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新型浮动费率基金开启发售以来,已有多家公募基金公司使用固有资金认购自家产品。
截至6月9日,包括交银施罗德、大成、宏利、兴证全球、中欧、博时、东方红资管、天弘基金等公募基金公司均宣布了自购行为,自购金额多为1000万元或2000万元。
新型浮动费率基金是公募改革方案落地后的首类创新型产品,通过将管理费与基金业绩直接挂钩,把基金公司与投资者利益捆绑,为投资者创造更优的投资体验。
据多家媒体报道,尽管渠道方面频频传来整体认购火热的消息,但单只产品认购火爆的并不多。此类产品的首批获批数量为26只,目前已有24只产品开售。
多公司自购
6月9日,交银施罗德基金宣布,基于对中国资本市场长期稳定健康发展以及公司主动投资管理能力的信心,拟运用固有资金2000万元认购交银施罗德瑞安混合。资料显示,交银施罗德瑞安混合是首批发售的16只新型浮动费率基金之一,于5月27日发售,基金经理为黄鼎。

本月还有宏利基金于7日宣布运用1000万元认购旗下宏利睿智领航混合,兴证全球基金于3日宣布运用2000万元认购旗下兴证全球合熙混合。与前两家基金公司不同,兴证全球基金是在产品开售前一日便官宣自购自家产品。
上月,中欧、博时、东方红资管、天弘基金等公募基金公司均在自家产品开售或开售没多久便宣布自购,自购金额均为1000万元。
据多家媒体报道,已有多家银行代销此类产品的规模合计超过10亿元或5亿元。然而,这仅是同类产品的整体认购数据。尽管部分产品认购火热,有望提前结束募集,但也有单只产品的募集规模刚刚过亿元,甚至更低。
截至目前,首批获批的26只新型浮动费率基金中,已有24只基金处于募集中,另外2只尚未开售。《国际金融报》记者从某知情人士处获悉,其中1只尚未开售的新型浮动费率基金将于本月底或下月初发售。
自上月《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发布以来,多家公募基金迅速响应,首批26只采用新型浮动费率的基金从上报到开售仅用了十余天。按照各家的募集规划,多只基金将于本月中下旬陆续结束募集。
设计同质化
新型浮动费率基金的管理费收费方式是遵循“多赚多收,少赚少收”的原则,即以基金业绩相对于业绩比较基准的超额收益作为费率浮动的主要依据。
据了解,持有基金在一年及以上,共分为三档费率水平,即持有基金超过一年,基金的年化收益率跑输业绩比较基准3个百分点及以上,仅收取0.6%年费率;若跑赢业绩比较基准6个百分点及以上且收益为正,则收取1.5%年费率;其他情形则适用1.2%年费率。若持有基金不到一年,则一律按照基准档(1.2%)收取管理费。
与投资者利益捆绑,提升投资者持有体验,激励基金管理人更加注重投研能力,是此类产品的最大看点。但目前来看,新基金的募集很难再现往日集体火爆吸金的场景,仅有个别产品募集数据良好,或部分渠道代销行情火热的现象。
某公募业内人士向《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新型浮动费率基金的业绩基准考核的是相对收益,而不是绝对收益基准。对于投资者而言,持有收益仍然是最重要的,费率高低可能只是影响其选基金的一小部分因素。
排排网财富公募产品运营曾方芳向记者表示,新型浮动费率基金市场接受度尚未达到预期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
其一,认知门槛效应显现,复杂的费率计算模型超出普通投资者的理解范畴,需经历完整的市场周期才能验证其优势;
其二,销售渠道在推广过程中面临专业人才储备不足、标准化销售话术缺失等现实困难,影响了产品的有效推介;
其三,产品创新陷入“费率陷阱”,首批产品中多只采用相似的业绩比较基准,策略同质化削弱了差异化竞争力。
曾方芳认为,此类产品的推出在行业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建立管理费与业绩表现挂钩的机制,不仅优化了传统基金运营模式,更强化了管理人与投资者的利益一致性,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随着产品线的不断丰富和市场认知的持续深化,这类创新产品有望获得更广泛的市场认可。
前海钜阵资本首席投资官龙舫也认为,首批新型浮动费率基金具有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将来可能成为公募主动权益类产品发展的新范式。不过,他表示,目前首批产品在设计上确实存在同质化现象,未来可以进行差异化尝试,增加产品特色,比如设计不同的业绩基准、费率结构、投资风格等。
从机构管理规模来看,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共4家券商资管的公募基金管理规模超千亿元,东方红资产管理(东证资管)、华泰证券资管、中银证券位居前三。 整体来看,多位券商资管的权益类基金经理在一季度产品...
7月26日消息,近期A股行情火热,网传同泰基金举行《仰望10000点牛市星空》的交流会,网传PPT中对A股看到一万点,并且有模型支撑。 对此,仓石基金研究院致电同泰基金,相关人员表示该PPT属实,为公...
“老十家”公募华安基金迎来领导班子的重要变更。 7月30日,券商中国记者从业内获悉,华安基金党委书记、董事长朱学华卸任党委书记,原招商基金总经理徐勇已经入职华安基金,正式接任华安基金党委书记,未来将...
截至8月22日收盘,来自A股和港股市场的1254只股票价格创阶段性新高或历史新高。 根据券商中国记者梳理,这1254只股票中有828只是截至今年二季度末公募基金的前十大重仓股,占比66.03%。此外...
证券时报记者 赵梦桥 A股按下优胜劣汰“加速键”,年内已有140余家上市公司遭到“披星戴帽”。在实施风险警示后,这批公司多数出现股价重挫,重仓基金“受伤”也在所难免。不过,公募基金“踩雷”的比例仍然较...
沪指震荡整理 创业板指跌近1% 成交额不足1.7万亿 沪指今日震荡整理,收盘跌0.07%,收报3913.76点;深证成指跌0.62%,收报12996.61点;创业板指跌0.79%,收报3059.32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