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IPO|中伟股份募投项目频生变:延期、减产、效益未达预期,A股融资百亿元再战港股

客服微996438433个月前财经知识61

港股延时是什么意思__港股延时行情提示

图源:图虫创意

来源丨时代商业研究院

作者丨陈丽娜

编辑丨郑琳

自2020年12月上市后,中伟股份(300919.SZ)不断通过募集资金进行投产,以实现全球化布局。然而,其多个募投项目的实际表现却难言乐观。

2025年4月22日,中伟股份向联交所递表申请上市。中伟股份是一家以创新为核心的新能源材料企业,2021年全面启动国际化,建立了从印尼的原料保障,到韩国、摩洛哥的一体化产业基地的全球化布局。此前2020年,其已登陆A股创业板,此番系谋求“A+H”两地上市。

根据申报文件,本次IPO的主力募投项目的用途,是扩大全球版图。而在申请港股IPO前,中伟股份已通过A股首发上市和两次定增实施募资,三次共募得107.08亿元。其中除了补流,多数募投项目为扩产。

但时代商业研究院发现,在投入了百亿元募资额后,中伟股份的净利润却处于持续下跌态势,其过往的募投项目更出现二度延期、产能利用率大幅下滑、两大项目效益不达预期的情况。基于此,本次其IPO募资的合理性、募投项目的可行性需谨慎看待。

4月23日、29日,就盈利能力下滑、股价和市值双跌、募投项目可行性等相关问题,时代商业研究院向中伟股份发送邮件并尝试致电询问。但截至发稿,该公司尚未回复相关问题。

花费百亿元募资额后拟再次募资,净利润和市值双跌

根据申请文件,本次中伟股份申请联交所上市,拟募集资金4亿~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9.14亿~36.43亿元。

从财报来看,2024年中伟股份出现了增收不增利的情况,营收、净利润分别为402.23亿元、17.87亿元,同比变动率分别为17.36%、-14.86%。2025年第一季度,其增收不增利的情况未得到改善,营收同比增长16.09%,而净利润下滑幅度扩大至35.3%。

此外,截至2025年第一季度末,中伟股份的货币资金为96.1亿元,短期借款为40.44亿元,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为73.17亿元。短期内需偿还的债务较多,可能面临现金流紧张的情况。

或为缓解资金紧缺的情况,中伟股份于2020年12月在创业板上市,IPO募集资金为14.01亿元。在实施该笔募资后,中伟股份再次于2021年和2022年实施了两次定增,分别募资50亿元、43.07亿元,三次共计在资本市场募资107.08亿元。

在向联交所递交的申请文件中,中伟股份透露,其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集的资金已全部使用完毕。同时,根据2024年年报,截至2024年末,其2021年和2022年的两笔定增资金已使用比例分别为100.14%、100.04%,期末尚未使用的募集资金余额分别为0万元、1.21万元。也就是说,中伟股份此前募集的107.08亿元已几乎耗尽。

而在花光了百亿元的募资额后,中伟股份的净利润规模仅从2022年的15.34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7.87亿元,相比之下,净利润规模增长的体量仍较小。结合其财报数据表现,2024年和2025年第一季度的净利润持续下滑,中伟股份是否有效地将资金转化为持续的现金流和利润存疑。

此外,时代商业研究院注意到,自上市以来,中伟股份的股价和市值整体呈现下滑趋势。根据Wind数据,2020年12月23日中伟股份上市当日,其收盘价(前复权)为58.61元/股,而2025年4月29日收盘,其股价为31.56元/股,相较上市当日的收盘价缩水46.15%。

在市值方面,中伟股份上市当日的市值为484.2亿元,而截至2025年4月27日,其市值已经减少至299.21亿元。上市四年半来,中伟股份的表现似乎没有令市场满意。

部分募投项目二度延期,两大募投项目未达预计效益

虽然财报的净利润表现不容乐观,但中伟股份的扩张野心从未停止。

截至2024年12月31日,中伟股份在中国设有四个生产基地,在印尼设有三个生产基地,在摩洛哥有一个生产基地,在印尼及韩国正分别规划一个生产基地。本次中伟股份的IPO募资,拟用于扩大全球版图、新能源电池材料研发及数字化、补充营运资金。其似乎欲向全球版图扩张进一步发起冲击。

