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百度、腾讯、字节扎堆AI,究竟谁赚到钱了?

客服微996438432个月前财经知识53

其中,字节系的豆包、即梦AI和Cici的增长势头最猛,5月月活分别上涨10.23%、39.86%和17.43%,狠狠的吸了波流量。

时至今日,国内AI产品月活用户过亿,才能算是顶流。百度网盘、夸克、豆包、DeepSeek分列前四,其中DeepSeek算是最特殊的那个,立志构建生态的它,不在乎用户,更不在乎模型(开源),飘然存在其他AI产品之外,和一众AI产品都能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

从榜单上的产品来看,产品类型越来越丰富,AI助手、绘画、写作、搜索、拍照等产品均有上榜。但同类型产品中,头部产品的虹吸效应也越来越强,这对后来者来说,可不是一个好消息。

观察上述榜单,我们不难发现,大多数国内AI产品还未达到盈利的黄金时期。现阶段,用户规模和活跃度才是更被重视的那个。

从表面来看,中国AI还是在赔钱赚吆喝,其实这种情况是由产品逻辑决定的,因为除了看得见的产品,也有部分国内公司用AI改造旧业务,这部分隐形盈利潜藏在各家的核心业务中。

字节阿里腾讯选哪个__字节腾讯阿里

AI收益藏在业务里

自2023年起,百度、阿里腾讯等众多大型企业开始在财务报告中着重提及AI的关键作用。而在今年第一季度的财报中,这些企业更是纷纷展现出“AI相关业务推动营收显著增长”的趋势。

这一现象也让部分行业从业者持乐观态度,认为大厂的AI业务正在逐步从“投入阶段”迈向“收获阶段”。

大厂推出的大模型产品之所以上不了收入榜,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这些产品普遍以免费为噱头切入赛道。像百度文心一言、阿里通义千问、腾讯元宝、字节豆包都是如此。当然也有像快手可灵、美图云修、昆仑万维天工这类免费+付费会员模式的产品,但大部分国产产品都是免费使用的,运营模式决定了他们无法获取太多的订阅收入。

许多大厂并未仅仅局限于直接销售AI产品和服务,而是将AI作为一种通用的技术能力,融入到自身的产品或业务流程中,以此来提高效率、推动业务发展。

_字节阿里腾讯选哪个_字节腾讯阿里

比如,百度将AI技术与云服务结合,逐步落地了百度文库AI等百度系AI应用,推动了相关营收增长。按照百度官方说法,AI相关收入主要体现在非在线营销收入中,主要包括智能云、萝卜快跑等。2025年Q1,百度非在线营销收入同比增长40%至94亿元,其中智能云营收同比增加42%,比亚马逊AWS(17%)、微软智能云(21%)、谷歌GCP(30%)几位竞争对手的增速还快。

阿里云智能集团收入301亿,同比增长18%,AI赋能后的相关产品收入连续七个季度实现三位数同比增长。

再来看快手、字节通过AI优化内容分发、视频生成,阿里妈妈利用“AI智投”帮助广告主提高广告ROI(投资回报率),美图借助AI功能增强图片处理能力并促进用户付费转化。这些功能虽然不会产生独立的AI营收数据,但它们能间接提升主营业务的利润率,带来“隐性盈利”。尽管其盈利难以量化,但这种趋势已经十分明显。

换句话说,即使AI业务尚未直接带来利润,它所赋予公司的“发展潜力”本身就具有巨大的价值,是一种值得长期投入的战略布局。

关于这点,各家大厂的看法倒是相当一致:AI是企业未来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阿里计划未来三年将投入至少3,800亿元人民币,这一金额将超过阿里过去十年在云和AI基础设施上的投入总和;近十年,百度累计研发投入超过1800亿元,研发投入占营收比多年保持在20%以上,未来还将继续加码;腾讯7年累计投入达3400亿元,马化腾称AI战略进入重投入期。

