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放号就抢空,从边缘科室变流量担当:当代脆皮青年,挤爆“中医门诊”

客服微996438432个月前财经知识35

来源:快刀财经(ID:kuaidaocaijing)

三伏灸贴服务一号难求、八段锦跟练风行网络、中药茶饮发布即售罄......谁能想到,曾经被边缘化的中医,现在竟成了流量担当,热度居高不下。

从去中医院配药材煲汤到根据个人体质配专属泡脚包,不少医院的中医门诊一号难求;从夏天去医院敷三伏贴到冬天配固本培元的膏方,中医院不再是“吃苦”之地,而是变成了可以治愈部分年轻人“脆皮”身体和“脆弱”心灵的养生福地。

各大中医院推出的“乌梅汤”“轻盈茶”“穴位减肥贴”等中医处方,订单量也出人意料地火爆。以风靡全国的某中医院的“乌梅汤剂”为例,上线首日就成交超过115万帖,其中最高一天还突破了1000万帖,一度造成系统瘫痪。

中医门诊发展_中医门诊格局_

在医院内部,中医科的地位也在发生着逆转。当骨科、心内科等传统“重量级”科室在集采与控费夹击下举步维艰时,“为了应付检查不得不设”的中医科正以“四两拨千斤”的姿态重构医院运营生态。

中药饮片享有25%加成,多在门诊治疗、几乎不受支付方式改革(DRG/DIP)限制,不需要大型设备,成本相对更低......种种利好之下,中医科打开了医院增收的新通道,给医院带来了实打实的收入,成为了不少医院大力发展的新着力点。无论是中医类医院、中医类门诊部,还是非中医类医疗机构中医类科室的中医医疗服务量,在近几年间都有迅速增长。

中医门诊格局_中医门诊发展_

另据《2024年中国大健康产业蓝皮书》显示,我国中医养生市场规模已突破万亿,年增长率保持在15%以上。

中医走红的背后,折射出中医药与年轻群体的“双向奔赴”。而年轻人对中医越来越接受的背后,其实是多重因素的交织。

01

从边缘化爆火回归

中医为何突然翻红?

国人对中医的争议,很长时间以来都没有停止过。

在拥护者眼中,中医是民族瑰宝,有着调节人体功能、固本培元的重要作用。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涵盖哲学、伦理、天文、地理等多个领域,理论丰富、实践性强。

中医上认为,人体是依靠经络系统,将身体内外各个局部联系成有机的统一整体,通过经络气血运行,来保持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所以中医更讲究辩证治疗,倡导“治未病”,关注人的整体状态和个体差异。除了对症施药外,还采取综合治疗法,包括针灸、推拿、食疗、气功等,以达到相互配合的作用,对身体进行保健。

中医门诊格局__中医门诊发展

在反对者眼中。中医理论不成体系,因人而异给药不同,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临床价值不明确,治疗效果也不那么确切。

诚然,比起西医,中医在各方面显得“温吞”许多。西医能直接给病症贴标签,比如“高血压”“糖尿病”,且有对应的治疗方法,病因在哪、用什么仪器检查、药效如何,几乎都能说的明明白白。

而中医诊断出的病名就有些“似是而非”,比如肝气郁结、脾虚湿重、痰湿阻滞,让人听得云里雾里。最重要的是,中医吃起来还繁琐,西药则方便简单得多,抗生素、激素类药物的效果也很直接,比如发高烧,一颗布洛芬下去,一个小时之后就退烧了,虽说会反复,但当下能起效,和以“慢调理”见长的中医形成鲜明反差。

潜移默化下,中医科沦为了医院的边缘科室,中医科在不少医院仅仅是作为政策性必设科室存在,可有可无。甚至在一些综合性医院,中医科通常只有门诊,没有病房,连门诊也处于门诊大楼的偏僻位置,只配在夹缝里开门诊。

更憋屈的是,由于创收能力差,即使在中医院里,仍有大量的患者采取西医的方式进行治疗。为了拉动中医科的创收,有关部门不得不对中医医院提出了“中治率”等考核指标,即患者在中医医院进行治疗时,使用中药产品和中医药治疗技术的费用占患者所有看病总费用的比例,来挽救下本就“势单力薄”的中医科。

中医门诊格局__中医门诊发展

这种褒贬不一的看法,让中药企业同样处于尴尬境地。尤其是2018年之后,国家大刀阔斧地进行药品行业的供给侧改革,医保资金由仿制药向创新药倾斜,在国家大力支持创新药发展的大背景下,中医药行业的发展陷入停滞状态。

牵一发而动全身,久而久之,中医药与有着完整理论体系、成熟药物评价机制的化药和生物药之间的落差越来越大,导致中医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技术水平普遍比较弱,企业的研发投入相对不足,是整个医药制造业中研发投入最小、技术实力最弱的板块。

就在中医日渐走向式微之际,它却以一种意外的方式再度走红。

02

年轻人推动中医热

背后原因所为哪般?

