机构合计进行了5151次评级,共计1859只个股被券商研报给予“...
红星资本局5月5日消息,港交所网站挂出恒瑞医药(600276.SH)PHIP版招股书,市场解读这意味着恒瑞医药已正式通过港交所聆讯。此举标志着恒瑞医药赴港上市取得了关键性进展。 据知情人士称,恒瑞医药...
1970年,刘群出生于重庆一个普通家庭。 高考时,他考入西南农业大学(现西南大学)水产养殖专业,毕业后被分配到重庆长寿区一所中学担任生物老师。 然而,这位年轻教师的心思并不在课堂上。 90年代初,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