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不走,晚不走,就在被证监会点名警告后,江苏老板汪坤带着妻子,套现7.7亿安全撤离了。
近日,上市公司线上线下(证券名称就是“线上线下”)发布公告,实控人汪坤、门庆娟夫妇已签订了股权转让协议,公司实控人即将发生变更。
而在此之前不久,汪坤刚被证监会旗下江苏证监局出具了警示函,要求他解释上市公司对2022-2024年财报进行会计差错更正和追溯调整的事宜。
众所周知,会计差错和财务造假只是无意和有意的区别,而有时候,针对这二者的判定是很暧昧的,所以,最安全的做法,就是远离是非。
从这个角度来说,离场的愿望应该是急切的,不过,汪氏夫妇却临危不乱,签订了一份相当完美的股权出售协议,把眼前利益和未来利益都最大化了。

汪氏夫妇的持股比例很大,总和超过了50%,但由于董监高每年限售1/4的原因,当前实际上能卖的只有13.32%。
这些比例当然不足以获得控制权,于是,汪氏夫妇在出让的同时直接放弃了剩余股份的所有表决权,以保证接盘方成为新的实控人。
根据协议,13.32%的股权转让款为4.7亿,不过,汪氏夫妇这一次实际能拿到手的钱可远不止这些,二人已经把未来两年要转让的股权都提前定好了。
2026年会再转让9.9%,对应的股份将在本次交易获得证监会确认后就质押给接盘方,而接盘方支付汪氏夫妇2亿保证金。
2027年还要转让6.86%,操作方式也一样,先把股权质押给接盘方,而接盘方支付汪氏夫妇1个亿的保证金。
所谓保证金就是,如果你到时不买,这钱也不会退,也就相当于,汪氏夫妇未来两年要卖的股权实际上已经提前到账一部分了。
也就是说,汪氏夫妇本次交易能收到的总款项是7.7亿,眼前利益得到了最大化保障,同时还锁死了接盘方,未来利益也有着落了。
当然,汪氏夫妇的撤离,可能不只是证监会点名警告的原因,还有上市公司线上线下正逐渐显露的危机。
线上线下主营移动信息服务和数字营销,这两个听起来很高大上的业务,其实说到底就是中介。
所谓移动信息服务,主要业务就是短信,就是从电信运营商那里采购短信资源,然后卖给需要的企业客户。
数字营销也是类似的,从头部平台那里采购媒体资源,然后卖给需要的广告客户。
当然,并不是歧视中介,中介业务也有做得好的,但线上线下的表现却让人一言难尽,尤其是IPO以来,那变脸的速度比翻书还快。
这是线上线下的“变脸图”,2021年上市以后就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一路向亏损奔去,此时不走,更待何时。

而复盘线上线下上市这几年来的募资使用,更是汪氏夫妇上市卖公司的真实意图展现得淋漓尽致。
线上线下IPO时计划募集资金4.14亿,结果超募了3.3亿,得到近7.5亿现金,按理说,一家追求发展的企业缺的就是钱,但线上线下似乎找不到地方用,超募资金大部分变成了银行大额存单。
实际上,不仅是超募资金,连计划内的募集资金都没用明白。
根据招股说明书,募集资金原定用于两个项目,一个是企业通信管理平台建设项目,另一个是分布式运营网络建设项目,但从IPO到现在4年了,一个项目都没完工。
企业通信管理平台建设项目延期了两次,2022年8月宣布首次延期至2024年6月30日,2024年5月又再次延期至2025年12月31日。
分布式运营网络建设项目同样两度延期,2022年8月宣布首次延期至2023年12月31日,2023年10月又二次延期至2025年6月30日。
延期的过程中,募集资金还被买成了结构性投资,都让人怀疑,这两个募投的项目是不是专门拼凑出来用于IPO的。

其实,就连汪氏夫妇自己都已经在股权转让协议业绩承诺条款中,把线上线下的未来描绘得一清二楚了。
一般来说,实控人转让控制权要对公司未来业绩进行承诺,常规是三年,但汪氏夫妇只承诺了两年,而承诺的内容也让人心中一凉。
汪氏夫妇承诺2025、2026年营收综合不低于10亿,利润综合不低于2000万。
值得一提的是,线上线下2024年的营收是11.36亿,利润是3046万,也就是说,未来两年的业绩加在一起都不如2024年一年的。
实控人自己都把公司的未来描述成这样了,接盘方居然还愿意买,可见,接盘方看上的肯定不是线上线下的业务。
转让协议中有一个条款值得强调。
接盘方接手后会将现有业务逐步下沉到全资子公司,并且在未来三年内可能有剥离计划,而汪氏夫妇承诺在合理价格内收购这部分资产以及相关的人员。
意思很明显了,这是一场“买椟还珠”的戏码,接盘方要的只是壳,短信业务和数字营销,最终是要卖回给汪氏夫妇的。
如果是这样,汪氏夫妇就赚大了,A股逛几年,白捡了数亿,然后公司又回到了自己手中。
某种程度来说,看起来这好像并不是坏事,反正短信业务和数字营销已经走下坡路了,注入新资产正好可以让公司获得新生。
不过,接盘方的历史也充满了曲折。
有一点是肯定的,比现在的线上线下名头大,号称电子元器件分销龙头,年营收70多个亿,子公司在中国电子元器件分销商中,能排到第七名。
只是,曾经多次冲击资本市场都以失败告终。
2016、2017年两次尝试借壳失败,2024年曾自己申请IPO,但中途就自己主动撤回了申请,如今再次借壳,终于得偿所愿。
当然,对于汪氏夫妇来说,这一切都不重要了,未来可能只剩一件事情,那就是卖卖卖。
汪氏夫妇提前锁定了29.99%的股权后,都还有23%的股权可售,如果按照现在的价格,至少还能卖8个亿。
7月1日盘后,锡装股份(001332.SZ)公告称,公司拟以债转股方式通过持股平台对江苏润阳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润阳股份”)进行增资,转股债权总额约为2569万元。交易完成后,锡装股份将间接...
如果王石重新回归万科,请问你觉得有奇迹发生吗? 这是近期地产圈乃至网络上被热议的话题。5月27日,万科创始人王石在朋友圈发布一则长文。他表示,正在尝试和万科的决策层建立畅通的联系,为万科的平稳过渡,为...
美克家居(600337.SH)的欠薪事件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美克家居职能部门员工何璐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今年5-9月,她没有拿到工资。栗南是美克家居华东区域的销售员工,今年5月,她只收到了底薪,6月...
10月9日,众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众泰汽车”)发布公告称,免去尹雪峰副总裁职务。同时,为满足公司经营及战略发展需要,董事会决议聘任黄邦德为公司副总裁,任期与公司第八届董事会任期一致。 资料显示...
曾经,“资本大鳄”刘益谦豪掷2.81亿港元将一只鸡缸杯纳入囊中,震惊业内外。近年来,旗下国华人寿投资频繁踩雷。 早在2015年,公司耗资约10亿元投资新世界,最终在2024年减持2343万股,市值缩水...
前段时间,车圈上演了“六大派围攻光明顶”的戏码,各车企明里暗里都在阴阳怪气地针对比亚迪,谁知道真正的“车圈恒大”原来还躲在后面。 它既不是国内的传统车企业,更不是新势力,而是曾经日系三强里的日产。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