中医命运的转折点,来自国潮复兴。

随着深植于国人基因里的“传统血脉”觉醒,体验中医养生就像穿汉服、听国风音乐一样,成为年轻人追求传统文化、表达文化自信的一种方式。

而中医养生之所以能成为“爆款”,也得益于中医药的创新发展。针对年轻人普遍好奇心强、抗拒“没苦硬吃”的特点,乌梅汤、艾灸、养生操等“轻量版”中医养生产品和服务适时推出,让中医养生更亲民,不再是“阳春白雪”“药罐子”,年轻人在吃吃喝喝和玩玩逛逛中就能学习知识、强身健体。

_中医门诊格局_中医门诊发展

自带流量和话题度的社交网络平台,又为中医的养生传播插上翅膀,大幅提升了中医药养生手段的触及率。很多中医专家用幽默风趣的语言普及养生知识,指导放松颈椎、膝关节、教八段锦、易筋经的视频深受年轻人喜欢。

近年来涌现的中医药主题的动漫、综艺、纪录片,给中医的普及再添了把火。如动漫《中医故事》、综艺《国医少年志》、纪录片《本草流芳》等,这些作品有的将复杂、宏观的中医药文化转化为通俗、有趣的故事,有的采用真人秀方式解读底蕴深厚的医药文化,吸引年轻人主动了解中医药知识。

与此同时,年轻人自发发布的经验交流分享帖,既鲜活又具有参考价值,简直是中医养生最好的“广告”。借力网络平台,中医养生还具备了社交属性,跟网友和“搭子”约一场中医理疗,已经成为年轻人社交“养身局”。

中医门诊格局__中医门诊发展

相关文章

工商银行收购村镇银行:国有大行首试“村改支”填补空白

工商银行收购村镇银行:国有大行首试“村改支”填补空白

此次工商银行收购村镇银行是国有大行改革化险的重要抓手,填补了国有大行参与“村改支”的空白,也体现出国有大行响应监管要求,发挥风险处置“压舱石”的重要作用。 本刊特约 方斐/文 近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

擒获120亿大单,科伦药业,带飞默沙东!

擒获120亿大单,科伦药业,带飞默沙东!

太意外! 医药行业的竞争,尤其是医美、大健康等领域,能激烈到什么地步? 董事长都开始亲自做营销了! “医美三剑客”之一,华熙生物在2025年一季报中宣布,董事长赵燕已开始下沉到公司护肤品业务,接手传...

晶澳科技,与香港投资人的一桩陈年旧案

晶澳科技,与香港投资人的一桩陈年旧案

赶碳号向来佩服王家卫,总能用最简单的话,把最复杂的事讲明白。电影《一代宗师》里,他借叶问之口说,“功夫,就两个字,一横一竖。对的,站着;错的,倒下。” 武学之道,无非一横一竖,胜者生,负者死。 光...

中金公司迎“新帅”!“投行老将”王曙光27年晋升路:从基层员工到总裁

中金公司迎“新帅”!“投行老将”王曙光27年晋升路:从基层员工到总裁

红星资本局9月1日消息,今年整“30岁”的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金公司”,601995.SH,03908.HK),迎来新任总裁。 8月29日晚间,中金公司正式宣布,任命王曙光为公司总裁,提...

国庆北京售楼处表现分化,热门项目“人挤人”,节前太阳宫地块遭339轮疯抢 | 华夏双节观察

国庆北京售楼处表现分化,热门项目“人挤人”,节前太阳宫地块遭339轮疯抢 | 华夏双节观察

国誉星城售楼处。李凯旋/摄 本报记者 李凯旋 北京报道 伴随着房地产市场调整、消费观念的变化,“小长假来售楼处看房”这一消费热点的热度在近两年有所下降。不过,《华夏时报》记者注意到,今年国庆小长假(...

中润光能未上市业绩大变脸、核心产品亏本卖,实控人曾占用超18亿资金|IPO观察

中润光能未上市业绩大变脸、核心产品亏本卖,实控人曾占用超18亿资金|IPO观察

近期,江苏中润光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润光能”)提交了招股说明书,拟港股IPO上市。 钛媒体APP注意到,尚未上市的中润光能业绩已急剧下滑。2024 年,公司净利润已经骤降至-13.63亿元,...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客服微信:BT86616点击复制并跳转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