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麦、降价、换血,西贝“上岸”背后的面子与里子

客服微996438433天前财经知识6

一场危机,让西贝从热搜回到厨房,从流量回到锅铲。

预制菜、价格贵、退卡潮,三重争议叠加,一度让这家连续运营37年的老牌餐饮品牌信任接近坍塌。短短十天,堂食客流急剧下滑,全国门店连夜应对。西贝创始人兼CEO贾国龙被推上舆论中心,品牌形象从中式正餐标杆跌至舆论靶心。

但两个月后,风向悄然转变。在北京三里屯、上海虹桥商务中心、武汉群光城等商圈,餐厅门口重新排起长队。家庭客群、儿童套餐、现炒菜香,再次回到熟悉的日常节奏。

“舆情前10天客流下滑是最明显的,差不多有40%的堂食客流下降。目前门店的客流相比10月有一定下滑,但基本恢复到西贝风波之前的客流水平。 ”一位西贝店长对时代周报记者透露:“我们的门店周末带娃吃饭的会更多,客流基本是工作日的一倍。”

和社交媒体上流传的退卡潮、关店潮不同,西贝并没有倒下。它选择闭嘴、让利、动手调改:创始人清空社交媒体账号,从公众视野退场;厨房从中央预制回到明档操作,油品、食材、工艺全面调改;核心菜品平均降价两成,客单均价跌破90元;部分门店收缩的同时,新店仍在开出。

风波没让它坍塌,却逼它脱壳。

_闭麦、降价、换血,西贝“上岸”背后的面子与里子_闭麦、降价、换血,西贝“上岸”背后的面子与里子

先稳住锅

“那十天,所有人都在等一个指令,不知道下一步要怎么做。”一位店长回忆道。

9月初,舆论风波达到顶点。有人质疑西贝卖预制菜,有人吐槽贵得离谱,还有网友翻出贾国龙过去的言论,质疑他傲慢且不懂消费者。

面对高强度的舆论围攻,西贝选择了最不符合公众期待的做法:闭麦。

9月28日,贾国龙清空全部微博内容,小红书和视频号停止更新,抖音账号仅保留一条短视频。过去那个“敢说、爱怼”的企业家,第一次从公众视野彻底消失。

“风波以来,总部要求不允许门店通过减排班的方式减少人工支出,更不允许随意解聘一线伙伴。”一位西贝内部人士告诉时代周报记者。

危机管理中,沉默是一种高风险策略。但西贝的判断是:争论无法解决信任。

9月12日晚,西贝召开覆盖全国1.8万名员工的作战大会,要求所有门店不准减排班、不准裁人,贾国龙为每位一线伙伴发放500元“特别奖金”。风波最紧张的那一周,他的夫人张丽平还请来心理医生,为承担舆论压力的一线员工进行线上辅导。

外界看到的是闭麦,内部却是一场稳盘。每天晚上9点半,全国800名门店核心干部在线复盘经营,贾国龙亲自上线点评、发赛场奖金。

“老板有时候冲动,但对员工真的好。”受访店长说,“我们都知道,他在用另一种方式稳大家的心。”

沉默之后,西贝没有再做品牌广告。那段时间,它几乎从舆论场消失。但从公司内部节奏来看,闭麦并非停滞,而是一种冷启动。

“闭麦,是为了把粥熬回来。”这句出自员工群聊的玩笑,如今成了门店间的共识。

事实上,这种冷处理方式风险极高,但如果企业内部稳定,它反而可能成为一次重整契机。对一个习惯于与公众沟通的品牌来说,这次沉默或许是被迫的,但也标志着“餐饮大佬叙事”的终结。毕竟舆论场不再需要谁来发声,而需要谁能上桌。

闭麦、降价、换血,西贝“上岸”背后的面子与里子__闭麦、降价、换血,西贝“上岸”背后的面子与里子

降价让利

如果说闭麦是降噪,那让利就是止血。

西贝的风波,并非被一道菜砸出的,而是信任坍塌拖下的。当现炒、手工被质疑成工厂预制,当价格被放到放大镜之下,顾客开始怀疑这家老餐饮的叙事。

危机的根本,是规模化与信任的错位。过去几年,连锁餐饮讲的是效率:中央厨房、标准化、降成本。但西贝的品牌,却立在手工可见之上。舆论爆发后,它只能做出逆向选择:先让顾客重新看到锅。

9月中旬,西贝总部下令重点菜品回归明档现制。牛肉焖饭、酥皮肉夹馍、小米粥全部回到现场操作。

“门店现在对食安的要求非常高,每天店长、厨师长要点检门店,总部经常下店检查。门店也配了后厨直播的摄像头。”一名店长说,“同时,要求一线伙伴必须通过食安星级鉴定。鉴定方式主要是线上学习考试加线下实操鉴定。”