然而,时代商业研究院研究其过往的首发募资和定增募资投向的项目(下称“募投项目”),发现其部分项目已二度延期,另有两大项目未达预计效益。

根据中伟股份2025年4月12日发布的《2024年度募集资金存放与使用情况专项报告》,其决定将“印尼基地红土镍矿冶炼年产6万金吨高冰镍项目”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日期从2024年12月31日延长至2025年9月30日。

事实上,这已是该项目第二次延期,其原定完建日期为2023年12月31日。2024年4月24日,中伟股份就曾发布公告对该项目进行第一次延期。

另外,根据2021年7月22日发布的《中伟股份: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募集说明书》,彼时中伟股份称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蓬勃发展,动力电池产业进入大规模扩产期,带动三元前驱体市场需求快速增长。其三元前驱体产品供不应求,亟须通过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进行产能扩张,因此实施定增方案向市场募资,募集资金将用于《广西中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北部湾产业基地三元项目一期》(下称“北部湾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其中北部湾项目拟投入35亿元。

而在《2024年度募集资金存放与使用情况专项报告》中,中伟股份下调了北部湾项目的产能,调整前该项目主要产品三元前驱体的设计产能为18万吨/年,调整后其设计产能为15万吨/年,同比减少16.67%。

根据中伟股份的年报,2022—2024年,中伟股份的三元前驱体产能利用率分别为98.74%、79.50%、60.38%。2023年和2024年产能利用率下滑明显。

港股延时行情提示_港股延时是什么意思_

需要注意的是,除了项目延期和产能利用率下滑,中伟股份的募投项目还存在未达到预计效益的情况。

港股延时是什么意思_港股延时行情提示_

如图表2所示,根据《2024年度募集资金存放与使用情况专项报告》,“贵州西部基地年产8万金吨硫酸镍项目”和“广西南部基地年产8万金吨高冰镍项目”均未达到预计效益。

中伟股份对此解释称,上述两个项目2024年实现效益低于达产后承诺效益,主要系2024年是生产经营期第一年,处于产能爬坡阶段,尚未实现满产。

总的来说,回顾中伟股份此前的募投项目后续表现,其有错判项目达产后产能利用率和高估项目效益的嫌疑。本次港股IPO,其拟募资再次向全球扩产发起冲刺,其募投项目的可行性、合理性有必要谨慎评估。

(字数:2390)

相关文章

燕之屋的困局与破局:燕窝行业龙头如何应对“增收不增利”挑战?

燕之屋的困局与破局:燕窝行业龙头如何应对“增收不增利”挑战?

作为“燕窝第一股”,燕之屋长期以来在燕窝行业占据龙头地位,但最新财报数据却暴露出其发展隐忧。 2024年,燕之屋营业收入虽同比增长4.37%至20.5亿元,净利润却骤降22.33%至1.56亿元,呈现...

一季度利润坍塌!被立案调查,韵达快递还能行吗?

一季度利润坍塌!被立案调查,韵达快递还能行吗?

图片由AI生成 撰文|杆姐&编辑|爱丽丝 在加盟网点违规收寄快递,导致涉诈骗宣传品进入寄递渠道被立案调查后,快递巨头韵达股份交出了一份比较拉垮的1季报: 营收同比增长9.26%至121.89亿元,看...

思泉新材2024年年报简析:增收不增利,应收账款上升

思泉新材2024年年报简析:增收不增利,应收账款上升

据证券之星公开数据整理,近期思泉新材(301489)发布2024年年报。截至本报告期末,公司营业总收入6.56亿元,同比上升51.1%,归母净利润5245.59万元,同比下降3.88%。按单季度数据看...

成本控制不力、财务费用难降,云中马如何挣脱增收不增利枷锁?

成本控制不力、财务费用难降,云中马如何挣脱增收不增利枷锁?

深陷增收不增利“怪圈”,云中马(603130.SH)如何自救? 2025年第一季度,云中马归母净利润和扣非归母净利润均下降五成左右,在营收小幅增长的情况下,净利润数据却出现明显下滑,此前更是多次出现增...

增收不增利 曹操出行赴港上市首日破发

增收不增利 曹操出行赴港上市首日破发

中国商报(记者 赵熠如)6月25日,曹操出行在港交所挂牌上市,上市首日股价破发,跌幅达19.41%。 作为内地网约车行业第二大企业,曹操出行业绩呈现“收入增长与亏损并存”的特点,连续三年收入增长并出现...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客服微信:BT86616点击复制并跳转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