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正在疯狂内卷教育行业。
今年夏季高考,1335万考生踏进考场。大家把AI吹得那么厉害,假如让AI参加高考,能不能考得上清华北大?
这也是各大AI厂商思考的命题,甚至有机构进行了残酷的实验测评。

谁是AI高考状元?
AI开始卷向高考测评,可以说,这是一场AI领域的“军备竞赛”。
去年6月24日,知名科技博主“极客公园”做了一场实验,使用市面上常见的大模型产品如GPT-4o(OpenAI)、豆包(字节跳动)、文心4.0(百度)、百小应(百川智能)、通义千问2.5(阿里巴巴)、Kimi智能助手(月之暗面)、元宝(腾讯)、智谱清言(智谱AI)以及海螺AI(MiniMax)作为“考生”,让他们一同参加高考新课标Ⅰ卷考试。

测评结果显示:这9名AI考生文科优势显著,但理科短板明显。
9个大模型中,GPT-4o以562分(超一本线41分)居首,豆包(542.5分)、文心4.0(537.5分)、百小应(521分)均过文科一本线。
理科最高分是文心4.0为478.5分,距一本线(511分)仍有差距,但已达二本水平。
分数出来后,教育专业人士评价:大模型的写作能力已经超过学生的平均水平,可以在文章里看到清晰的论述框架,且行文流畅。
这样的结果让不少提笔忘字的文科生“扎心”。
不过令人稍微松口气的是,虽说AI的语文英语等文科普遍不错,但数学、理科、化学等数理科都不及格,数学最高分也只有66分,都是妥妥的“偏科生”。
评测人员提到,即便大模型的公式记忆较强,但是他们在解题过程中很难灵活运用。大模型的回答,更像是一种机械回答,简单点说是“死脑筋”。
这么看来,可以说是喜忧参半。好消息是,人类还没被全面超越,坏消息是,几个大模型能上个一本了,而几年前AI甚至还做不出小学生的题目。或许过不了几年,他们真的能考上清华北大。
这样的测试同样发生在海外。随着技术的更新迭代,AI考生的表现能力正在发生微妙变化。

最近,法国《世界报》让ChatGPT参加了法国的高考(Bac)(2024年的试卷)。令人意外的是,在2025年的再次挑战中,这位“AI考生”的综合成绩已达到“Assezbien(良好)”水平,相当于70-80分的区间。
而在两年前,ChatGPT参加法国高考时,虽能在90秒内写出9页论文,却因“内容缺乏深度”遭评委诟病。
和在中国测试一样,ChatGPT在文科方面表现优异,尤其是在哲学和法语作文中表现出显著进步,写作结构更贴近高考标准,用词也更符合高中教学用语。数学科目虽然依旧不是强项,但逻辑推理和解题步骤变得更加清晰。
最令人惊讶的是,AI的表达风格已愈发接近真实学生,甚至能在一定程度上“骗过”阅卷老师的眼睛。
这些测试,既展示了AI在标准化考试中的潜力,也暴露了其局限性。
相关团队指出,AI做高考题,背后比拼的是多种关键技术,比如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知识表示与推理技术、深度学习技术、多模态处理技术、优化与调优技术等。其初衷并非“战胜人类考生”,而是以高考为技术试炼场,推动AI从“单一任务执行”向“复杂问题解决”进化,同时反哺教育领域的效率提升与公平发展。
跟机器人跳舞、跑马拉松、格斗一样,商用才是最终目的。

谁靠AI赚得最多?
毋庸置疑,在不远的将来,硅基AI肯定比碳基考生更聪明。但AI只能是辅助工具,而不是“作弊神器”。
目前,头部教培机构从智能硬件、教学场景到业务生态全面布局,通过技术迭代与场景融合抢占赛道。

人类的假日,不过是AI加速的间隙。 “AI一日,人间十年”,2025年十一假期之后,我们将会对“超级倍速社会”这个概念有越来越深切的感知。诚如我们所知,每轮工业革命都将带来指数级社会变革,AI莫不如...
来源丨正经社(ID:zhengjingshe) (本文约为3400字) 【正经社“科技前沿”观察之61】 依靠“老铁”出道的快手,最终还是迎来了监管“风暴”。 9月19日晚,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官网披...
多次跳票后,GPT-5终于亮相。 美国西部时间8月7日(北京时间8月8日凌晨),明星AI创业公司OpenAI发布了新一代大模型GPT-5,并向所有用户开放使用,包括免费用户。 这是OpenAI近年来最...
三分之一个世纪前,加拿大学者们提出了经典的MoE模型神经网络结构,在人类探索AI的「石器时代」中,为后世留下了变革的火种。 近十年前,美国硅谷的互联网巨擎在理论和工程等方面,突破了MoE模型的原始架...
8月22日,美国联邦政府机构要求丹麦沃旭能源公司立即停止在美国一项大型海上风电项目的所有施工活动,理由是需要评估该项目对美国国家安全及海洋的影响。该项目位于罗得岛州附近海域,总投资约15亿美元,计划2...
来源 | 伯虎财经(bohuFN) 作者 | 楷楷 以华为回归手机市场为分界线,国内手机市场正在明显走入新的竞争格局。 在此之前,安卓阵营基本确立了“荣米ov”的竞争格局,vivo稳定蝉联了好几次国...