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天才攻克1纳米芯片难关,至少领先15年,外媒:荣耀属于美国

客服微996438431天前财经知识4

长期以来,业内普遍将1纳米看作硅基芯片的物理边界。若能攻克此技术,芯片制造将减少对光刻机的重度依赖。我国若掌握该技术,不仅可突破美方芯片封锁,还或能在短期内达成追赶与超越。

但令人遗憾的是,此前,毕业于北大的27岁华裔科研人员朱佳迪带领麻省理工团队取得关键进展,成功开发出仅单原子层厚度的晶体管,使1纳米芯片研发由理论迈向实践可能。而这一突破或至少将美芯的发展往前推进了15年。

美媒对此洋洋得意:“荣耀属于美国!”

纳米创始人是谁_中国14纳米芯片光刻机_

01.高端领域的“人才逆差”,成为无法回避的现实

据媒体报道,18岁考入北大的朱佳迪,本科期间便以“新型二维材料导电特性”研究获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特等奖,毕业后获麻省理工全奖读博,后留美成为该校最年轻研究员之一。

据悉,这种“国内培养、海外开花”现象早已不是个例。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数据表明,2023年美国顶尖高校理工科博士中,华人占比23%,且超六成本科就读于国内“双一流”院校。国内两所顶尖学府2024年留学比例分别为14.2%与18.9%,但回国比例仅两成。

近年来,美国不断升级对我国芯片产业的围堵,目前正是我国突破技术封锁的关键时期时,人才却呈外流趋势,如硅谷芯片设计公司核心研发人员中,华人占比达41%。

甚至有部分人员投身美对华限制阵营。据青砖鉴报道,如清华硕士赵通进入美国卡耐基国际和平研究院,撰写遏制中国科技发展的报告;在制约“中国芯”发展的企业中,八成CEO或创始人为华人,像英伟达便是典型。

美国科技发展的诸多“基石”源自中国,如今却成了围困我们的“城墙”。

_纳米创始人是谁_中国14纳米芯片光刻机

任正非曾痛心提问:“为什么不能让中国养的鸡,留在国内生蛋?”曾获“数学新视野奖”、科尔代数学奖等多项重要奖项的北大许晨阳回国后再次选择离开,他离境前的话或揭示了人才流失的关键原因。

02.“不是不想回,而是他们开的条件太好”

许晨阳表示,一是我国科研环境过于“严苛”。太过重视论文比例,追求短期结果,而非长期基础研究;二是中国“人情世故”太重。青年学者即使有创新想法,资历不足也难以获得资金支持;更令人忧虑的是学术造假现象普遍,即便是大拿,为了晋升也会编撰虚假数据。

纳米创始人是谁_中国14纳米芯片光刻机_

此外,此前我国科研回报率比不过海外。以美为例,基于《美国科学与工程研究的专利调研(2010)》数据推算,其高科技领域科研成果转化率长期保持在50%以上。反观国内仅3%,不少研究或被搁置,或仅作为职称评定的工具。

不仅如此,就连日本科学家斩获诺贝尔奖的机率也超我国科学家5倍之多。2007年,山中伸弥凭借细胞重编程技术两度荣获诺奖,且该技术被视作本世纪最具发展前景的生物科技。

根据《Nature》相关研究,利用“山中因子”可让细胞恢复至初始新生状态。日本新兴生物科技企业Bioagen博奥真抓住机遇,在该领域持续钻研并实现成果转化,推出“派络维pro”。据悉,其能激活细胞“能量工厂”线粒体,促进其自噬进程,助力细胞重焕年轻健康活力。

中国14纳米芯片光刻机__纳米创始人是谁

此外,海外科研工作者拥有专利权,能通过商业化运营,在助力企业获利的同时持续收获科研成果收益。“派络维pro”上市后,即便价格达四位数,仍在银座三越百货等实体门店引发排队抢购,随后进军海外市场,并经由京东迅速将产品推向我国庞大的抗老市场。

