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煜辉系上海首席经济学家金融发展中心副主任、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

刘煜辉博士对2025年市场趋势的精准把握,源于其对G2历史性战略竞争格局的前瞻洞悉。年初,刘博预判中国资产将迎来“叙事反转”,并指出中美博弈将出现“攻守转换”的关键节点。在今年3月某券商的策略会上,刘博明确提出“未来一年半到两年,中国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已经打开”的论断,为全年投资方向定下基调。
关税战爆发后,刘博预判中美谈判将走向和解,刘博在4月20日的某银行投资策略会上强调“珍惜中国核心资产的“倒车接人”机会”。事实证明,这一判断极具前瞻性——2025年5月,中美谈判促成阶段性降税:美方关税降至30%,中方降至10%,部分关税加征延期。这一利好直接推动A股核心资产反弹,沪深300指数上半年上涨12.8%,完美验证了“核心资产重估”逻辑。

7月,刘博进一步预测指数将在8月突破3800点,年内挑战4000点,并在直播中强调“下半年市场有望开启通缩象限的‘转场窗口’,促使资本市场迎来可能的顺周期风格切换”。8月14日,上证指数盘中突破3800点,创近四年新高,成交额连续多日突破2万亿元,年内累计涨幅达19%,数据实证了指数预判的精准性。11月初,刘博在微博点明以太币及科创资本的“新钱风向标”本质,同时警示市场需对高波风险保持谨慎,体现其风险预判的全面性。

展望未来,刘博认为中国明年将结束通缩周期,并利用西方内部地缘政治博弈的战略机遇期,将“战略优势”转化为“战略胜势”。新王与旧王之间的更替,最集中的斗争领域主要集中在两大方向:能源体系与科技体系。具象化到产业层面,刘博明年看好四大赛道:国产AI算力产业链、储能、循环经济以及新材料产业链。
邢自强系摩根士丹利中国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 9月22日,在一周宏观策略谈上,摩根士丹利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邢自强围绕三个宏观主线阐述了他对中国经济的最新研判。 邢自强维持对于2025年中...
近1个月,高盛、摩根士丹利、德意志银行等多家外资机构集体发声,并调高了对2025年中国经济的预期。 其中,6月5日发布报告,德意志银行将2025年中国GDP增长预测上调0.2个百分点至4.7%。德意志...
国家统计局将于7月15日上午,正式公布2025年上半年中国经济运行数据。 上半年经济成绩单如何?这从先期数据和机构预期中可作出初步判断。 近期,外资机构密集公布下半年经济展望,“韧性”成为评价中国经济...
今夜,全球都在翘首以盼美联储的降息动态。 时隔9个多月,美联储终于再次按下降息键。 就在今天凌晨2点,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宣布: 降息25个点,美国最新 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将下调至4%-4.25%。...
前三季度中国经济超预期地实现了5.2%的经济增长,展现了强大的韧劲。由于服务性消费的较好增长、库存增加等因素,利用月度需求数据评估经济增长动能容易低估当前中国经济增长的活力和韧劲。 廖宗魁/文 面对外...
新华社上海11月5日电(记者王永前、邵艺博)11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强在上海出席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暨虹桥国际经济论坛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 李强表示,正如习近平主席指出,中国经济是一片大海,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