时代周报记者从西贝方面获得的信息显示,9月30日前,西贝首批9道菜完成调改:从油品到卤肉、从粥品到烧烤,全线改为现场现制;二阶段又新增手工水饺、现熬鸡汤等菜品。

这是一次从食安到形象的透明化补课,修的不是菜品,而是信任链条。

第二个危机点是价格。在舆论风口,贵不再是溢价,而成了“原罪”。

9月底,西贝推出“请您吃饭”活动,发放百万张无门槛代金券,执行“满50返50”的规则。10月1日起,西贝对全国30多道菜品实施降价,平均降幅约20%,客单价降至80元区间。

西贝方面的统计数据显示,使用代金券的顾客中,七成为老客、三成为新客;截至10月,整体客流量比去年同期增长约5%。

这一次,西贝用最朴素的方式——锅里的烟火气和桌上的账单,修复了和顾客之间那条最脆弱的连接。它放弃了教育消费者的姿态,转而重新学会倾听顾客,唯有回到锅里的真实,才能重新换回信任。

_闭麦、降价、换血,西贝“上岸”背后的面子与里子_闭麦、降价、换血,西贝“上岸”背后的面子与里子

开闭之间

10月起,西贝的门店地图开始出现红点减少。西安大悦城店、陕西渭南吾悦广场店、汕头万象城店、深圳西丽万科云城店、……几家店接连关停,引发“收缩论”。

但公司内部并不讳言,这场调整早在风波之前就已规划。

时代周报记者获悉,西贝每年的动态门店调整率在10%左右,以2022年、2023年、2024年西贝主品牌“西贝XIBEI”开店情况为例,2023年西贝开新店26家、闭店14家,总门店数354家,2024年西贝新开门店39家、闭店21家,总门店数372家。

“门店房租上涨、租期到期、渠道策略调整、长期亏损,都是闭店的原因。”公司方面回应,“近期西贝关闭的门店均为受长期因素影响,非短期风波影响闭店。”

从行业角度看,餐饮企业正在经历调整周期。红餐网数据显示,近300万家餐饮门店折戟,创下历史新高。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5年1至6月,全国餐饮收入达2.7万亿元,同比增长4.3%,增速出现了明显放缓。

西贝并不是第一家开始收缩的连锁餐饮。多家头部品牌都在做同样的事,从扩张转向控盘,从速度转向质量。区别在于,西贝的调整发生在舆论风暴之后,任何关店都会被放大。

相关文章

景顺长城困局:20亿亏损与2亿管理费背后的信任危机

景顺长城困局:20亿亏损与2亿管理费背后的信任危机

近期,景顺长城基金成为市场关注焦点,旗下多只基金业绩不佳,引发投资者广泛关注与行业深度审视。 景顺长城景气进取自2021年成立后业绩持续低迷。截至5月13日,该基金A份额成立以来净值下跌33.84%...

预制菜争议背后的餐饮业信任危机:从罗永浩怒怼西贝事件看消费知情权之争

预制菜争议背后的餐饮业信任危机:从罗永浩怒怼西贝事件看消费知情权之争

这场由罗永浩一条微博引发的餐饮业大地震,表面看是公众人物与餐饮品牌的嘴仗,实则暴露了预制菜行业发展与消费者知情权之间日益尖锐的矛盾。 当知名企业家在社交媒体痛斥"高价预制菜恶心",当连锁餐饮创始人手...

“大嘴博士”单挑巨子生物,可复美陷入信任危机

“大嘴博士”单挑巨子生物,可复美陷入信任危机

斑马消费 范建 当化学博士打开检测箱,胶原蛋白行业的“秘密”,被揭开了冰山一角。 事件起因是港大化学博士郝宇发布视频,发布对巨子生物旗下可复美重组胶原蛋白产品的检测。结果显示,产品中胶原蛋白含量远低于...

印坠机事件让波音再陷信任危机,美媒:此次事故怕要让波音好势头戛然而止

印坠机事件让波音再陷信任危机,美媒:此次事故怕要让波音好势头戛然而止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波音公司新任首席执行官凯利·奥特伯格再次面临严峻挑战——该公司旗舰机型787梦想客机卷入重大空难事故。上周四,印度航空AI171航班(机型为波音787-8)在印度古吉拉特邦起飞后坠...

「东北雨姐」们扎堆复出,观众不买账了

「东北雨姐」们扎堆复出,观众不买账了

「核心提示」 东北雨姐试探复出遭全网抵制,观众不再为“人设”买单了。 作者 |高宇哲 刘杨 因售卖“假红薯粉条”被封禁的“东北雨姐”,沉寂了近一年后,正在悄然试探重返公众视野的可能性。 随着账号解禁...

失联跑路、退货率95%,中国明星李晨马可直播带货翻车

失联跑路、退货率95%,中国明星李晨马可直播带货翻车

在短视频平台上,他们是拥有千万粉丝的“顶流”——一场直播,可以在数小时内冲出数百万的销售额。 但在销售数据的背后,等待品牌方的,却是惊人的退货率、空洞的GMV和“人去楼空”的合作方。 记者历时一个多月...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客服微信:BT86616点击复制并跳转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