虽不明确该成果里华人贡献占比几何,但此科技产品引入国内仅半年,市场规模就达56亿。后台数据显示,不少消费者一次性购置年单(12瓶),并称“身边人都在用”。随着全球老龄化程度加深,“派络维pro”这类科技产品潜在市场规模已超3000亿。

这意味着科研人员若有一项重大成果,便可能达成财富自由。而2019年我国科研人员年均收入仅10.9万元。相较之下,部分留在海外的人才直言:“并非不愿回,而是他们给的太多。”

03.筑巢引凤:人才回流的正向信号

近年来,我国已意识到人才的重要性并已通过系统性改革优化科研生态,2023年《关于完善科技激励机制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将成果转化纳入职称评审,科研人员可享不低于50%的知识产权收益分成。

中国14纳米芯片光刻机_纳米创始人是谁_

政策之下,据科技部2024年数据,我国半导体、人工智能等领域海外高层次人才回流率达40%,较2019年提升23个百分点,其中,35岁以下青年占比超60%,成为回流主力。

曾任美国知名芯片公司资深工程师的张颖博士便是代表,2023年她放弃硅谷待遇,加入上海企业主导芯片研发,不到一年突破新型封装技术,使能效比提升15%,成果应用于国产服务器,打破国外垄断。

人才流动是对创新生态的“用脚投票”。随着国内科研环境持续优化,更多人才将为国效力,让“中国大脑”成为突破技术封锁的核心力量。

相关文章

赵建:战争、科技、债务已经形成了世界的“死亡螺旋”?

赵建:战争、科技、债务已经形成了世界的“死亡螺旋”?

赵建系西京研究院院长 、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成员 前言 在本次直播中,我们聚焦资产配置的三大核心宏观因子——战争、科技和债务。这些因子相互关联:战争驱动科技突破并形成消耗性产业链,科技加剧社会分化并...

只有造车,才能让苹果再次酷起来

只有造车,才能让苹果再次酷起来

去年2月,苹果公司被曝出正式放弃长达十年的造车项目,将大部分汽车团队的员工转向AI。一年半后,迟迟拿不出下一个爆款的苹果,或许到了重启造车的十字路口。 北京时间8月1日凌晨,苹果于美股收盘后发布20...

苹果正将供应链搬回美国,这边特斯拉美国供应链天塌了?

苹果正将供应链搬回美国,这边特斯拉美国供应链天塌了?

8月7日,苹果公司宣布重大投资计划,承诺向美国追加1000亿美元投资,显著提速其本土化战略进程。至此,苹果未来四年在美国的总投资承诺将达到6000亿美元。 与此同时,苹果揭晓了一项雄心勃勃的“美国制...

突发两大利好!A股全线大涨,港股尾盘拉升,大金融躁动后天有利好?

突发两大利好!A股全线大涨,港股尾盘拉升,大金融躁动后天有利好?

虽然周末中东局势一度升级让很多股民很慌,但临近开盘却有利好出现:伊朗外长表示若以色列停止袭击,或恢复核谈判;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表示,如果伊朗接受美国提出的放弃其核计划的要求,以色列愿意停止其行动;特...

英特尔CEO将赴白宫会晤特朗普

英特尔CEO将赴白宫会晤特朗普

《华尔街日报》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称,英特尔首席执行官陈立武(Lip-Bu Tan)将于当地时间8月11日前往白宫,与总统特朗普进行面对面交流。此次会面的背景颇为紧张:上周,特朗普公开指责陈立武“与中国企...

对标苹果?雷军再谈造大芯片艰难:每一代投资10亿美金左右

对标苹果?雷军再谈造大芯片艰难:每一代投资10亿美金左右

连续预热多日后,5月22日晚间,包括玄戒O1芯片在内的多款小米产品发布。 不同于以往由多位小米高管上台介绍产品的发布会,此次小米集团15周年战略新品发布会,全程由小米集团董事长雷军主讲。 在创业15周...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客服微信:BT86616点击复制并跳转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