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港股表现强势,互联网、新消费、创新药轮番上涨,成为中国资产中一道亮眼的风景线。
富国基金海外权益部投资总监宁君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港股的核心吸引力在于“好公司”。这一判断在她管理产品的持仓中得到鲜明印证:凭借对新消费、互联网等高景气赛道的精准前瞻布局,其管理的多只基金今年表现亮眼。以富国蓝筹精选为例,2025年一季报显示,该基金同时重仓了泡泡玛特、浪潮数字企业、网易云音乐等个股。截至2025年6月26日,近一年收益率超45%,在同类基金中排名前列。
竞争壁垒是投资首选
“我的投资框架始终把竞争壁垒放在首位,然后是成长空间、估值,这一排序在绝大多数的市场环境下都不会改变。”宁君说。
在她看来,竞争壁垒是公司长期价值的关键所在,也是公司能够“滚雪球”的基础。“一个公司如果没有较强的竞争壁垒,新进入者会不断瓜分市场份额,把行业变成红海,进而影响整个行业的利润和利润率,很难有大的成长空间。”宁君表示。
成长空间也是宁君关注的重要因素。她指出,公司所在的行业决定了其成长空间,比如某些行业更容易实现规模性优势,且有发展第二曲线或第三曲线的潜力;也有公司是企业家能力在其中起着关键作用,他们能够带领公司在新的赛道开辟成长曲线。
而对于估值,她更具灵活性:“我们都希望能拿到市场性价比最高的公司,但估值没有固定标准。在一些市场环境下,结合基本面分析,容易下结论股票是明确低估或者高估;而在另一些情况下则需要随行就市,在有的市场或者行业,10倍市盈率(PE)可能很贵,换一种情况,15倍也可能便宜,关键看性价比。”
她以某潮玩龙头举例,该公司的核心IP均为独家授权,这种独占性构筑了护城河。虽然市场曾质疑其IP生命周期,但实际运营中,越是爆火的IP反而越可能依托庞大的粉丝基数形成天然壁垒,这种壁垒一旦形成,成长空间和盈利韧性会远超预期,然后快速消化估值。
在采访中,宁君多次提及上述潮玩龙头公司这一“现象级案例”:“类比国外成熟潮玩品牌,国内潮玩龙头的产品也正在从桌面玩偶延伸至包饰、积木、家居,形成复购场景。”
构建“高股息+优质成长”杠铃
除了“自下而上”选股外,宁君也在不断优化迭代或调整完善自己的投资策略。
“以前我可能专注于‘自下而上’选股,但2021年后,我开始更多关注宏观与中观因素,对政策和资金流动的影响更加敏感,比如教培整顿对行业的影响,集采政策对药企估值的冲击,必须提前纳入研究框架。”她说。
与此同时,宁君也在不断拓展自己的能力圈,作为研究大消费出身的基金经理,如今持仓也会出现一些传统行业的红利标的。
她表示,这一转变缘于2022年至2023年的挫折,当时正值港股熊市,但自己能力圈局限在消费和医药,未能及时调整到价值股,导致净值回撤。此后,她进行了反思,逐渐将组合调整为“高股息+优质成长”的杠铃策略,并开始积累在红利股上的选股经验,使得2023年回撤显著收窄。
从2025年一季报来看,宁君的持仓中既有泡泡玛特,也有软件企业浪潮企业数字;既有90后追捧的网易云音乐,也有传统有色企业紫金矿业,在组合配置层面更为均衡,选股风格上有领先于市场的独特之处。
宁君认为,保持对新事物、新业态的好奇和学习,立足于对公司未来价值的发掘和预判,是她能抓到这些牛股的主要原因。“投资要警惕‘茧房效应’,比如虽然我不用某音乐平台,但是发现年轻同事却对它有很强的使用黏性,这种歌单沉淀和评论区情感联结构成了壁垒,所以我们在它估值低位便敢于重仓;再比如,我们曾因为审美偏好低估了一只股票的资产属性与社交价值,如今,我们要注意在投资中跳出个人偏好。”宁君表示。
好公司是港股最大优势
作为深耕港股市场十余年的资深基金经理,宁君对港股的投资生态有着深刻理解。
“港股是一个机构主导且受资金结构影响较大的市场,所以一般不容易泡沫化,因为一旦股价被炒高,大股东可以通过闪电配售快速融资,瞬间压制估值。”她指出,“这种特点让港股更接近价值投资的本质。”
站在当前时点,她判断港股仍处价值修复中期。“虽然今年港股非常强势,AH溢价大幅收窄,但判断估值高低,我们关键要看代表公司、核心资产的估值水位。”宁君表示,“当前,互联网行业还处于相对低位,创新药、新消费龙头尚未普遍高估,特别是外资对中国股票处于历史性低配状态,这种悲观预期的反转或将为港股提供持续动力。”
对于今年市场热议的“南向资金争夺港股定价权”问题,宁君认为,当前,港股的定价权需分行业看待。“在红利股领域,南向资金已占据主导;而在成长股领域,港股仍是内地机构与境外资金博弈的战场。”
今年一季度,宁君提高了自己投资组合的持股集中度,她认为港股仍处机遇期,“好公司是港股最大的优势,互联网、新消费、创新药企等优质标的集中于此”。她说:“特别是越来越多优秀企业出海成功,这些企业的全球化能力尚未被充分定价。”
7月23日,受美国推动稀土本土供应的影响,A/H稀土概念股继续飙升。但是,港股一只正宗的稀土概念股——中国稀土(00769)仍然处于停牌状态,完美地错过了这波行情。 同时,中国稀土于7月22深夜发布的...
连上市公司都掏出重金来炒股理财,A股真的牛来了? 今天A股行情延续了上周的火热,开盘一小时成交量就突破了万亿,全天成交量突破3万亿。市场一路长虹,不仅网络上涌现出各种晒收益的股神,就连场内的上市公司也...
昨夜晚间,光信息发布公告称,为抢抓信息技术产业发展新机遇,做大做强主业,海光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或“海光信息” )与曙光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科曙光” )正在筹划由公司通...
中国商报(记者 周子荑 文/图)8月4日,珍酒李渡董事长吴向东在其个人视频号宣布要推出啤酒产品,定价88元/瓶。业内人士分析,白酒大佬下场做啤酒,一方面是基于当前精酿啤酒市场的火热,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当...
长视频平台集体跨过了盈利的门槛。 一季度,阿里在财报中特别提到,优酷盈利——这是优酷成立近20年来,首次盈利;同季度,B站实现连续三个季度盈利,爱奇艺已经连续盈利三年……长视频不再是烧钱的生意。 但...
2025年以来,定增市场出现了明显的量价齐升趋势。截至7月20日,年内已有68家上市公司完成定增,同比增加8家,募资总金额以及50亿元以上的项目数量也高于上年同期。同时,年内已披露的定增预案也保持同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