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器

客服微9964384314小时前财经知识8

甲骨文FY26Q1(2025年6-8月)财报发布后,其市值暴涨。驱动因素在于,其披露的剩余履约义务(RPO)已高达4550亿美元,同比增长359%。根据市场消息,这主要来自与OpenAI签订的一份传闻中长达五年、价值3000亿美元的云计算合同。

这笔巨额的算力采购合同,又一次引燃了全球资本市场对算力产业链的信心,A股算力板块随后大幅上涨,并引发涨停潮,多家公司股价创新高。

那么,国内哪家企业最像甲骨文?

为何是甲骨文拿下了天价订单?

甲骨文的云业务Oracle Cloud Infrastructure (OCI)于2016年推出,相较于市场先行者入场较晚。为了实现差异化竞争,OCI从设计之初就将自身定位为“第二代云基础设施”,明确瞄准了高性能计算(HPC)和大规模人工智能(AI)工作负载等高要求领域,其核心优势主要包括以下三点:

一是具备高性价比。OCI在架构上进行了多项创新,其核心技术之一是“Off-box Network Virtualization”,即将原先预装在服务器的虚拟化软件剥离至独立的硬件中。国信证券的报告指出,这种设计避免了传统架构中虚拟化软件对服务器性能的占用,从而能够充分释放硬件性能并增强安全性。此外,甲骨文官网介绍其扁平、无超额订阅的数据中心网络架构,也有效降低了网络延迟。在成本方面,OCI的计算和网络费用也比其他主流云厂商更具性价比。

二是全栈服务与多云战略。在服务层面,根据国泰海通,为与其强大的传统软件业务协同,甲骨文重写了旗下核心软件以适应云架构,致力于成为“全栈型”云服务商。OCI提供包括IaaS(计算、存储、网络)、PaaS(自治数据库等)和SaaS在内的全面服务组合。同时,OCI积极推行多云战略,提升了平台的开放性。客户可以将其数据库等优势服务直接部署在微软Azure、亚马逊AWS和谷歌Cloud的数据中心内,实现跨云协同。

三是在云厂商中相对独立的地位。谷歌、微软、亚马逊等云厂商既是算力的供应方,同时也是算力的需求方,这几家云厂商巨头均拥有自研的大模型,扩张云资本开支一方面是为了应对下游AI应用需求的爆发,另一方面则是为了支撑自身AI产品和服务的需要,其云业务相对终端客户而言并不完全处于中立地位。

甲骨文则不同,其原有的企业级应用业务与下游客户重合度较低,且并未选择打造自研大模型,因此其与下游客户(如OpenAI)等并不存在利益冲突。这也是OpenAI在与微软深度合作的背景下,依然选择甲骨文提供云服务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综上所述,OCI凭借其低成本、低延迟、高性能和开放性的特点,精准地契合了当下AI厂商在大模型训练和推理方面对基础设施的核心需求,这是其能够收获OpenAI订单的核心原因。

国内尚无完全对标的企业

甲骨文的业务模式是企业级软件与云服务的结合体。其近期估值飙升的核心驱动力,源于其在IaaS(基础设施即服务)领域的全面发力,特别是与OpenAI的深度合作。

放眼国内市场,用友和金蝶虽在企业软件业务上与甲骨文相似,但并未大规模投入云基础设施建设,缺乏提供大规模IaaS服务的能力,因此难以直接对标甲骨文当前的增长逻辑。

真正的对标企业,应聚焦于具备IaaS服务能力的云厂商。目前,中国IaaS市场主要由五类玩家构成:

互联网巨头:阿里巴巴、腾讯、百度、京东。

ICT厂商:华为、中兴通讯、紫光股份。

电信运营商: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移动。

独立云服务厂商:金山云、优刻得、青云科技。

传统IDC服务商:首都在线、光环新网、网宿科技。

从市场格局来看,阿里巴巴、腾讯、华为和三大运营商凭借深厚的行业积累、充裕的现金流以及大量的政企客户需求,在市场规模上占据绝对领先地位。然而,与甲骨文相比,这些巨头的云业务中立性相对较弱。