除了阿里、百度、腾讯外,华为、字节、快手、科大讯飞等企业也进行了超百亿的大额投入。

付出真金白银,就是大厂对中国AI最好的支持。

_字节腾讯阿里_字节阿里腾讯选哪个

活下来的只有1%

DeepSeek爆火,原因是它把价格一下子打了下来,而且还把最新的模型开源免费了。这让小编想起了在中国一直做不起来的SaaS服务,国内中小企业数量远远超过大规模企业,大部分的扎根于此的SaaS产品都想采用免费或者是很低收费的模式来扩大用户量,占据制高点。

然而,免费、或者是低收费的产品,意味着客户转换成本低,粘度也低。简单、高价值、高利润的标准化SaaS产品是不存在的,因为一旦出现这样的产品,竞品就会蜂拥而来。在这个过程中,不少做SaaS服务的企业最终自己卷死了自己。

同样的道理,中国AI还是在走SaaS服务的老路。

美国OpenAI已经形成了成熟的商业模式:用户订阅付费、企业API调用付费、生态企业上架收费Agent(智能体)抽成。

但部分中国AI产品依然实行着互联网时代的套路,先圈用户,再摸索可能存在的商业模式。

中美之间的商业模式差异,或许是受社会背景影响,也并非所有AI公司都是如此,譬如百度、字节、阿里、腾讯等大厂也在强调“AI的落地应用场景”。

可以预见地是,新阶段来临前,会有越来越多的AI参与者被淘汰。企业想成为活下来的1%,就得抓紧思考如何构建更加成熟的商业模式,用盈利来提高自身的抗风险能力。

当中国AI真的能帮助企业和个人“少做事,多拿结果”,才是真正追平乃至反超美国的中国AI时刻。

相关文章

腾讯、完美世界、乐元素等厂商动作不断,二次元游戏赛道“风暴”来袭?

腾讯、完美世界、乐元素等厂商动作不断,二次元游戏赛道“风暴”来袭?

最近一段时间,国内二次元游戏(下称“二游”)赛道再度火热,多家游戏厂商动作接连不断。 腾讯作为全球第一的游戏厂商,虽然长期被质疑缺乏“二游基因”,但显然并没有放弃这一市场。近日,腾讯旗下魔方工作室研发...

中国互联网史上最大规模并购要来了?

中国互联网史上最大规模并购要来了?

如果说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搞定了“日本动漫”就意味着搞定了二次元。那么在曾经的游戏行业里,搞定“韩国游戏”就意味着拿下了“半壁江山”。 在我国并不算漫长的游戏发展史上,“韩国产”游戏一度扮演着“启蒙者”...

“砍一刀”变成“一起买”,微信电商站在爆发前夜?

“砍一刀”变成“一起买”,微信电商站在爆发前夜?

来源 | 伯虎财经(bohuFN) 作者 | 楷楷 寻找流量是电商业务的宿命。618前夕,淘天和京东先后官宣跟小红书达成战略合作,希望通过拆墙缓解流量增长的瓶颈。 手握流量入口的玩家往往能走出差异化...

一支劲旅掀翻网易、米哈游

一支劲旅掀翻网易、米哈游

出品|虎嗅黄青春频道 作者|商业消费主笔黄青春 头图|《赌神》剧照 蛰伏半年的米哈游,终于找回进击的锐气。 近日,Sensor Tower 发布 2025 年 4 月中国手游发行商全球收入榜,33...

年报季「含AI量」2025,AI如何重构阿里腾讯业绩

年报季「含AI量」2025,AI如何重构阿里腾讯业绩

周天财经 原创出品 在当前全球科技行业加速转向人工智能的浪潮中,中国互联网巨头们有很强的紧迫感,阿里巴巴与腾讯控股各自展开了符合自身特色的AI战略布局。从5月最新公布的财报中,我们可以窥见以这两家公司...

腾讯、阿里、小米等,将在A股上市?

腾讯、阿里、小米等,将在A股上市?

原创 刘晓博 股市将发生重要变化! 腾讯、阿里、小米、美团等在海外上市的中国企业,将有很大机会回归A股,腾讯更有可能抢得头筹。 6月10日,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深入推进深圳综合改革试点深化改革创新扩...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客服微信:BT86616点击复制并跳转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