理论上,终端AI应用开发商为避免过度依赖单一供应商,可能会效仿OpenAI“将鸡蛋放在多个篮子里”的策略,这为国内独立云厂商创造了生存空间。A股上市的优刻得、青云科技等公司也因此在营收规模相对较小的情况下,一度获得了较高的估值。

然而,这些独立云厂商同样无法完全对标甲骨文。其根本原因在于业务结构单一,缺乏像甲骨文那样能够持续提供稳定现金流的核心主业(如数据库软件),这直接制约了它们进行大规模资本开支和业务扩张的能力。

综合来看,未来云市场的格局很可能维持“巨头吃肉,独立厂商喝汤”的局面。但独立厂商能否“喝到汤”,关键取决于其后续的资本支出能力。因此,从投资角度看,布局资本开支能力强、已形成规模效应的大型云厂商是更为稳健的选择。

“卖铲人”可能更值得关注

除了直接投资云厂商,产业链上游的“卖铲人”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优质赛道。云基础设施的物理基础是数据中心,无论云市场的格局如何变化,终端云需求的爆发必然会带动云厂商增加资本开支,而这些开支主要流向数据中心相关的硬件设备。

根据浙商证券,建设人工智能相关的数据中心,主要包括土建基础设施和IT基础架构的建设。土建基础设施涵盖土建施工、制冷系统、供配电系统和电信运营等,为智算中心提供稳定可靠的物理环境;IT基础架构包括芯片设计制造、AI服务器、网络设备、存储设备等。

具体到投资成本的分布上,只聚焦到设备投资(不考虑土建、安装等非设备成本),根据国海证券统计,AI服务器、网络设备、存储设备等主设备投资成本占比80%-90%,供配电系统、冷却系统、管理系统等配套设备成本占比10%-20%。

高防服务器服务_服务器_

相关文章

“液”压全场!AI刚需带火液冷,概念股集体“沸腾”

“液”压全场!AI刚需带火液冷,概念股集体“沸腾”

8月18日,A股液冷概念再度上涨,带动相关概念股大幅上涨。其中,曙光数创(872808)30CM涨停,方盛股份(832662)上涨22.07%、冠龙节能(301151.SZ)、高澜股份(300499....

数据中心迈向绿色发展新阶段,这家液冷“新星”正强势崛起

数据中心迈向绿色发展新阶段,这家液冷“新星”正强势崛起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发布了《关于深入推进工业和信息化绿色低碳标准化工作的实施方案》(下称《方案》),其中涵盖多项数据中心产业指标,标志着我国数据中心行业绿色发展将从以PUE为核心的时代,迈向一个标...

首批数据中心公募REITs今日获批,底层资产来自这两家上市公司

首批数据中心公募REITs今日获批,底层资产来自这两家上市公司

数字赛道再成基金投资焦点,全国首批两单数据中心公募基金REITs今日获批。 在国家大力推进新基建、AI人工智能、数字内容确权、数据要素等数字经济赛道背景下,公募基金行业与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再添创新...

双良节能:从“节能老将”到“液冷新势力”

双良节能:从“节能老将”到“液冷新势力”

最近,AI算力革命催生的液冷服务器,成为了资本市场新热点。随着智算中心等高功率应用的普及,传统风冷散热效率已触物理极限。液冷技术凭借更低的PUE(电能利用效率)与WUE(水利用效率),成为数字经济与...

液冷概念爆发,市场空间将超1500亿!多家A股公司有望受益!

液冷概念爆发,市场空间将超1500亿!多家A股公司有望受益!

液冷概念在近期持续爆发,8月15日更是迎来涨停潮。淳中科技、思泉新材、大元泵业等液冷概念股在近一个月已经走出翻倍行情。板块中军英维克在近一个月涨幅也接近90%。 液冷概念作为AI算力新的领涨分支,为何...

A股跳水原因找到了!1.2万亿股民买单了?今晚关注特朗普重磅行动

A股跳水原因找到了!1.2万亿股民买单了?今晚关注特朗普重磅行动

各大自媒体生拉硬拽出来的世纪性大工程概念,板了两天就开始套人了,连中国能建尾盘都开板了,合着这1.2万亿股民出了,雅江水电工程当然是好的,问题出在各大自媒体,为了吸引更多韭菜追涨,疯狂造势。其实昨天我...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客服微信:BT86616点击复制并跳转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